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力波啤酒,海上情结 [1626]

(2010-02-24 16:08:03)
标签:

杂谈

http://i110.photobucket.com/albums/n96/playaz69_1990/7b5b3007.jpg?t=1216632513[1626]" /> 


每到酒吧、宵夜、饕餮之时喝上一瓶小酒总是难免的,无论是小酌怡情、豪饮酣畅都是畅爽佐情的好享受。然而酒类之五花八门,直能让你挑的眼花缭乱。从外埠来的红酒、香槟到本土特产的白酒、黄酒。但在如此之丰富的选择中,大多数人恐怕还是啤酒的忠实拥趸,它清爽可口、既能品到酒味,又不至饮醉。

上海有着无以计数的大量啤酒品牌,但就土生土长的“土著牌”啤酒而言,顾盼回首,转了一圈好似却有些无所适从的感觉。请问,我们老字号的本地啤酒都到哪儿去了呢?

 

“阿拉是上海拧,阿拉喝力波啤酒”

 

若要说道最令“上海拧”有归属感的啤酒品牌,非“力波啤酒”莫属。它已从一个驰名上海的啤酒品牌升格到了具上海这个城市地域化象征性的标志。一曲《喜欢上海的理由》真是风靡了千家万户。

 

最早,力波啤酒是上海益民啤酒厂基础上诞生的一个合资产品,销售势头良好。在10多年前,力波啤酒在上海滩是叱诧风云,若说到喝啤酒,大家第一个反应就是喝力波。在那个80年代,“力波啤酒,的确与众不同”这一朗朗上口的广告词传遍了大街小巷。

 

之后,由于三得利等一众品牌的大举进攻,力波啤酒那略显粗糙的口感以及诬告三得利水质不佳、最终败诉等一系列极端的负面事件导致了自己的末路。既丢了官司、又丢了市场,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三得利公司“亲切、轻松、浪漫且富情趣”的公众形象与力波啤酒那种具贬义性质的“平凡”形成了鲜明对比,令其境况更是雪上加霜,直教人唯想叹上一句:“天作孽,犹可活。自做孽,不可活!”

 

之后,外资注入,力波啤酒嫁入了荷兰籍喜力啤酒的旗下,经过完美的市场战略定位以及推广策略,终于是不负众望,一举脱困。那首成名曲《喜欢上海的理由》恰逢在这时面世,配以那句“阿拉是上海拧,阿拉喝力波啤酒”,终于摇身一变,将自己的负面形象摆脱殆尽,转而俨然成了代表上海的“市酒”,地位仿佛与市花——“白玉兰”相仿。

 

刹那之间,申城的街头巷尾,大饭店里、小排档上,无论是踏着拖鞋披着睡衣,架个小桌、搬个小凳,随意就菜饮酒的“泼皮”、“赖三”;还是出入饭店、来去轿车,西装革履、领带衬衫,细品慢尝的“有立升”、“有身价”的老板,统统豪爽地抓着一杯力波啤酒,畅饮闷干,缘何?就我而言,唯有喝力波之时才能感受到独有的申城意味,就这点,相信任何一个上海人都愿意为这个小小的情节干上一杯。

 

哪日,恰逢你干杯之时,不妨豪情地喝上一嗓子:“阿拉是上海宁,阿拉喝力波啤酒!”

 

Tips:

 

你知道吗?力波啤酒创立至今已生产了15亿瓶以上,若将其瓶头瓶尾相连,可沿赤道绕地球8圈。

 

http://i110.photobucket.com/albums/n96/playaz69_1990/p200511215331.jpg?t=1216632578[1626]" />

 

http://i110.photobucket.com/albums/n96/playaz69_1990/p2005112153239.jpg?t=1216632593[1626]" />

 

Illustrator:某姑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