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一个人旅行:国内 |
10点左右入园,从地铁站开始感觉到人流比昨天要多许多。近晚8点收队,掐指一算,居然不够用。这一天下来,也搞掉16个馆,包括智利、墨西哥、委内瑞拉、爱尔兰、拉脱维亚等五个国家自建馆。平均排队时间也就15-20分钟。
最让我触动的竟然是智利馆,事先绝对想不到。这个馆的主题是关于“城市与人”。除了智利馆,我没能在今天的其他馆内看到一个鲜明的理念用艺术的手段表现出来。
我认认真真地抄下了第一个部分的问题:
我们是光辉城市的缔造者。
城市在发展、扩大中;
城市会经历转型、衰败,直至消亡......
什么是城市?What is city?
我们把城市称为大街、称为高速公路、高楼。
某些时候,还称之为我们的家园。
这就是所在城市的全部吗?
当今的城市为我们提供了些什么?What is the city for us today?
城市衰败后为何还会兴起?
为何我们还会一如既往不断重建振兴城市?
在城市居住的理由有哪些?Why we live in city?
接着在第二个部分,非常巧妙地展现了现代都市人与人之间深渊般的冷漠,即便是门对门的邻居。
第三个部分,进入一个发光的隧道,答案就在其内。一个声音告诉我们,我们就是城市。我们需要建造一个“关系型城市”。
最后一个部分,总结了“城市进步八大主旨”(principles)。
这些是智利馆的可贵之处,在以大型屏幕为主打的一众国家馆中,能够这样强大地进行意识传输,实属难能可贵。想起了《采访本上的城市》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