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范三1(妇人之道)——为妇者皆当细读四德

标签:
杂谈 |
●閨範卷之三
寧陵吕
新安佘受豐宜中
程鳴瑞文瑞
許可元吉甫校
○善行
△婦人之道
婦人者。伏於人者也。溫柔卑順。乃事人之性情。純一堅貞。則持身之節操。至於四德。尤所當知。婦德尚靜正。婦言尚簡婉。婦功尚周愼。婦容尚閑雅。四德備。雖才拙性愚。家貧貌陋。不能累其賢。四德亡。雖奇能異慧。貴女芳姿。不能掩其惡。今采古人之賢者。分爲八類。得六十三人。
一兼德。婦人備有衆善。一長不足以盡之也。故列諸首。凡五人。
明德馬后
樂羊子妻
二孝婦。萬善百行。惟孝爲尊。故孝婦先焉。凡六人。
陳寡孝姑
趙婦感火
三死節之婦。身當凶變。欲求生必至失身。非捐軀不能遂志。死乎不得不死。雖孔孟亦如是而已。惟越姬可以不死。而以死明信。以正成死。所以愧狥情苟死者也。凡十三人。
楚昭越姬
荀采歸陰
梁氏重生
潘氏投火
善歌婦人
四守節之婦。視死者之難。不啻十百。而無子女之守爲尤難。余列之死者之後。愍死者之不幸也。天地常經。古今中道。惟守爲正。余甚重之。凡十人。
共世子妻
令女毀形
李氏斷臂
江文鑄妻
五賢婦。愛夫以正者也。成其德。濟其業。恤其患難。皆正之謂也。凡八人。
晉文齊姜
陶答子妻
晉弓工妻
六守禮之婦。謹勅身心。愼修名節。一言一動。必合於禮而不苟。凡五六人。
楚昭貞姜
荆信公主二人韓氏家法
七明逹之婦。見理眞切。論事精詳。有獨得之識。有濟變之才。亦婦人之所難也。凡十人。
齊桓衛姬
齊女徐吾
徐氏誅嬀
淮帥僕妻
八文學之婦。文學之婦。史傳所載。班班膾炙人口。然大節有虧。則衆長難掩。無論蔡文姬。李易安。朱淑貞輩。卽回文絶技。詠雪高才。過而知悔。德尚及人。余且不錄焉。他可知矣。然亦有貞女節婦。詩文不錄者。彼固不以文學重也。凡五人。
班氏婕妤
秦宣文君
种莲白话解:
○善行
△妇人之道
“妇人”二字指身心不得自主,归伏于人的意思。妇人服侍他人,应当有温柔的性格,谦卑的心态,和顺的言辞。持身要有纯一的气节,坚贞的操守。
一兼德:妇人的品行应具备众善,一个长处无法弥盖其它不足,因此将“兼德”列在本书最首。以下例举五人。
明德马后
乐羊子妻
二孝妇:万善孝为先,百行孝为尊。因此“孝”为妇人首先要具备的品德。以下例举六人。
陈寡孝姑
赵妇感火
三死节之妇:身处凶变时,为求生一定导致失身,除非为志捐躯,不得不死。虽有孔孟德智也只能以死全志,只有越姬可以不死。死节之妇用死来证明清白,为正道而死,本书摘录其事迹,令那些为狥情而苟死的人惭愧。以下例举十三人。
楚昭越姬
荀采归阴
梁氏重生
潘氏投火
善歌妇人
四守节之妇:为守贞节,视死如归的妇人很难得,历史上不过十百人,妇人没有子女而能守寡更难。为了悲愍死者的不幸,我将守节之妇,列在死节妇人之后,但天地不变的真经,古今中正的道理,惟以“守”为正道。我对守节之妇甚为尊重,以下例举十人。
共世子妻
令女毀形
李氏断臂
江文铸妻
五贤妇:爱夫君正直的品格,成全丈高尚的品德,帮助他完成利人的事业,体恤他并与之共患难。以上都是正直的表现。以下例举八人。
晋文齐姜
陶答子妻
晋弓工妻
六守礼之妇:严谨地维护身心洁白,慎重地修持名节,使一言一行必合乎礼节,至一丝不不苟的地步。以下例举六人。
楚昭贞姜
荆信公主二人
七明达之妇:见地真实,明理深透,议论精确,述事详尽,见识独到,有拯济乱世的才能。以上是妇人很难达到的素质,以下例举十人。
齐桓卫姬
齐女徐吾
徐氏诛嬀
淮帥仆妻
八文学之妇:史传记载的文学之妇,留传很多脍炙人口的篇篇作品,如果于妇德的大节上有欠缺,既使有众多的长处,也难以掩盖。无论蔡文姬,李易安,朱淑贞等文学之辈,皆是写文的高手,心怀绝技,诗辞歌赋等,高超才艺。这些人知过而悔,品德才能称得上贤良,我哪会不录在本书中,让别人不知道呢?然而,也有一些贞女节妇,虽有诗文的才艺,却不流传世间,因为她们不以文学为重。以下例举五人。
班氏婕妤
秦宣文君
种莲感言:妇人德才皆备最好,但古以“德”为先,甚至“以女子无才便是德”来谨戒妇人。可见,女子易长“骄娇”二气,即使“德才”皆无,尚且以衣食为骄,稍有小才更是傲无天日。“才”本身没有过失,但人性弱点使然,它往往成为了骄慢的资本。而且“才”是工具,唯以德作保障才能利人,无德之人有才,害人更深,便是所谓的高科技犯罪吧!
当今以“才”为重,可见古今对身为妇人的价值观是颠倒的。何颠何倒?要以事实为论,如果,以当今的价值观来生活,能够令家庭幸福美满,家人相处和谐,便以“才”为重也未尝不可。但是,事实好象并非如此,如今家庭破裂的事情很普遍,孩子的单亲现象严重。
笔者建议读者,尝试着理解古人的价值取向,细细品味,是否有一点可取之处,反省我们的取向,是否可能是颠倒的。不然,以我们如此短暂的生命,来验证五千年的智慧,既不够现实,还会伤痕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