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德国|施瓦尔姆施塔特,童话小红帽的原乡

(2020-06-15 21:38:02)
标签:

德国

格林童话

格林兄弟

童话之路

分类: 带孩子旅行:欧-美-大

这天走了一个近似三角形的路线,路程不长,也就百多公里:

马尔堡(Marburg)-- 施瓦尔姆施塔特(Schwalmstadt)-- 阿尔斯费尔德(Alsfeld)--马尔堡 

网上可查到的中文资讯很少,我拼凑了点英文的看看。


德国|施瓦尔姆施塔特,童话小红帽的原乡


出行两日的困扰主要是走过的小镇乡村多数英文不通用,于是我每天都在德文语境中不停犯迷糊,菜单、景点说明、路牌......免费派发拿到的旅游宣传单张皆是如此。好在词汇不算复杂,连蒙带猜的也认识了几个单词,比如,haus-家,房子,theatrium-剧院,schloss-宫殿,后缀带kirche-xx教堂,后缀带cafe-xx咖啡馆,currywurst-香肠。最挠头的是男女洗手间的区分,有的没有图,只有字,后来记住了,女厕所一般写的是Damen,男厕所一般是Heren。


一早下雨了,为我们寻找小红帽之行增添了一丝不确定的因素。施瓦尔姆施塔特是黑森州的一个市镇,查不到什么知名的景点,我就随便定了个位导航,打算过去看看环境再说——真的是很随意了。


小镇的入口处闪过一个碉堡哨岗(后来知道是女巫塔,Der Hexnturm),没来得及拍照。靠路边泊车,安静的小镇看不到一个行人,连我都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来错地方了。


德国|施瓦尔姆施塔特,童话小红帽的原乡

德国|施瓦尔姆施塔特,童话小红帽的原乡

德国|施瓦尔姆施塔特,童话小红帽的原乡


顺着上山的路,来到高处的一栋教堂(St. Marienkirche)前。当时不知道是什么教堂,我们也没有兴趣入内参观,但是它的面前有个很棒的大观景台。从这里望去,可以看出整个小镇是建在河谷山丘之上的。



德国|施瓦尔姆施塔特,童话小红帽的原乡

德国|施瓦尔姆施塔特,童话小红帽的原乡

德国|施瓦尔姆施塔特,童话小红帽的原乡

德国|施瓦尔姆施塔特,童话小红帽的原乡

德国|施瓦尔姆施塔特,童话小红帽的原乡


很快就陷入“接下来去哪里”的困境,刷刷地图,我突然看到“rathaus”这个德语单词,想起来这是“市政厅”的意思。于是,我们便决定走去那个方向,沿途再找找有没有小红帽的踪影。


绕到后山的一条路下去的,途经了火车站。但站牌上写的是“Bahnhof Treysa”,心里觉得好奇怪,我知道Bahnhof是车站的意思,但这“Treysa”是怎么回事。


德国|施瓦尔姆施塔特,童话小红帽的原乡


德国|施瓦尔姆施塔特,童话小红帽的原乡

德国|施瓦尔姆施塔特,童话小红帽的原乡

一直下到市政厅前的广场,就瞧出古镇的几分模样了。半木结构小木屋并列道路两旁,湿漉漉的石板路上满是早秋的落叶。仔细瞧了瞧,唯独一栋小木屋的顶部有一面时钟,让我想起童年时玩的积木来,这应当就是市政厅所在了。


这时,寂寥的街道也终于出现了三两行人。


斜对角的街边,立着一个充满童趣的铜质雕像,形态乖张怪异。我们歪着脑袋看着,面面相觑,谁也不敢确认这都是什么角色,和我们熟悉的格林童话角色相差甚远,但猜测这些个和格林童话有关联吧。只觉得戴着帽子手拿石榴斜挎包的那只猫眼熟,这么拟人化的手法,多半就是《穿靴子的猫》吧。那小红帽,小红帽在哪儿呢?

