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给全天下“不争气的孩子”

(2010-03-07 14:34:45)
标签:

教育

育儿

父母

妈妈

家长

王伟东

分类: 青春期叛逆问题

                       写给全天下“不争气的孩子”

     明天就是三·八妇女节,想想为那么多妈妈们写点什么的时候,正好最近接了一个电话,孩子的妈妈非常焦虑,孩子现在上初三却因为妈妈管的太多、要求太高而与妈妈发生矛盾辍学在家。孩子在学校学习很好,非常有希望上重点高中的,所以现在父母都非常的焦急。而孩子还不与父母沟通,现在整个家庭都深陷困境了。所以在此我想说说这些让父母伤心的“不争气的孩子们”,你们是否知道父母的心,伤不得,他们所做的一切无非都是为了你好,全天下的人只有你们的父母才是最无私的爱你,你们现在可以不理解,但是你们也会成为父母的,换位思考一下,你们就能理解你们的父母的所做所为了!下面是我很欣赏的一个文章和视频希望与大家分享一下:

                         孩子,妈妈爱你!
    
    孩子,妈妈爱你!
    当你还在我孕育的怀里,我期盼你
    想着你第一声“妈妈”说出口的情形,多不容易
    想着你蹒跚学步的每一次跌倒又爬起,令人欣喜
    你的出生,妈妈是幸福的
    
    孩子,妈妈爱你!
    当你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告诉你
    不管学堂的路有多远有多苦,你要走下去
    不管生活的天空是阳光还是阴云,你不必躲避
    你的成长,妈妈是高兴的
    
    孩子,妈妈爱你!
    当你逐渐熟悉这个世界,我惦记你
    每一步前行总有曲折荆棘,你不必在意
    每一次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你要宽容些
    你的坎坷,妈妈是痛苦的
    
    孩子,妈妈爱你!
    当你能从这地震的灾难中活下去,我祝福你
    这个让我留恋的世界已是面目全非,为了你我坚持
    这个突然的灾难我只能最后把背曲起,给你一线生机
    对你的爱,妈妈是无悔的
    
    孩子,妈妈爱你!
    我在天堂拥挤的路上徘徊,我想念你
    那个在废墟中折返回来的叔叔是你的恩人,永不忘记
    那些搬砖拆梁瓦砾中坚持几个小时的亲人,铭刻心底
    那些从灾难中把你转移并告诉你短消息的人们,让我安息
    我等你,等你回我的短消息,
    等你长大成人,告诉我,
    你和好心人使这个世界更美丽

 

下面这个是个让无数人感动的痛哭流涕的视频http://www.56.com/u63/v_NDUwODc5OTY.html,希望大家可以用心去看。

 

    当然孩子与父母出现问题,也不是说都是孩子的错,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可以避免孩子与父母的沟通不良而引起的矛盾,下面是我的一些建议,希望父母们可以认真审视一下自己!

   心理医生认为,12~16岁是孩子的“心理断乳期”,随着接触范围的扩大,知识面的增加,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了,极易对父母产生“逆反心理”。他们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对社会、对人生有着与父母不同的看法,不要父母处处管自己,于是与父母时时顶嘴,事事抬扛。据统计,爱顶嘴的孩子约占70%,这是一种正常现象。

  对孩子的顶嘴,家长一不要害怕,二要教育引导,三要注意方式。这要先从家长自身做起。

  1.不要轻易责备孩子。常常不讲方式、场合地批评孩子,是父母的通病。有些批评十分尖锐,却不完全正确,伤了孩子的自尊心,渐渐引起孩子内心的愤恨、埋怨,甚至记仇。所以批评孩子前先要弄清缘由,不要乱批评;需要批评时,要注意语气、场合和方式;批评时要循循善诱,使他心甘情愿接受。而对孩子的困难和挫折,要真心帮助解决。这样,孩子还有什么理由与你顶嘴呢?

  2.尊重其自尊心。对有问题的孩子,可以用启发、引导的方式,不摆家长的架子。只有自尊自爱的人,才会奋发向上,成为有作为之人。再者,爱顶嘴的孩子很有见识、内涵和智谋,只要正确引导,他们会早日成才的。

  3.孩子有理时可以申辩。对顶嘴的孩子,不要谩骂、不要体罚。要在家庭中发扬民主,鼓励孩子申辩。这可使孩子感觉到无论做什么,只有“有理”才能站稳脚跟,这对发展孩子个性极为有利。孩子有时可能会狡辩,这时你可正确引导,与孩子充分摆事实、讲道理。这是一种锻炼,可使孩子学会从各种困境和挫折中摆脱出来。

    4 家庭教育的失误:迷失了爱的方向。有人总结说,当前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有“四过”:身体上过分营养,生活上过分照顾,感情上过分宠爱,教育上过高期望。的确,目前在读的小学生绝大多数都已是独生子女,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已迷失了爱的方向。一方面,家长在物质生活上对孩子是全方位满足,百依百顺,助长了一批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皇帝”“小公主”。而另一方面,家长在孩子的精神成长、心灵需求这方面,了解和关注甚少。在“安全第一、学习为重”这一思想的主导下,家长粗暴地侵占了孩子除学习书本知识外的大量时间和空间,孩子能做会做的事、该做想做的事,家长都包揽下来,剥夺了孩子本应有的童年生活权利。这三个“过分”和一个“过高”构成了一种奇特的矛盾,使当代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愈来愈差,孩子精神压力愈来愈大,导致孩子各种问题的产生,身心疲惫。

下面这首诗希望与所有父母和教育工作者分享:

                               

                          孩子的一百种语言

     作者是意大利著名教育理论家、瑞吉欧教育体系创始人洛利斯·马拉古兹

      孩子是由一百种组成的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 

  一百双手 

  一百个想法 

    一百种思考、游戏、说话的方式。 

  一百种倾听、惊奇、爱的方式 

  一百种歌唱与了解的喜悦 

  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发掘 

  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创造 

  一百种世界等着孩子们去梦想。 

  孩子有一百种语言 (还多了一百种的百倍再百倍) 

  但是他们偷走了九十九种。 

  学校和文化 

  把脑袋与身体分开。 

  他们告诉孩子: 

  不要用双手去想 

  不要用脑袋去做 

  只要倾听不要说话 

  了解但毫无喜悦 

  只有在复活节与圣诞节的时候 

  才去爱和惊喜。 

  他们告诉孩子: 

  去发现早已存在的世界 

  而一百种当中 

  他们偷走了九十九种。 

  他们告诉孩子 

  工作与游戏 

  真实与幻想 

  天空与大地 

  理由与梦想 

  都是互不相关的。 

  因此他们告诉孩子 

  一百种并不在那里。 

  孩子说 

  不,一百种是在那里。

最后希望天下所有的孩子别在伤父母的心,因为你们也会做父母;希望所有的父母别把孩子的自由全部斩掉,因为孩子有孩子的世界!愿看到文章的您可以领悟其中的道理,别犯同样的错误,愿一切都随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