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点一口钟”

(2006-05-13 21:03:19)
标签:

杂谈

分类: 一个人旅行:国内
摘自北京频道、人民网、灵豚网等
 
北京人老话儿说的“内九外七皇城四”指的是内城、外城和皇城的城门。
 
“内九”,指的是东边儿的东直门、朝阳门;西边儿的西直门阜成门;北边儿的德胜门、安定门;南边儿的崇文门、正阳门(前门)和宣武门

 

“外七”是指明世宗为加强城防,在嘉靖三十二年增修的外城城门。与最北边和内城的“前三门”平行的是东便门西便门,东西两边儿分别是广渠门广安门,南边则是左安门右安门和直通正阳门的永定门

 

皇城四门:东有东安门(现东华门),南有天安门,西有西安门,北有地安门

 

在各门中,内城九门比较重要,也各自有各自的用途。用老北京的话儿来说,叫做“九门走九车”。

 

东直门—走运木材的车。是老北京的城门中专门走木材的城门。元明清三代,各种建筑所需的木材,一般都是通过京杭大运河运到通州,然后从东直门进京的。

 

阜成门—走煤车。因为北京西面的门头沟一带是产煤之地,北京城所用的煤全是打那边儿运过来的。要不怎么老阜成门的门洞顶上刻了一枝梅花,特别是那梅枝,老干婆娑,颇有画意。“梅”与“煤”同音,就是表示这个地方走煤车的意思。

 

西直门—走水车。西直门原为元大都西城墙的中门和义门。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废元大都肃清门,和义门成为西城墙北侧门。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改称西直门。城门洞上面刻着水的波纹。过去的北京城里没有自来水,皇帝嫌城里水苦,不喝城里的水,专门喝城外西北玉泉山的水。您听听,玉泉山,这水听着就让人觉出一股子甜味儿来。乾隆皇帝曾夸北京玉泉山的泉是天下第一泉。这不是传说,现在科学进步了,人们专门把这的水送去鉴定,的确是杂质少,味道纯正。

 

朝阳门—走粮车。所以,朝阳门的城门洞顶上,刻着一个谷穗儿。粮食进了朝阳门,就存放在附近的粮仓之中。现在朝阳门内的地名还有“禄米仓”、“海运仓”、“新太仓”等,那都是当年存放官粮的仓库。

 

正阳门俗称前门,为内城南城墙正中门,亦称“国门”。是“九门”中最为重要、建制规格最高的门。正阳门箭楼是北京最高大的箭楼。箭楼城台正中开门洞,是内城九门中唯一箭楼开门洞的城门。旧时正阳门箭楼券门终岁不启,只遇天子出行时使用。车马行人皆从侧门出入,而左右二门,“向夕即闭”。正阳门是国都的正门,在元代名叫“丽正门”,是从离卦中“日月丽乎天”中得名。正阳门是内城的正门,除了皇帝之外,不准任何人从箭楼下的正门出入,只能走东西两边的旁门。正阳门又叫前门,因为它位于皇城的正前方。相应地人们称地安门为后门的施工中,从正阳门地下挖出一匹石马,在地安门地下挖出过一只石鼠,这可能是作为子午线的标志之用。

 

崇文门—走酒车。崇文门又名“哈德门”。城外是酒道,当年的美酒佳酿大多是从河北涿州等地运来,进北京自然要走南路。以前的崇文门外,东北方向有一只铁龟,造型很是古朴,据说这一段儿护城河的桥下有一个海眼,于是人们就用一只乌龟来镇住海眼,保护北京城的平安。明清两代南方货物经大运河到通州后,从崇文门进城。崇文门内外为商品集散地带。明京师税务衙门设于崇文门,故崇文门又有“天下第一税关”之称。

 

安定门—走粪车。原址在今安定门立交桥正中。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将原元大都北城墙南移2.5公里,东侧辟安定门。安定门地位十分重要。明代外患主要来自北方,故北垣城墙、城门较之其他三面坚厚得多。明清军事,军队出征要走安定门,打了胜仗之后凯旋班师要从德胜门进城。安定门内外的文化气息浓厚,门内有孔庙、国子监、雍和宫,门外有地坛。

 

宣武门—走囚车。因为刑场设在宣武门外的菜市口。犯人经刑部审核确定,从宣武门出去,在菜市口问斩。宣武门的城门洞顶上刻着三个大字儿:“后悔迟”,可不是后悔迟嘛,都要问斩了,再后悔哪儿还来得及啊!。“崇文”是崇敬文化的意思,“宣武”是宣扬武威的意思。两座城门并列东西,是取“左文右武”、“文治武安”的涵义。按照阴阳五行的学说,东方为木,主生;西方为金,主死,所以进北京赶考的举人要进崇文门,死人出殡要走宣武门,死刑犯押赴刑场在清代也是出宣武门到菜市口刑场。明清两代从南方运来的各种货物经大运河到通州后,都要经陆路从崇文门进城,在崇文门接受检查,交纳税金。朝廷在崇文门设立税关,并且派专人监管。

 

德胜门,位于今北二环路德胜门立交桥之南端,为北城墙西侧门。明清时军队出征,为取 “得胜”的吉兆,常由德胜门出。故德胜门又有“军门”之称。1965年,为修建地铁,大规模拆除北京城墙,德胜门箭楼因没有挡住地铁线路得以幸存。德胜门箭楼是北京城仅存的三座箭楼之一。

 

传说老龙王想把北京城的甜水全部偷走,就让龙婆和龙女拿大篓子把甜水装着出了西直门。甜水全没了,老百姓怎么过啊?大将高亮拎上长枪就追出了西直门,到河边赶上了龙婆和龙女,高亮提枪便刺,水篓扎漏了,水自然就留下来了,可高亮也被水给淹死了。人们为了纪念他,在西直门外修了座桥,叫高亮桥,后来就给叫成“高粱桥”了。龙婆和龙女没有用,老龙王就要亲自出马了,为了报复,他想把北京城整个淹掉,但是他的法术没有刘伯温大,被刘伯温抓住,用大铁链子给锁在东直门里北新桥的那口直通海眼儿的深井里。龙王被抓,龙子也不服了,于是就顺着崇文门桥下的海眼想拱出来—还是要淹北京城。刘伯温也不含糊,把他也给抓住,就镇在崇文门了。刘大军师留的有话:龙子要想翻身,得等崇文门上打点儿。可是,老百姓早就把崇文门上换成钟了,就是不打点儿,看你龙子怎么有机会翻身!于是,北京城人都说“九门八点一口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拆啦!
后一篇:天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