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尽的宝藏——丝绸之路特展

标签:
博物馆之旅菜有所好休闲 |
分类: 文艺菜 |
丝绸之路特展联合了西北多家博物馆的文物展品,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实属难得。我一定是大中午地赶去,饿着肚子连相机都拿不住,照片基本都糊掉了,随意看吧。
第一部分:从春秋战国开始说起,秦人在此活动。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使得这一沟通模式得到肯定。下面是一个盛食物的容器,簋,北京东直门簋街的簋。当然,只有王公贵族才有资格用得起青铜器。
翼兽形提梁铜盉。有意思的是设计,除了盉身是个尖耳萌兽外,提手也是一条细长的兽,似龙,盉盖另有一只小兽。
最爱博物馆里的这些黄金珠宝首饰,每每挪不动步子。为了近距离细细观赏这件大旧金,贴玻璃防护罩太近了,以至于一脚重重踢在了展示柜上,咚的一声,打破了展厅的安静,众人侧目,武警战士瞬间就转向我,我赶紧主动回过身向战士敬礼,别紧张,我木有企图。
“以草原动物装饰的青铜或者金银制品,是北方草原民族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
新莽时代的“大泉五十”陶钱范。这不就一砖头嘛!
第二部分:东西融合,丝路繁荣。贸易和文化交流盛于一时,尤以唐为最高。
不少新奇的胡人物品。从衣着打扮上,也可看出胡人与唐人的迥异。穿越西亚,骆驼自然是运输主力。
来自波斯国的玻璃和唐代的绢画残片。这么精美的玻璃制品总是能让我联想起外星人的存在,而这两幅画作则异常珍贵,《托盏侍女三人》和《牧马图屏风画》。
鎏金胡瓶。宁夏固原南郊李贤夫妇合葬墓出土,一可能是北周皇室的赏赐。上面的图案描绘了特洛伊战争前争夺金苹果的故事。
三彩凤首壶。造型特美。
下面这件我很喜欢。唐代《摩訶般若波羅密經》第十一卷,楷书写就。
第三部分:丝路余晖。
下图为“迦陵频迦”。“一词见于佛经,是梵文音译。因其声音美妙动听,婉转如歌,胜于常鸟,故又名美音鸟。其形象多为人首鸟身。”“出妙音声,如美音,若天若人”。此文物出自于西夏的建筑构件。
元代的护照。八思巴文,可通行蒙古几大汉国和中国,甘肃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还有甘肃大云寺的舍利子,其藏舍利的容器共五重,最内是盛舍利的琉璃瓶,其外依次是金棺、银椁、鎏金函、盈顶石函。一对胡腾舞石刻墓门,几个镇墓兽等,让人联想起《盗墓笔记》里的描述。出于敬畏,均未收录于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