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菜菜行走手记
菜菜行走手记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1,771
  • 关注人气:1,07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秘鲁:写在印加太阳盛典前夕(节选)

(2014-12-26 10:21:06)
标签:

旅行

秘鲁

库斯科

太阳神庙

分类: 两个人的旅行:亚非拉

秘鲁:写在印加太阳盛典前夕(节选)

节选自新书《不辞职 去旅行》的库斯科一章。全文待新书上架后贴完。

 

我们所住酒店位置非常好,居于秘鲁安第斯高原印加圣城库斯科武器广场(Plaza de Armas)的一隅,于是,我们便能悠然自得地跷起二郎腿,面朝外,坐在凸出的阳台。小冷风飕飕的灌入头发和后颈,目睹从第一缕曙光乍现到粉色霞光扫落广场最后一个角落,从宁静到热闹再到沉睡的景象。

 

广场是库斯科城的中央地带,四周坐落着此地区曾经的印加国王宫殿和最重要的天主教教堂,也是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它是一个环形的广场,俨然一个天然的大舞台,一般,当地重大的庆典活动都会热闹非凡。

 

秘鲁:写在印加太阳盛典前夕(节选)

 

此前的某个清晨,我因为对日出太过心驰神往,初上高原需缓步慢行的原则被抛之脑后,一口气跑步登上“天空之城”马丘比丘的观景台,不料引发剧烈咳嗽;继续上升到海拔3400米的库斯科城,便有些高原反应。为了避免进一步恶化,我在当夜早早吞服感冒药躺下。

 

睡梦中,忽闻房间下面人声嘈杂,乐鼓震天,喧哗万分,不时传来阵阵掌声、喝彩声。过了一会儿,传来整齐划一的有力步伐声,带着坚定的口号;欢乐明快的传统音乐,伴着鲜明的节拍……这样的大动静一直持续到后半夜才渐渐平息。我当时困倦极了,连睁眼的力气都没有,枕边人似乎比我还要嗜眠;猜测大概碰上了难得一遇的场景,继而在这沸腾的暗夜中昏昏睡去。

 

秘鲁:写在印加太阳盛典前夕(节选)

秘鲁:写在印加太阳盛典前夕(节选)

秘鲁:写在印加太阳盛典前夕(节选)

秘鲁:写在印加太阳盛典前夕(节选)

 

次日早晨用餐时,得知这几乎彻夜不休的欢歌载舞才刚刚是印加太阳节盛大节日的开场而已,接连几天,直到正日子6月24日,在库斯科乃至周边地区都会举办相当隆重的系列庆祝活动。我们的出行日程竟然与古印加帝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不期而遇。每年6月的太阳节就是祭奉太阳神的最重大的年度活动。在这一天,当地人依然沿袭五百多年前的传统,从库斯科城的太阳神庙(Qorikancha)出发,一路抵达近郊的萨克萨瓦曼(Saqsaywaman),最后在那里达到整个祭祀活动的高潮。

 

圣城库斯科曾是古印加太阳帝国的心脏之都,前后荣耀了近百年;后来西班牙征服者入侵,印加人虽奋起抵抗,但终究敌不过西班牙人的进攻,这场争斗以最后一任印加王被西班牙人杀害而告终,古印加帝国由此陨落,一如库斯科城现在仍可见的建筑特点——印加巨石墙化作地基,西班牙式建筑则高高在上。

 

秘鲁:写在印加太阳盛典前夕(节选)

秘鲁:写在印加太阳盛典前夕(节选)

秘鲁:写在印加太阳盛典前夕(节选)

秘鲁:写在印加太阳盛典前夕(节选)

 

