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威尼斯(下)
遭遇小偷之惊魂
昨天圣马可广场凭水的一幅夕阳日落美丽画面深深打动了我们,刚朵拉渐行渐远,在教堂San Giorgio
Maggiore的黄昏背景下,逐渐变成一个剪影。落日总是给人无限的遐思。短暂的邂逅不够尽兴,于是我们决定今天早上再去一次圣马可广场。
圣马可之前,我们的第一站是Santa Maria della
Salute教堂,那个无论身处威尼斯何处,目光大多都能触及的圆顶大教堂。这个教堂在圣马可广场的斜对岸,与之隔水相望,正位于大运河的入海口处。
今天依旧阳光灿烂,我心情很好,好得有点飘飘然,显然我已经适应了意大利的生活风格。所以,我把腰包特意推往后侧,这样从正面拍照会比较好看。我们兴奋地谈论今日的行程,完全没有意识到就在短短的几分钟后,一场罪恶即将在这青天白日下发生。
此时我们刚走上一座小桥,为近在咫尺的临水阳台前盛开的鲜花所沉醉,我浑然不知一只黑手已悄悄然拉开了我身后的腰包拉链,正准备将手探入包内......几乎是同一瞬间,Dustin就这么鬼使神差地不经意地往后望了一眼,这一眼不要紧,把那个刚将手探入我的腰包内的小偷抓了个正着。Dustin于是大喊一声,“Hey!”与此同时,桥下也有路人看到案发大声喝止。小偷立马缩手,我这才醒过神来,还只是两个未成年的孩子,阴谋未得逞,却神色自若地跑开了。
我马上检查腰包内的物品,还好,出门前解除了钱包,将现钞和银行卡分开摆放,而部分巨款现钞是放在内夹层的,小偷尚未发现;而中间层放的是护照、相机和手机,还有笔、口喷剂一些小零碎,估计小偷也没能得手。虽然幸运地未有财物损失,可这一遇结结实实地打击了我此番骄傲的心情,我有些失措地拍打自己的前胸,惊心动魄,我已经不敢设想护照丢失的后果了。反应一向迟钝的Dustin冷静地和路人打招呼,道谢。
然后我们继续前进。我再不敢将腰包摆放在后腰处,一路我是走得战战兢兢,直到看到圣玛丽教堂。我们动身很早,教堂内一个游客都没有,但是供游人参观的部分有限,甚至用绳子拦起来,所以我们看得也快,绕了一圈也就结束。坐在教堂外的阶梯上拍照,感觉很好。
遭遇圣马可之惊鸿
又一次来到圣马可广场。这次可以细细品味圣马可华贵的内涵,它由Museo
Correr、Palazzo
Ducale、San
Marco、Basilica di San
Marco、The
Campanile和两旁的宫殿,现多为咖啡座餐厅围就,被拿破仑称为是“全欧洲最美丽的会客大厅”。圣马可广场上停落着成千上万的鸽子。总是有一声突然的像枪声一样的惊响,惊起正在争食的一群鸽子,于是它们拍打着翅膀,朝广场上空飞去,在加速的过程中,会小心地躲闪广场中央站立着的人群,人们则惊喜地体验迎面飞来的鸽群,或者大呼小叫地避让,非常兴奋。站在圣马可广场,可以想象昔日的威尼斯商业发达繁盛景象。迎面则是圣马可教堂和钟楼。圣马可教堂初建于829年,976年被大火焚毁,后于1071年修复。升天圆顶是拜占庭风格,其他的例如哥特和巴洛克式都有其踪影。圣马可教堂正门上方是仿制的马拉战车铜像,1204年作为十字军东征的战利品从君士坦丁堡掳略过来安置在圣马可广场,成为威尼斯自由不羁的象征。据说,耶稣的使者圣马可的遗体就埋葬在大祭坛的下方,也就是这样,圣马可教堂声名远扬。
威尼斯位于大海的出海口,近几年水位的大幅上涨倒灌和建筑物根基下沉使得威尼斯始终处于“浪漫与现实”的割据边缘。不知何日,这座城市就会像《后天》中的纽约市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在这座没有汽车的城市,船只成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打开门即见水,出门则过桥乘船穿小巷,跨过一个个街区。随便一个街口就可以坐在岸边,临水享受明媚的阳光,心情愉快地看刚朵拉Gondola载着欢声笑语的游客在水道中来来往往,高大俊朗的船夫立在船尾,掌握小小乾坤。刚朵拉据说中世纪原本是五颜六色,华丽非凡,饰以绫罗绸缎,成为贵族们互相攀比财富的对象,后来为了刹住这股奢靡之风,政府一道明令颁布不得再以彩色示人,于是,刚朵拉就成了此间千篇一律的纯黑色。当刚朵拉划过流淌了几百年的水道,随岁月褪尽铅华的高贵建筑物们的倒影被兀然击碎,往远处荡漾开去。我们询价,一艘刚朵拉绕外海一周,需时半个钟,开价100欧,至少也要80欧,于是,浪漫止步于现实的贵价前。
