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两个人的旅行:国内 |
小勤别介意,抄了你的博客标题,http://shelphen.spaces.msn.com/mmm2006-06-24_19.45/rte/emoticons/smile_wink.gif,觉得很棒呀!
这周末在海口过的,有些见闻,写下来,备查。
-------------------------------------------------------------------------------
一年多前的某天,我和Kelvin在万象城下沉广场的星巴克喝咖啡。Kelvin说,希望无需时日,就能随心所欲地去中国任何一个地方“叹”周末。他举例,比如去海南的沙滩上晒太阳。
什么时候想了,订一张机票,即刻启程。
--------------------------------------------------------------------------------
尽管我的脚在周四崴伤了,周五上午鞋城通知我航班即将推迟2个小时,经过辗转的改签、退票、重新订票、晚点,我最终于晚上的10点多到达海南美兰机场,一瘸一拐地与D会合。
此行的目的简单,晒晒太阳,吹吹海风,享受周末。
海--西海岸、假日海滩
我们住在宝华海景大酒店,拉开窗帘就是180度全方位无敌蔚蓝海景,一座斜拉索大桥横跨海峡,再往前些是一个叫“万绿园”的公园绿地,种植了数不清的椰树/棕榈树。
早上放弃酒店提供的免费自助早餐,先在街边书亭买了新版地图,接着沿街道慢慢溜达,找当地的特色小食吃。D很担心地看着我义无反顾地走进一家“黑黢黢”的小店——万宁粉汤,他深知无法将我劝退,但可以操纵自己的命运,所以他拒绝品尝这里的任何食物。
起初我看着白沓沓的河粉,简易到清汤里漂着几块白生生的猪肝、大肠和肉片,心里也是一阵紧张。虽然我对大肠非常抗拒,但是地方特色我通常都会大着胆子姑且一试。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撩起两条,放鼻下闻了闻,没什么异味,于是放入嘴中,嗯,总体来说,味道还行。高汤味道还是挺鲜的,汤里应该是撒了胡椒,所以祛除了大肠的臭味。趁对着大肠还没有犯恶心,赶紧将粉吃完,便宜,才3元。
据“海南没落的贵族” Jassy 的介绍(非常感谢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令我们的周末之行有的放矢),“西海岸还是挺漂亮的”,我们吃完找了辆车直奔西海岸带状公园。
沿着滨海大道一线都属于西海岸带状公园,如果不是日头太晒,走走路倒是相当地惬意,鲜有人群光顾。
我们在假日海滩树荫下找了两张躺椅,20元一张,不限时;舒舒服服地躺下来,喝着冰凉的椰青,聆听大海的涛声,接受阳光的亲吻,在海风的吹拂下打个小盹儿。
美中不足的是苍蝇多了点,我吃了一个玉米,然后把苍蝇都引到玉米梗上去了。
时间就悄悄溜到了晚饭点。
南--中国最南端的省会城市
海南是中国5个经济特区之一,而且是唯一一个整个省份是经济特区的地方。
但是90年代的泡沫经济害苦了海南,可以看到许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超前,只有一百万人口的海口市大多数时候,宽敞的街道上仅看到几个人,新区靠海的住宅带更加明显。看似欣欣向荣的街景背后,仍有电动三轮摩托在兜客穿行。
美兰机场离港有Gallery精品店,很少见到国内的机场有卖Swar水晶的柜台,海口机场的设计流量是有前瞻性的,但是实际开放的候机楼不足一半,似乎车水马龙这种景象的出现仍有待经济的再崛起。
记忆--关于五公祠、钟楼、骑楼
五公祠和海瑞墓这两处文化胜迹在海口赫赫有名。五公祠,号称“海南第一楼”是为了纪念唐宋两代被贬职到海南的五位名臣,李德裕、李纲、赵鼎、李光和胡铨而建。其中,五公祠内有苏东坡当年被贬海南留下的一些遗迹,比如洗心轩和浮粟泉。
我们去的时候,一个游客的人影都见不到,园子里还是挺清静的。这是一个祠堂,供奉的都是牌位。展出的一些墨宝,我不懂,也没兴趣,没有仔细观赏,匆匆离去。
周日上午特意去看钟楼。钟楼通体砖红色,西式建筑,有20多米高吧,初看以为教堂;走到楼下,正敲11点,一阵叮咚。钟楼周围没有其他建筑,只身在一片绿地之中,北面是一条江渠。绕着楼一圈,也没发现有任何介绍,钟楼的门紧锁着,不允我们进入。
查了资料,该钟楼为1987年重建的。海口旧钟楼最早是1929年由爱国商人发动捐资筹建,后因城建需要被拆除。
在钟楼的斜对面,仍保留了两幢骑楼。灰白斑驳的墙面正告诉人们它的身世和历史。
海口的骑楼以中山路最为壮观,多由华侨于20、30年代建成。这些南洋风格的骑楼,临街层可挡风雨日晒,上层采用敞廊的形式,地方特色十足。
希望骑楼不要那么快消失,老城区的风貌能适当保留。
云--水天一色
海口的天空湛蓝,可堪比高原上的纯净。
云似棉,虚幻,洁白,蓬松。
海平线与天际胶合地很好,看不出色差,浑然一体;如果没有云,会分不清哪里是海,哪里是天。
飞机只及6900米的高度。薄云下的大海旋着青蓝靛绿数色,清晰可见。
云。海。天。
------------------------------------------------------------------------------------------------
号外--出租车司机和海南粉
海口的出租车司机在鞋城早已臭名昭著,我们是有思想准备的。
海南司机特别喜欢帮我们做决定,告诉我们那家饭馆已经收工打烊,不如去另外一家;直接pass我们指定目的地,我们发现时,辩解说那个西海岸不好,所以带我们去某某酒店;其他几单属于一般性晃点我们的,打个回头,少给两块就算了。
可没想到去Jassy推荐的新埠岛吃海鲜的晚上我们能遇到一个千年不遇的奸之“极品”。
第一招:装傻,不认路——“金水门?没听说过,不知道。”
第二招:兜路
第三招:扔到荒郊野外——“就在这里了。”
第四招:找个“李鬼”代替真正目的地——“新埠岛海鲜”
第五招:辩解有方——“......原来有很多的,因为要建桥,所以旁边的那些摊档都拆掉了,只剩这一家”
我们自然是被忽悠了。眼前的一艘破船写着“新埠岛海鲜”,在一个僻冷狭窄的水湾里。完全不是杂志上的热闹景象。
最后,当我们用“有没有海南粉”这一问题分辨真伪时,操着东北口音的店家居然不知道什么是海南粉,我们毅然决然地掉头而去。当我们翻出刚才的出租车票,惊人地发现那厮还有——第六招:假车票。一般来讲,车票后印有车牌和公司名,可以据此投诉。而那奸人离谱到将票据拼贴,将印有车牌号的一截替换掉,销毁一切证据。
不过好在终于吃到美味的海南粉和海鲜涮锅,一偿心愿,不愉快也就抛之脑后了。
后一篇:上海培训之杜公馆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