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唐蕃古道之西宁归途(二)

(2011-05-18 22:15:59)
标签:

青海日记

旅游

唐蕃古道

分类: 两个人的旅行:国内

午在塔尔寺晃荡。塔尔寺在西宁远郊,慕名而去的游人很多。塔尔寺规模很大,寺内由许多独立的殿堂组成,不少殿堂内部不允拍照,我们也就排队参观,以耳目感受为主。

 

塔尔寺又名塔儿寺,始建于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得名于大金瓦寺内为纪念黄教创始人宗喀巴而建的大银塔,藏语称为“衮本贤巴林”,意思是“十万狮子吼佛像的弥勒寺”。它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酥油花、壁画和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

 

唐蕃古道之西宁归途(二)

唐蕃古道之西宁归途(二)

唐蕃古道之西宁归途(二)

不知为什么,寺墙外这几个抬煤的老人引起我的注意。
唐蕃古道之西宁归途(二)
唐蕃古道之西宁归途(二)

 

[百度百科]塔尔寺是宗喀巴大师罗桑扎巴(1357-1419)的诞生地。宗喀巴大师创立格鲁派(黄教),成为

一代宗师。传说他诞生以后,从剪脐带滴血的地方长出一株白旃檀树,树上十万片叶子,每片上自然显现出一尊狮子吼佛像(释迦牟尼身像的一种),“衮本”(十万身像)的名称即源于此。宗喀巴去西藏6年后,其母香萨阿切盼儿心切,让人捎去一束白发和一封信,要宗喀巴回家一晤。宗喀巴接信后,为学佛教而决意不返,给母亲和姐姐各捎去自画像和狮子吼佛像1幅,并写信说:“若能在我出生的地点用十万狮子吼佛像和菩提树(指宗喀巴出生处的那株白旃檀树)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与我见面一样”。第二年,即明洪武十二年(1379),香萨阿切在信徒们的支持下建塔,取名“莲聚塔”。此后180年中,此塔虽多次改建维修,但一直未形成寺院。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掸师仁钦宗哲坚赞于塔侧倡建静房1座修禅。17年后的万历五年(1577),复于塔之南侧建造弥勒殿。至此,塔尔寺初具规模。


唐蕃古道之西宁归途(二)

 

这个殿堂很舒服,我们坐在石阶上,呆了很久。
唐蕃古道之西宁归途(二)

殿堂内外斑斓的转经筒和精美的壁画。殿外很多褥子一字排开,虔诚的信徒们就带着简单的食物,在这里不分昼夜磕着长头。
唐蕃古道之西宁归途(二)

唐蕃古道之西宁归途(二)

 

8月9日 西宁-深圳 青海省博物馆

 

博物馆内以锦绣、堆绣、各种唐卡以及各种藏传佛教铜鎏金佛像为主。

 

我特别喜欢唐卡,参观以后才知道,唐卡艺术分类挺细的——止唐艺术和国唐艺术。其中止唐又分为彩唐、黑唐、金唐和红唐,以颜色即可区分。国唐在于工艺的区别,分为剪贴、堆绣、纳纱绣和刺绣。


唐蕃古道之西宁归途(二)

 

听说有所忌讳,佛像的照片就不放了。
唐蕃古道之西宁归途(二)

唐蕃古道之西宁归途(二)

唐蕃古道之西宁归途(二)

比较特别的藏医藏药唐卡图。
唐蕃古道之西宁归途(二)

 

最后临走前又去了马忠食府,吃饱喝足打道回府。
唐蕃古道之西宁归途(二)

总是有那么点虎头蛇尾的,拖了许久的青海游记总算是勉强完成了,即便草草,也算给自己一个交代。记忆力这个东西,还真是越发不行了。就这样吧,谢谢观看。

 

2011.5.1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