太阳神庙位于库斯科城中,是帝国太阳神崇拜的中心所在,这里分别供奉着印加人的创世神维拉科查和守护神太阳神因蒂,并且保存有历代印加王的木乃伊,而印加大祭司在此观测天象寻求神示,所有这些都奠定了太阳神庙在整个帝国最为神圣的地位。传说中的印加开国帝王曼科·卡帕克遵从太阳神的旨意,率领族人从的的喀喀湖出发,找寻安第斯山脉一带的家园乐土。当曼科站在山巅,远远望见库斯科河谷,便决定向着这片土地进发;当来到邻近库斯科的地方,曼科将金权杖插入土地,以测试是否肥沃宜居;奇迹发生了,权杖缓缓地没入土地中,河谷上方出现了彩虹,这被认定是神的启示,更加坚定了曼科定都库斯科的决心。太阳神之子曼科在黎明破晓之时,随太阳初升,现身于库斯科的山头,身披金质铠甲,光芒四射。当地居民见到立即顶礼膜拜,以为他们的创世神归来。曼科就这样征服了库斯科,并且在太阳神的名义下,开始了对印加的统治,传授当地人如何种植玉米、饲养羊驼等。之后的岁月里,印加王国缓慢扩张,到了第九世印加王帕恰库提,他凭着勃勃雄心和骁勇善战,打造了秘鲁史上最伟大的印加帝国。在他和后代的努力下,此后帝国的疆土一度扩展至厄瓜多尔、哥伦比亚、阿根廷、智利等地。帕恰库提大兴土木,亲自规划库斯科城和马丘比丘城,并重建太阳神庙,装饰以黄金,使其成为至高无上的圣殿。

 

秘鲁:写在印加太阳盛典前夕(节选)

秘鲁:写在印加太阳盛典前夕(节选)

秘鲁:写在印加太阳盛典前夕(节选)

秘鲁:写在印加太阳盛典前夕(节选)

我们从兵器广场出发,穿过鹅卵石街道,专程找去,却发现这太阳神庙早已失去往昔的威严。那印加石墙变作地基,混入了圣多明戈修道院之中;露天的印加石块则用有机玻璃罩住加以保护。如果不对这段历史有所了解,很容易便被华美的上层建筑所吸引,而忽略了看似粗糙其实工艺非凡的石块。印加宫殿被西班牙人毁坏,如今剩下的只有一个个谜团未解的印加石墙。切割精准的石块与石块互相嵌入,紧密无隙,无需黏合,连薄薄的刀片都无法插入。难以想象,当时的印加人只用非常简单的工具,日久经年地打磨出来这一个个圆孔和凹槽,建造了连地震都难以摧毁的圣殿。这让我觉得很像是侗家的风雨木桥常用的榫卯结构,不用一钉一铆,几层楼高,风雨无惧,牢固得很。太阳神庙又被称作“黄金庭院”,顾名思义,当年整座神庙里外都是各种纯金制品;外墙被700多片金板所覆,每片都重达2公斤;室内则陈设了很多金制的动物神像,并在庭院中“种植”金银制成的和实物同样大小的玉米,彰显了古印加帝国的荣光。

 

秘鲁:写在印加太阳盛典前夕(节选)

秘鲁:写在印加太阳盛典前夕(节选)

秘鲁:写在印加太阳盛典前夕(节选)

秘鲁:写在印加太阳盛典前夕(节选)

秘鲁:写在印加太阳盛典前夕(节选)

 

西班牙人垂涎帝国的黄金,在1533年设计俘虏了第十三世印加王阿塔瓦尔帕,要求印加人用黄金堆满长22英尺、宽17英尺、高8英尺的房间,以赎回他们的国王。视黄金为“太阳的汗珠”的印加人将帝国各地的黄金,包括太阳神庙里的金板,源源不断地送到西班牙人的手中,堆满了整座房间,却依然没能挽回国王的性命。末代国王在兵器广场被背信弃义的西班牙人斩首,头颅甚至被西班牙人藏匿起来,葬到不知名的地方,上千土著居民被赶到高塔上,遭到残忍屠杀,印加帝国从此覆灭。无数珍贵的黄金工艺品被洗劫一空,熔为铸锭搬运回国还债,只有极少数保存了下来;同时,他们拆毁了太阳神庙,只保留了印加石墙作地基;在墙面涂抹石膏,描上天主教的壁画,在此之上修建了圣多明戈修道院,开始了长达400年的殖民统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