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挝|闲走琅勃拉邦

(2018-02-22 21:52:16)
标签:

老挝

旅游

琅勃拉邦

分类: 和小伙伴的旅行:国外
老挝|闲走琅勃拉邦

若非因为不知成都可以直航琅勃拉邦,我们也不至于飞得那么周折。因为我们就打算在琅勃拉邦老城里呆着,哪也不去,光西瀑布不去,佛洞也不去。


因此,我们在琅勃拉邦的三个整日相当悠闲,每天都会去香通寺里呆一会儿。第一次去看到新人们拍照,阳光正好;第二次去看到小猴子玩耍,阵雨突至;第三次去看到灯火通明,月色旖旎。


 

我们没有一次性换很多钱,因为面额太大我会蒙圈,纸币太厚钱包装不下,所以都是每次换最多一百美元而已。有时候就会出现钱用得快没有的情况,我们就会省吃俭用,钻进当地人开的小铺子里,坐在街边的长凳上,窸窣一碗老式炸酱米粉。刚换了钱,我们就大手大脚地到法式小洋楼餐厅,在三个侍应生的服务下,点上几盘他推荐的老式大菜,大快朵颐一番。


我们住在sakkaline rd主街道上的一家民宿,出门左拐紧挨着就是一座寺庙wat sene,再过去几步,是另外一座。这么一路走过去,连着大约四五座小型的寺庙。


 

一心想要试下老挝米粉,大早便出了门。巧的是,街对面就有一家,看起来很本土地道的小摊。不光游客,本地人也很多光临,正合我意。生意太好,屋里屋外都满客,老板娘照顾不过来,我们不慌不忙站在门口等位。一位穿白衬衣的本地男士原坐在屋外的长条凳上,见状,跟他同伴说了几句话,他同伴胡乱扒拉几口,便着急起身,打着手势喊我们俩去坐他们的位子。他们则站在一旁继续把饮料喝完。盛情难却,这倒叫我们挺不好意思。


 

吃好,便把围巾裹了当裙子,踏进寺庙去看稀奇。刚开始我们只猜可能是节日,只见寺庙或街头处处张灯结彩。寺庙更是隆重些,小和尚们都在忙着布置庭院,有的专心做纸扎的灯饰,有的给庙里各个角落挂上五彩的纸灯笼。多层的纸花垂吊下来,风吹得扬起,在阳光里翻滚。一时兴起,我也帮忙挂了个橙色的油纸灯笼,再学他们插上切成薄片的竹篾签子,以作固定蜡烛用,这么好的时节里应个景。


走到昨晚摸黑走过的路口,我俩很自然地就拐进去了。司机把我们扔在河边的一家饭馆,就一踩油门跑了。后来发现这家民宿改过名字,但在网上却没变,难怪司机不知道,也就不去责怪他了。

这是一片居民区,难怪昨晚不觉想象中的灯火通明,走得有点心惊胆战。白天里再看,不禁自嘲一番昨晚的庸人自扰。


 

这天定下了我俩在琅勃拉邦三日的游玩基调,慢慢溜达。每天就背着相机四处闲逛,想起来就去夜市看看,哪怕电闪雷鸣,再想起来又去爬个普西山,倒不是特地去看日落的。最后一天,兴起跟船家约了游湄公河。


河边有一家民宿可以换钱,汇率是我们看到最好的。钱包再次有了底气,我们走了一个四边形路线,重新回到主街道上。因过去是殖民地的缘故,神气的西洋式小楼鳞次节比,掩在绿树花丛中,外墙用色也清新自然,仿若一个大花园。这块区域,大约是被叫作洋人街的地段。


 

沿着这花园街道,我们继续往古城与老城的衔接处走。明显能看到越来越多老挝式的本土化建筑交织其中,传统文化与殖民文化和谐共处,每一栋独立的房子,都是一家餐厅、民宿、商铺,甚至小型的博物馆。


这主街道上还有一所小学校,恰逢放学午休时分,有的孩子被家长接走了,有的孩子则在学校里午休。我们本来是站在很远的地方,悄悄地拍一下,趴在墙头的他们见我们举相机,大方地摆姿势给我们拍,冲着我们的镜头开怀笑。他们看我们的眼神一点都不怯懦,而是淡定自若,可能平日和各色游客们交流很多。于是,我们索性就站去围墙外,跟天真烂漫的小学生们鸡同鸭讲。


中午太烤,在琅勃拉邦的时间是从容的。我们心无旁骛地坐街边咖啡馆,啜一杯fresh lime juice,凉爽下心情。


 

这么一个上午的功夫,几家寺庙的灯笼全都挂好了,焕然一新。小和尚们坐在树荫石桌前继续忙碌,上前观摩了一番,竟然是老挝航空的大型纸扎飞机,真是浩大的工程。显然,为节日的准备工作还在有序进行着,看到烈日下晒的糯米饭,还有一包包橙色的万寿菊,用新鲜的芭蕉叶束好。颜色与僧人们身上的袍子是相同的。


 

无意中走了一条居民小道侧门进入了香通寺。正在广场上狐疑,怎么没有大门,管理员取了遮头上挡太阳的布,急急走过来,让我们去买票。买好票以后,我们收好,后面再进来香通寺,出示给管理员看,他们没再让我们买票。


琅勃拉邦的香通寺是最美的寺庙,要待午后静下心来慢慢看。夕阳余晖中的琉璃马赛克熠熠发光,讲述的是一个个佛家故事,生命之树也许是整个寺庙的升华之作,凝视良久;与平常不同,多了几分节日气氛,小和尚们前后忙碌,踩着梯子卖力地将自己扎的灯饰高挂,巨大的垂条在风里飞舞。我们留在地面的影子越拉越长,阳光给每个人侧身描上一层金线,直到完全隐去不见。一地的鸡蛋花。


 

香通寺看起来是本地新人们拍摄结婚照的最佳场所,也许能得到最美的祝福。前后一两小时内,我们撞见了四五对身穿传统服饰的新人们,满脸洋溢着喜气,或相视而笑,或牵手作姿。


我们从香通寺的大门绕出去,原来有一条台阶可以直下到河边的码头。


找了一家餐厅,把国内带来的月饼分着吃了,也算过了节。

 


夜色里,寺庙挂上的灯,都点亮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