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游 |
分类: 带孩子旅行:欧-美-大 |
我们住在斯普利特老城的一栋哥特式古罗马建筑内,叫做palace augubio。我选它就是因为一个字——古。不想,当晚入住后,前台(主人)通知我们,房间空调坏了,但没法直接叫人来修。因为它本身是文物,建于15世纪下半叶,原属当地一位富商大贾。建筑的墙壁就是古城墙的一部分,想动建筑结构的任何都需要考古学者的评估。而最古老的孔雀壁画就在我们房间的门檐上方。


这座古建筑坐落于戴克里先宫殿的心脏地带,以至于我站在阳台上,举目便是Peristyle大教堂和Peristil广场。也难怪深夜欢歌笑语入耳,几步之遥,合窗无用呀。还有,头晚下雨了。主人家说,每年只下五天的雨,it is unusaul raining in summer time。(铁粉们,你们懂的。)晚上其实不热。地中海气候较为干燥,早晚温差大,不开空调也舒服。


1979年被列入世遗的戴克里先宫(Diocletian's Palace),是必须要去参观的景点,这是唯一不在意大利境内的保存最为完好也最具规模的罗马帝国宫殿建筑。自从《权剧》热播后,其地宫(Diocletian's cellar)也成为打卡胜地。

但是,虽贵为皇宫,可第一眼真没察觉自己原来就置身于其中。首要原因当然是年代久远,数个世纪的战乱变迁,拜占庭、威尼斯、奥匈帝国的接连统治,众多居民渐渐移居到皇宫之内,与原有的皇宫建筑结构和平共处,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皇宫是一个皇宫建筑群夹杂着各色民宅的混乱体,直到现在都还有3千多人居住在此区域内。也许这就是我们能住进宫殿的原因呢。


皇宫的地表建筑所剩无几,大多是残垣断壁,游客们参观的是罗马帝国的地下建筑遗迹。皇宫的没有一个所谓的“正门”入口,在所住酒店对面的俨然是皇宫的中庭位置了,即原来的列柱廊。走在其中,有点奇怪的感觉。


戴克里先四十岁当上罗马皇帝,在任21年,退休后回到故乡斯普利特(原spalato),建造了这座宫殿供养老用。可以说,先有戴克里先宫,后有斯普利特。戴克里先带有传奇色彩,一来他能够从无名士兵升迁至皇帝卡鲁斯(carus)的骑兵指挥官,打败皇帝的亲生子登上皇位,二来他是唯一没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死于非命的罗马皇帝,在故里颐养天年。



在这座从295年开始建造,用十年建成的宫殿里,能看到三座古埃及的黑花岗岩狮身人面像。两座守卫皇宫前庭,第三座在朱庇特神殿前。城墙高筑,呈四方形,东西较南北长34米,共四个城门,分金银铜铁。我们昨夜是从东门进入古城。四座城门以街道相连,分成几大区域,银门与铁门以南是皇室居所及宗教仪式场地,北边是士兵仆役居所,以及工厂商店所在,金门与铜门以东是皇帝陵寝,西边是神殿。


我们先去参观圣多米努斯(st domnius)大教堂。该教堂兴建于七世纪,前身是戴克里先的陵寝。后人因记恨皇帝生前残暴,迫害基督教徒无数,死后他的尸骨被人挖出,陵墓遭破坏,并在原址上建了教堂,新主人是一位被皇帝坑杀的圣徒多米努斯主教。



陵寝呈八角形,环绕圆柱,檐壁雕刻有戴克里先皇帝及皇后。教堂经过10个多世纪不断修建,大部分都出自名家之手。13世纪的两扇木雕大门,共雕刻了14幅“耶稣生平”的画面,一侧祭坛是波尼诺的1427年的作品,而另一侧则是乔治达尔马奇亚于1448年的杰作,被认为是当时的最好的雕刻作品之一。唱诗班的坐席是全达尔马齐亚地区年代最久远的座椅。




教堂出口出来,便对着另一个入口,可以爬钟塔,高达57米。钟塔是后来加建。爬起来战战兢兢的,风特别大,走在架空的阶梯上,从塔四面八方漏进来的港湾海风,把裙子灌得鼓鼓,还把人吹得站立不稳,而越往上走,越感到恐惧,仿佛一个不留神,就会被突然大作的狂风,吹跌落铁梯紧邻的高窗之下去。我走到一半就不肯继续,脚都软了。妹头跟着山哥继续向上,我抬头看都觉得晕,他们最后也没能到顶,实在是太大风了,怕妹头体重不够。
钟塔风景不错,能眺望整座古城及海港。




从钟塔下来,教堂右侧有个地窖(crypt),很容易就错过了。这原是戴克里先陵寝的基座,后来更改为小礼拜堂。


这块区域走完之后,我们穿过中庭,朝小巷子里深入,来到原宗教仪式区域——朱庇特((Temple of Jupiter))及维纳斯与西芭莉(Temples of Venus and Cybele)两座神殿。


如今的圣约翰洗礼堂就是朱庇特神殿所在,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门口也盘踞着一座埃及运来的狮身人面像。原本大门有许多根圆柱支撑,现在看起来被四周的民宅所围绕,只剩一根圆柱挺立,委身于这狭窄空间内(我们差点就错过)。戴克里先自比众神之王朱庇特在人间的儿子,每年都有四次祭神活动。
洗礼堂内有一座七世纪的大理石石棺,其内是斯普利特首任主教的遗骸,而那尊圣约翰雕像,则是二战前摆放的。


穿过皇宫的天井,男声合唱组在表演。我们驻足听了一小段,这个建筑仿佛天生的剧场,有着良好的共鸣效果。歌声悦耳,赢得众人不少掌声。


不一会儿,就走到靠近海滨的地下宫殿入口,也就是铜门附近。很难想象和地面齐平的一层,是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摊档,十分诱人。被汹涌的人流所干扰,想要辨识出《权剧》的取景地,还是需要一番眼力的。



地宫的规模令人吃惊,避开熙攘的人群,沿阶梯向下,还有深一层。这是戴克里先为免遭暗算,建来藏身躲避之用。地下宫殿早已空无一物,但屋室规划等内部结构,几乎与消失的地面楼层一样,这就是存在了千年的石室。





回到地面,已至城墙边缘。
从这个位置环顾四周,方显出几分皇宫的气势与威严,依稀能辨皇城森严的格局。


我们就像“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的木兰,势把斯普利特走个遍,这会子朝没到过的西边走去。
其实是被推荐餐厅所吸引,那边有一个广场,集中了众多的餐厅和商店。顺便看了一个毕加索和戈雅的画展。其中,展出了毕加索生命中最后一幅作品。




东门外的街道布满了小摊贩,太多古董可淘宝。偶遇一对拍婚纱的新人,我只捕捉到了一对倩影。晚餐在海滨的餐厅,打包了久违的中式炒面。看着金发厨师们,起油锅大铲,还会翻锅,真是有点错乱。




回程我们从金门进入。城门外绿地上矗立着的是宁斯基主教(gregory of nin)的雕像。他因为挑战罗马教廷,坚持使用克罗地亚本地语言文字来做弥撒,成为了纪念人物。摸主教左脚大脚趾据闻会带来好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