博物馆Museo
Correr和Palazzo
Ducale宫殿也许能代表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在艺术领域的鼎盛,无论是动态的歌剧还是静态的油画雕塑抑或建筑,都达到了一个时期的登峰造极。我们在Palazzo
Ducale的硕大的地球仪上歪着脑袋找到了“广州”,也看到了在最早的威尼斯版图里,是没有圣玛丽教堂的,而东南西北刮的风都被拟人化的成了人形,挺有意思。博物馆里从来很少见到东方面孔。威尼斯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重镇之一,延续至今,仍能感受到浓浓的艺术气息。威尼斯的气质与音乐是融合在一起的,没有了音乐,威尼斯就丧失了它的灵魂。一路经过的教堂前的广场,除了阳光就是音乐,街头艺人会奏响手风琴,弹起木吉他,然后,你的心情都变得轻松异常,像猫一样眯起眼睛,在暖暖的阳光下趴在广场上无所事事就好了,还能保持高雅的姿势和神态。那种渐渐舒缓的欢快或忧郁气质深深地打动着我。可是我们总是匆匆经过教堂和广场,匆匆经过教堂前一动不动的浑身涂满金色或白色扮作古希腊神像的行为艺人,匆匆经过街头用盛水的杯子或者吉他或者长管演奏出的忧郁或者轻快的音乐,匆匆经过小巷中高亢浑厚的女中音演唱的歌剧......
著名的叹息桥就在圣马可广场靠海的一侧。这座桥太有名了,所有来到这里的人都要以它为背景留影纪念。这座桥一头连着总督府,另一头连着监狱。据说,“叹息”一词的由来是有一名死囚经过叹息桥上,透过桥上的窗户看到自己的女友正拥着新情人,不禁深深叹息;还有一种说法是感叹自己经过这座桥就此不见天日,从而感叹人生无常。反正不管哪一个,都和死囚有关,我倒觉得前一个更符合意大利人的个性。
最后一瞥之回味
下午1点多,经过一个满是鱼腥味的已经收市的海鲜市场,一个布满鲜花的铁架小桥,我们来到Rialto感受熙熙攘攘的人群。躲在阴凉处就手吃买一送一的3.5欧的两大块批萨解决午餐问题。批萨店主非常好心地多给我们一块,估计看到Dustin落魄的模样于心不忍而大发慈悲。我们执意只要一块,因为我们只有3.5欧零钱,而店主比我们更加坚决。蘑菇火腿的馅儿,香喷喷,好好吃呀!
吃饱喝足以后,我们努力地实践着教堂卡上众多风格各异的教堂,将Santa Mario del
Giglio, Santa Maria dei
Miracoli,Santa Maria
Formosa,San Giacomo dall’
Orio 和Santi Giovannie
Paolo的美色尽收眼底。
距离离开威尼斯的时间更近了。我们珍惜这最后的美好时光,从酒店退房后带着行李来到离火车站不远的一个教堂广场前坐着。教堂门前阶梯照样有吉普赛模样的女人坐着乞讨,每当有人经过,嘴里会发出“Angel”的单词,将手举高到人面前。广场上有个行为艺人很别致,将头发胶起,将衣服竖起,头顶支着帽子,作大风乍起,猝不及防的上班族路人,有漂亮的单身女生经过,他就会转动一下身体,跟随着女生的方向,张大眼睛夸张地表示爱慕;有不以为然的男士走过,他又会跟在人后面,装模作样,模仿他的样子,博得周围路人的阵阵笑声。路人见到多觉好玩,纷纷慷慨解囊。在欧洲要给街头艺人拍照要给钱的。有人放下1欧、2欧,那艺术者则上前主动与人合影,还有小道具配合;有人放下10欧,那艺术家收敛起笑脸,严肃而带尊敬地与人握手道谢,从公文包里掏出自己的名片赠人;我们只给了50分,噢,那艺人就始终把背影留给我们,不给我们照相,呵呵。
后来,我们发呆的时候,看到他被两个戴着白色歌剧面具的黑袍人轰走了,推推搡搡了半天,他的狗则在一旁拼命吠,大概是占了那两个黑衣人的地盘。世道炎凉啊!
晚上,我们搭乘欧洲之星于9点半到达佛罗伦萨,物价一下子就降下来了。威尼斯卖3欧的牛角包,在佛罗伦萨只要0.55欧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