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

(2017-07-07 16:41:33)
标签:

旅游

马泰拉

意大利

育儿

分类: 带孩子旅行:欧-美-大

如果不是见到路旁的指示牌,恐怕就不会有这天的爬山活动了。

指示牌的指向,是下行的一条石阶,走起来平坦且简单,但石阶只铺了紧贴城墙的一段,很快就到尽头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靠人踩出来的山间小路,布满了“豪情壮志”流浪者们砸碎现实的“枷锁”所留下的碎玻璃渣子。这条山路呈“之”字形,蜿蜒到河谷底部,偶尔有较高的落差,需要手脚并用。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除了徒步路线和景点示意图,​城墙脚下的布告还列出了什么样的鞋避免前往,这是踏进原野前的最后一道警示,我看了看我脚下的鞋和路况,有那么几秒钟,我是犹豫的。但对未知的向往和好奇心占了上风。

山哥和妹头的鞋没有大问题,轻松开始第一段路径,目标是下到山谷。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离开城墙渐远,就不见了玻璃渣子的踪影。可见,装b这个事情要有人围观,否则躲进深山老林杳无人烟的洞里,那就叫苦修了。

沿途没有十分清晰的路标,比较随意,就是最开始能看见的“406”记号,隔一段便出现一次,帮助我们始终没有偏离路线。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我看了一下山势,抄近路貌似也是可行的,在可疑的路线外拉起了警示线。我们对山崖斜坡不敢掉以轻心,牢牢抓紧妹头的手。

后面一段路比较缓和,拐了几次方向,逐渐降到河谷底部。河谷两侧植被繁茂,芦苇什么的有妹头齐人高。不再牵她,由她自己掌握节奏,想看什么就看什么。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吊桥是唯一连接河谷两岸的工具。一开始我们便是分工好的——我的鞋会打滑,我负责相机和拍照;山哥则负责保护和协助妹头小朋友完成心愿,特别是如果我的鞋无法应对的路况。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目测吊桥高约20米,不算很高,Gravina河谷中风平浪静。但是我恐高嘛,脚下漏空的木板和走在上面摇晃的幅度让我心都提到嗓子眼了。他们在桥另一段等着我,我硬着头皮,一点点挪过去,只拍了上桥这一张。怕脚步抬重了,整个桥又开始晃啊晃。

过到对岸,再回看马泰拉洞居所在的山头,有点不可思议。这个河谷见证了马泰拉居民的迁移史——从洞穴到洞居,再到现代房屋。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马泰拉的山石是凝灰岩石,人类挖洞而居的行为可以追溯到9千年前。

走到这边的山路,就会发现分岔路开始多了起来,尽管手中有一张地图,但是路线辨识起来颇为困难。在对面看着很容易到达的洞穴,变得扑朔迷离,可能在我们头顶上方,也可能不在,“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被后来者居上,交会时得退避三舍。本想跟着走,却发现他们偏离了406路线。这才发现,大环线、小环线还分了好几条不一样的,能见到的景点自然也有所不同。精华在406路线。

 这是来自网上的一张图,能清晰看到洞穴移除 这是来自网上的一张图,能清晰看到洞穴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我翻看了相机里的照片,决定先找到非常明显的一个“大平台”,那里连续相邻着好几个洞穴。

山哥在前头探路,有时令我们感到困惑的是贴着岩壁的路,究竟是该走左边还是右边。

终于找到这个“大平台”,果然洞穴赫然在目。第一个洞不高,也不大,要躬下身子才能进入。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继续平行移动,便来到第二个洞。这个洞非常大,很宽敞。其中空无一物,地面是沙地,已经被碾磨堪比沙滩的细沙,凿出的栖身之所好像能供打坐的身姿放入,上方有另外的小洞,可能放置照明工具,或者凿出来的小台面,用来放物品。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再往前,悬崖旁的山路狭窄,只能容一人勉强通过。山哥评估了这段路的风险水平以及获得的成果(景点可看性),主要在于妹头能否自行扶着岩壁,每一步都稳稳踩住,不打滑和不慌乱。这段路是石头路,凹凸不平,能下脚的面已经被人磨得光溜溜的,沟壑之处容易卡住脚背引发割伤,于我也是有风险的。

咫尺之外就是第三个洞。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我们权衡之下,小心翼翼地一前一后,护住妹头走过去了。

这个洞有着与前不同的“建筑风格”,是连体洞,像是有厅有房,又像是两家关系好的邻居住一起。很难想象,隐修士们就在如此环境下进行集体苦修。

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宗教背景,吸引众多宗教题材影视作品在此取景拍摄。而马泰拉,亦成为古代耶路撒冷的“替身”。

所有的洞都面朝着同一个方向,河流从面前流过。也许旧石器时代,并非如此格局,可能距离较近,水位较高,较容易获取水源。我想起秘鲁看到的古印加遗址,也是洞穴群在河流之傍,但河流改道,断了去路。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再往旁是更加一筹莫展的路,看起来已经不像是正常的路,我们决定不冒险,直接原路下山。

正准备下山,碰上一个当地导游带人参观洞穴。我们就很有默契地跟着他走,果然他也没走那条险径,而是把团友们都带到了相对平坦的地方。于是我们与最有看头的洞穴教堂相遇。

透过锁上的铁门,能看到岩壁上的壁画,已经斑驳,依稀是一位圣人的画像。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走到这座教堂,有种柳暗花明的效果。我拿着景点图问过导游,他说我想去的几个点在较远的路线之上,时间有限,所以我们放弃了。

旁边的路似乎可行。游人们纷纷努力向上爬去。我们紧紧跟随。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山顶一片开阔之地,也零散分布着一些洞穴,但仿佛已经被管理人员遗忘,走近时,飘来阵阵恶臭,恐怕已被现代人当作临时厕所。

山顶之上,是自由之地。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漫山遍野的白色不是白色的野花,而是一种令人不安和起鸡皮的东西——蜗牛的壳。

我不知道它们为什么盘踞在每一根植物的茎上,也许是吸食茎液和树汁;我也不知道它们究竟是否活物,还是只留下了一个躯壳,因为看不到任何一个在爬行,在移动,只有那密密麻麻、白色的壳,极其刺眼的,在随风舞动。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我们完美地实现了当日的小目标。

在这个山头,马泰拉穴居老城一览无余,悬崖峭壁之际,正是最佳的观景点。经过这么一番折腾,也勉强印证了那句“无限风光在险峰”。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意大利|马泰拉寻踪,苦修山洞遗址移除 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文字

​回程顺利,不表。反观之,这其实是一个小马过河的故事。

因为对爬山所花时间全无概念,我咨询了三个风尘仆仆的过来人:一个小伙儿说running within ten minutes,一个女士指着我的人字凉鞋连说nonono,一个男士说单程需要大约1小时。

我们也没直接就说不去,而是跟妹头分析了种种可能的情形,也共同制定了一个备案。她思考之后,坚持想要完成爬山,于是我们说好早起行动。

事实证明,我们像小马一样自己试了试——全程花费三小时,以及人字凉鞋没问题。

回程的山路上,我给妹头再次讲了小马过河的故事,我想,应该没有哪一次,如这次般令她理解深刻故事涵义吧。生动的教育,往往就在以身作则的旅行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