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步行的生命——《采访本上的城市》

(2008-09-15 20:35:16)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艺菜
中《大马路之痒》章节有这么一段,说的是美国费城和华盛顿的大马路。“费城......其滨河地区被一条下嵌式高速路切断气脉,从此一蹶不振,看上去如同北京的四环路过中关村。......在美国,类似的计划还包括,华盛顿国会附近的一条高速路将被埋入地下。可要清楚这些城市里的“生态屏障”,耗资甚巨,拿到议会审批如上刀山。”
 
读到这里,深表理解,这两座城市偏巧去过。记得初到费城时,从华盛顿乘坐大巴过去,高速公路下来进入市区,便要穿过文中提到的滨河区,远远望去,果然如同毫不相干的两座城市矗立在两岸,我甚至担心如果大巴停靠在空空荡荡的一区,我该如何如何穿过这巨大的鸿沟——好几条车道的高速路,去到看起来明显繁华聚集人气的对面。而往国会山的宽大高速马路,现在回忆起来,我猜测应该是直通向国会山的那条。马路中央车子来往快速通过,虽然每隔几百米设有行人通过的安全岗,但呼啸而过的车子和非常短暂的通行时间给行人不小的压力,我小跑着冲到当中的小小安全岗,急匆匆拍下一张照片,又小跑着回到人行带,因为在马路中央停留,你会感觉扑面而来的危险,这样的双方向夹击的局促环境,步行失去了应有的魅力。
 
而欧洲的城市,大多可以靠步行完成游览。即使罗马、巴黎这样的大型城市,虽然要花上几天,但适当借助地铁等交通工具,按划分区域以暴走览胜。以小广场为区域中心发散,深入街区小巷的探访,实在有趣而难忘。
 
比较深圳,全无穿街走巷的乐趣。好在深圳城市规划进程步调稳健,针对东西狭长的走向,分散商业圈的布局,使得人们不用一股脑涌向东边的商业中心,而在各自的生活半径能够享受购物逛街的乐趣,东门万象城--华强北--购物公园--海雅百货--海岸城。
 
DSC_46550000
费城的大桥
 
IMG_41810000
华盛顿的地铁
 
_DSC14960000
罗马的小广场
步行的生命——《采访本上的城市》步行的生命——《采访本上的城市》步行的生命——《采访本上的城市》步行的生命——《采访本上的城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2008年7-9季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