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城春秋

(2008-11-29 21:40:55)
标签:

杂谈

分类: 两个人的旅行:亚非拉

2008.10.2 蒲甘曼德勒(Mandalay

 

一天行程紧凑,以清晨小和尚们齐整的早餐队伍开始,以傍晚乌本桥美轮美奂的日落结束,真是华丽丽的12小时。

 

DSC_01870000

 

踏出曼德勒机场,即看到一个举着写有Dustin字样纸牌的男人。此君是炸子鸡的朋友,叫Kyaw(电话:221206)肤色黝黑,面带笑容,慈眉善目。很顺利地就接上了头。根据事先说好的,我们不进曼德勒市区,直接赶赴曼德勒郊区的三个古城:因瓦(Inwa)、实皆(Sagaing)和阿玛拉普拉(Amarapura)。  

这三个古城均是缅甸历史名城,曾为缅甸的都城。因瓦古城是近4个世纪的首都,摆渡过河后再乘坐马车游览,环游大概需要3个小时。  
上岸后,满是泥泞不堪的小路,被马车辙划得深深的痕迹。官价是4000Kyte一辆马车,供2个人。我们一看价格傻了眼,LP介绍过时了,偏偏兜里仅剩6000Kyte,还是跟Kyaw借的。商量了一番,主管朝马车群里喊了几嗓子,估计是问3000Kyte有谁愿意拉。也许是淡淡季,根本看不到其他的游客……从人堆里踱出来两个人,拉过两部脏兮兮稍显破旧的马车。顾不了这么多,我们分开上车。

 

照片 449 DSC_0198 DSC_02050000 DSC_0216

 

因瓦古城内还住有居民,但业已破败。马车绕着护城河颠簸行进,沿途有村民在田间劳作,妇女在河边浆洗,偶尔与牛车交会,抬头便是散落在田间破败的寺庙,似乎被人永远地遗忘。

 

DSC_0232 DSC_02440000 DSC_0265

  

 

车夫第一站停在一个长满了齐腰杂草的废弃寺庙前,我们饶有兴致地发掘与吴哥寺庙不同的地方。不懂英文的车夫,我们唯一的交流就是微笑,以及他打手势让我坐到马车前面来。第二站来到最值得一看的景点柚木寺(Bagaya Kyaung),靠一共267根柱子支撑至今。举步登上木阶,传来孩童嬉戏的声音,原来是亭子里几个男孩子扭滚在一起,其中两个是小和尚。我们的突然出现,嘎然中断了他们的打闹,推最小的那个男孩子到我的镜头前来,傻呵呵地咧开嘴就乐。别过他们,在黑黢黢的殿堂中穿梭,蓦地发现,这里采光最好的一个房间改作一间教室,整齐的小椅子被编了号。中午其他学生们都回家去了,只剩了严厉的先生和两个活泼的小童,不知道是不是罚书被留了堂。摩挲着柱子上深深的裂纹,心里一声叹息,这里一切都未经翻修而保留着最初的原貌,塔身已经开始扭曲,不知何日就倾覆荡然,惟有精美的雕花在窗棂透过的光线中讲述昔日的尊严。

 

DSC_02350000 DSC_0254 照片 1485 照片 1501

 

烈日下的第三站,我们走过乡间长长的小路,远远地看到已经严重倾斜的瞭望塔(Nanmyin),造型有点像开平的碉楼。纯朴的车夫一个劲让我们登高望远,可我们实在对这座比比萨斜塔还要歪的建筑没有信心,心悬半空,最快速度上楼下楼,脚下生风,不敢久留。

马车载着饥肠辘辘的我们来到最后一站,一座有着大门和威武石狮的古代建筑前。看过说明,这里就是历史较为悠久的僧院Mah Aungmye Bonzan,可追溯到1822年。这座僧院也颇有气势,平地而起,上下分四层,给人四平八稳的感觉。灰和泥混合建成的建筑,火辣辣的日光暴晒下,赤足踩在碎石砾上面的滋味可不好受,况且这里人迹罕至,地面似乎积累了不少夜间动物的粪便。寺庙内部呈回字形,房间很多,最外一层还好,日照充足,但往深处走,便觉得逼仄,年久失修,人气离散。庙外更是荒草遍地,白牛当道,黑洞洞的底部,不知中有何物,顿时觉得后脊背发毛,这里的小孩子也很不可爱,伸手张口就要钱,我们慌不迭地逃跑了。。

 

DSC_0313 DSC_0307

 

亲眼所见当地民众生活艰辛,回渡口的途中,悄悄地塞给车夫几百Kyte作小费(那3000Kyte必定给主管收缴了去,又有几多返给车夫本人呢)。摆渡到对岸,会合Kyaw,马上奔赴实皆,因为我们需要办几件特别重要的事情:换钱、吃饭和上厕所。在Kyaw的引荐下,我们来到他一个亲戚家中。能够坐在当地人的家里,感受下当地人的生活,实熟难得。我们换了些应急用的钱,道谢便退出了。据Kyaw介绍,这里的中餐比缅餐味道更胜一筹,于是我们在Happy小饭馆再次遇见两位北京的朋友。果然如Kyaw所说的,最好吃的还是中国菜啊!老板娘会说中文哦,推荐的菠萝炒饭(不加蛋)和蚝油炒鸡都不错。  

Kyaw带我们上实皆山,这里是缅甸最著名的佛教圣地,整座山被500多座大大小小的佛塔、僧院和寺庙所点缀,星罗棋布。伊洛瓦底江绕山而过,远望实皆山,甚为壮观。参观了一座军事领导人也来过的寺庙,玻璃镶嵌的外墙显得富丽堂皇,弧形的殿厅则排列着几乎一模一样的佛像。上至山顶,我躲在背阳的山坡石阶,被小风吹着,头顶湛蓝的天,和疾速掠过的白云,美美地打了一个小盹儿。之后,来到山顶的背面,山下便是蜿蜒而过的江水,似乎是当地民众朝拜的圣地。彩色的瓷砖铺就而成的地面,三只幼猫舒服地躺卧其上,引得我们也一尝慵懒的滋味。  

下山的路上,尽是出家之人,粉色衣服的是尼姑,红色衣服的是和尚。这座宗教气息浓厚的圣地,我们也只得匆匆一瞥。

 

 

 

DSC_03450000DSC_03530000照片 487

 

DSC_0471 照片 1674 照片 1677  

DSC_04360000 DSC_0510 DSC_0442        

DSC_0515 DSC_04550000 DSC_05210000 DSC_0482

DSC_0505 DSC_0479 DSC_0473

 

赶在落日前来到阿玛拉普拉,被称为“不朽之城”。曾是缅甸短暂的首都,而最负盛名的当属乌本桥(U Bein’s Bridge)。桥身全由柚木修筑,桥的一头是Kyauktawgyi Paya佛塔,另一头则是Taungthaman村,是村民每日的必经之路,往来两处。1000多根桥桩,承载了一个历经200多年的美丽,惊心动魄。

我们租了船,从桥的中段走下桥,上船,看着眼前的天空,在一片开阔的水域之上,逐渐变幻炫目的颜色,由橙、红、粉直至蓝紫,过程短暂而壮美,美艳得令人窒息,最打动人的——却是那粼粼波光中归家的人儿,渐渐模糊遁形的剪影……

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古城春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玻璃之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