德国|施瓦尔姆施塔特,童话小红帽的原乡


德国|施瓦尔姆施塔特,童话小红帽的原乡

德国|施瓦尔姆施塔特,童话小红帽的原乡

德国|施瓦尔姆施塔特,童话小红帽的原乡

整个小镇最壮观的建筑是一座教堂废墟。在这废墟的遗址门外,挂有一副地图,我顿时有了解谜的感觉。因为是德语的,只能看图。但心中的疑团解开了,对照地图,我快速扫了一眼重要景点的大图和分布,暗自点头,“差不多小姐”的模式上线——镇口的碉堡看到了,山顶的大教堂到过了,火车站、市政厅,还有沿途这几栋老房子——一种油然而生的骄傲,“嗯,仅凭感觉差不多都打卡到了”的释然。


回来看资料,据说小镇有着保留完好的中世纪防御性工程,我才疏学浅,没看出来门道。也许镇口的碉堡能算在内。


德国|施瓦尔姆施塔特,童话小红帽的原乡

地图上明明白白地标注了特雷萨(Treysa)的字样,后来搞清楚了它和其他两个小镇主要地组成了施瓦尔姆施塔特,特雷萨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1970年才归属到施瓦尔姆施塔特辖下。


这座圣马丁托腾教堂(St Martin Totenkirche)是特雷萨的地标性建筑,于1265年左右建成,是该时期从罗马式到哥特式的过渡中出现的最后一座大型教堂。其屋顶在1830年被雷电击中而严重损毁。出于可能造成倒塌的安全考虑,当地曾计划拆除,后被终止。1993年完成了修复工作。尽管如今已经是废墟一座,但是宽阔的草坪是夏天举办活动的合适地点。


德国|施瓦尔姆施塔特,童话小红帽的原乡

德国|施瓦尔姆施塔特,童话小红帽的原乡

德国|施瓦尔姆施塔特,童话小红帽的原乡

德国|施瓦尔姆施塔特,童话小红帽的原乡

德国|施瓦尔姆施塔特,童话小红帽的原乡

德国|施瓦尔姆施塔特,童话小红帽的原乡


35米高的钟楼是为废墟的亮点,被俗称为“酪乳塔”(buttermilk tower)。据说和一项传统有关,在传统中,这座钟楼会被白色乳酪所覆盖,以寓意即使被围攻时仍备有充足的补给。


塔中有三个钟。钟上刻有铭文,如下:


"DO VENIAM MENTI DO LAUDEM CUMCTI POTENTI DEFUNCTOS PLANGO VIVOS VOCO FULGURA FRANGO"

大意是:我宽恕灵魂,赞美上帝,哀悼逝者,召唤圣人,击破闪电。(I give forgiveness of the soul and praise to the Almighty, mourn the dead, call the living and break the lightning.)


这句与德国诗人席勒(1759-1805)在《铃声》(《Song of the Bells》)中的一句相一致:"I call the living, I mourn the dead, I repel lightning." 


德国|施瓦尔姆施塔特,童话小红帽的原乡

德国|施瓦尔姆施塔特,童话小红帽的原乡


望着草坪延伸至远方的河谷平原,我内心深处还有一个巨大的疑惑——这小红帽的原乡,可我们一路连小红帽的元素都没见着啊。


我以为的原乡,参照某些地方的做法,恨不得家家窗台都要有个小红帽的形象,村口要竖上易拉宝“小红帽欢迎你”,气氛轰轰烈烈的......没有,都没有,一切都是静无声息的。

德国|施瓦尔姆施塔特,童话小红帽的原乡


既然能走到的地方都已经看过了,再纠结下去也没有答案,那就撤吧,去下一站。



德国|施瓦尔姆施塔特,童话小红帽的原乡

德国|施瓦尔姆施塔特,童话小红帽的原乡

德国|施瓦尔姆施塔特,童话小红帽的原乡

德国|施瓦尔姆施塔特,童话小红帽的原乡


当我们快绕回到泊车地点,我终于在一扇窗户上见到了我所盼望见到的,小红帽。


就像电影放映的最后出现的一个彩蛋,我感到心满意足了,上车离去。

德国|施瓦尔姆施塔特,童话小红帽的原乡


德国|施瓦尔姆施塔特,童话小红帽的原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