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贵州旅游网》
苗族刺绣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技巧。绣法大致有:平绣、锁丝绣、扁带绣、梗边绣、打籽绣、布贴绣、堆绣、锡片绣、破线绣、辫绣、挑花等。
平绣技法:平绣在苗绣中广泛运用。所谓平绣即指布坯上描绘或贴好纸模后,以平针走线构图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单针单线,针脚排列均匀,纹路平整光滑。苗族平绣往往与剪纸结合在一起。在湘西、黔东南地区,苗族妇女通常先将剪好的纸贴在作为绣地的布料上,然后才来回走针将花样覆盖,即获得彩丝绣出的图纹。平绣使用最多、工艺最为精熟的有湘西、黔东北、贵州台江施洞,月亮山区的榕江平永、八开,三都都江和丹寨雅灰,安顺等地。
挑花技法:挑花是苗族刺绣中使用最广的一种技法。挑花技法的特点是依据绣布的经纬线入针。挑花不再像刺绣那样在绣布上画样或贴纸样,其构图完全依据绣布宽窄在大脑中拟好大致的纹样,然后计算经纬线运针。挑花分为十字挑花和平挑两种基本技法。十字挑法就是依据绣布上经纬的结构,走出横竖两条基本上呈十字交叉的构图方法,也就是说十字是构图的最基本单位。苗族十字挑花技法运用最多的是川黔滇方言区的各支系苗族,尤以贵阳市花溪一带最为著名。平挑,即平面挑花,与十字挑花一样,仍然是依据经纬线结构运针,但不同的是它是沿经线或纬线运针,依据构图的需要进、退运针走线。贵州黄平、贞丰、剑河、雷山大塘、黎平尚重、安顺高寨、普定等处最为精细。
锁绣技法:除了部分地区用作主要显花技法外,大部分地区用作边缘配花和锁边。锁绣有双针法和单针法两种。双针法即在刺绣时双针双线同运,所用绣线一粗一细,粗线作扣,细线穿扣扎紧,反复运针,形成图案。单针法则只以一针一线运作,每插入一针作一个扣,针从扣中插入,形成一环紧扣一环的纹路。双针法至今在雷山、台江台拱一带还十分流行。
打籽技法:打籽绣法是将纸贴在绣布上,然后用缠丝线钉在花纹的边缘,形成花瓣框架,最后在花框内插针刺绣。插针时,每入一针,回针在布面上,以丝线绕针2至3圈,然后插入布,形成打结的样子,并使画面呈颗粒状。苗族中以打籽绣技法为服饰主要装饰构图闻名的有台江县革一地区。
锡绣技法:锡绣可谓是苗绣一朵奇葩。锡绣实际上是一种用料的方法。这种技法主要流传在剑河县满天星、高丘一带,人们用特制的锡箔剪成宽1.5厘米左右的条状,并将边卷合,然后用线钉在绣布上,间有刺绣,形成黑地银花的绣片,纹样主要有“万”字纹或“寿”字纹。一般用作衣背和前后围腰装饰。
http://202.101.235.102:8080/1/2006-4-24/20060424163253652320.jpg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