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不见的城市——设拉子4

(2013-09-13 22:59:25)
标签:

伊朗

旅游

分类: 和小伙伴的旅行:国外

(四)

 

们与粉红清真寺(Nasir-Ol-Molk Mosque),差一点,失之交臂。

 

当我们在桔园消磨时间,越发觉得是在浪费生命,便商量找人问问。凭借粗略的地图,一路自己摸了过去。不问不知道,一问还是不知道,因为十个当地人有九个摇头。好不容易,问到一个五金店老板点头,他给我们指了一条明路。走起来还真的不远,等我们近前一看,顿感受挫,粉红清真寺大门紧锁,奈何怎么敲无济于事。我从门缝里往里瞧,一个人影也没有。

 

我和yo于是干坐在门口等。一会儿巷口经过一个骑自行车的男人,瞟见我们又调转车头折返,问我们是否需要帮助在找什么,我拿LP给他看,他说,是这里没错,不过要下午四点才开门。我们傻眼了,和先前花园工作人员说的误差太大啊,就算LP上也写着8am-1pm嘛——莫非游人太少,管理员提早关门开饭了?可枯坐下去着实也不像要开门的样子,我们也饥肠辘辘的,便先去设拉子瓦基尔巴扎(Bazar-e Vakil)走走,回头再来。

 

出租车停在巴扎广场前,旁边有个瓦洁尔清真寺(Masjed-e Vakil),是唯一幸存的一座Zand朝代后期的清真寺。内部庭院正在翻修,堆积了许多石块和材料,灰尘也比较大。我们便绕着门廊走了一圈,叹为观止,尤其是拱形祈祷大厅的48根雕花石柱,将不大的空间切割出深邃感。彩色的马赛克瓷砖只在接近壁龛的附近覆盖,而其他石柱和天花顶都保持着原汁原味的石砖本色,但是式样来看好像我在意大利维罗纳看到的一间教堂的柱子,不知两者间有没有任何联系。另外,穹顶也是一个六角星的形状,光芒呈长尾状散发。——这个我也有疑问,这不是犹太教的显著标志吗?究竟是因为伊斯兰教和犹太教本来自同一个祖先:亚伯拉罕,即阿拉伯语称之为易卜拉欣的那个人;还是这些后来的清真寺是利用原有拜火教的神殿改建而来,由于恰巧由犹太工匠建造,并允许他们在内祈祷,所以至今保留了拜火教和犹太教的文化元素?

 

看不见的城市——设拉子4

看不见的城市——设拉子4

看不见的城市——设拉子4

看不见的城市——设拉子4

 

空空荡荡的瓦洁尔清真寺,除了零星的工人,只有我们俩人在晃荡和拍照。后来又在其他城市看到许许多多不重样繁复异常的马赛克贴片图案,但回想起来,还是觉得这座清真寺甚有味道。恋恋不舍地离开去巴扎里面找吃的,遇到了一些有意思的人,另外再说。

 

看看时间,快到四点,又回到粉红清真寺。结果,还是没开门。我们不死心,绕着寺庙走一圈,看是不是有其他的门。还真给我们看到一个小侧门,屋子里头有人说话,门口一堆鞋,听声音热闹得很。也有五彩的漂亮玻璃窗,有人招呼我们进去,我们想万一看不到粉红清真寺,这个效果大概也差不多;我于是开始坐地毯上脱鞋,后来发现这是一个纯私人聚会,有人朝我们摆摆手,示意我们找错了地方。我们退出去,继续坐在大门口等开门。陆续来了一些人,都一侧身进了小门。一个身裹大白单子的老女人慢慢走来,摊出手掌问我们讨要钱物,我们见她可怜,也不知道给钱是否合适,就把在巴扎上得的红柿子送她了。

 

大概等了半个小时,终于有个女干部模样的中年妇女经过进了小门,一会儿出来又很负责地走向我们。我们向她说清原委,但她答复的我们完全听不懂,她让我们跟她走。我们将信将疑地再次来到侧门小屋外,稍等片刻,她再从彩色玻璃窗小屋里头出来时,领出来一个老头,我一眼就看见了老头手里的大钥匙!谢过女干部,我们跟着老头,打开对面的一道门,进入了粉红清真寺内部。此时太阳已经西斜,寺内一半都在阴影笼罩下。老头大概给我俩指了指,就让我们随意,自己和别人开始聊天。我们抱着一线希望进入祈祷大厅,有着美丽彩色玻璃大窗的屋——但是,很遗憾,波斯地毯上没有想象中的斑驳光线和投影。Nasir-Ol-Molk Mosque之所以有“粉红清真寺”这个别号,皆因别处瓷砖贴片多以蓝色为主,只有此处,运用了大量的粉红色和玫瑰花图案,令人耳目一新,被形容为“最优雅”的清真寺。我们为了拍照将厚厚的门帘拉拉上,老头突然走了进来,一声不吭将吊灯一一打开,为的是能让我们看得更加清楚。

 

看不见的城市——设拉子4

看不见的城市——设拉子4

看不见的城市——设拉子4

看不见的城市——设拉子4

看不见的城市——设拉子4

看不见的城市——设拉子4

看不见的城市——设拉子4

看不见的城市——设拉子4

看不见的城市——设拉子4

看不见的城市——设拉子4

 

为了珍惜这难得的相遇,不负美意,我俩也当真将这200多平米大的铺满名贵波斯地毯的房间看了个通透和仔细,直到阳光完全消失不见,这才起身离开。

 

明天,我们将赴一座逝去的古城——波斯波利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