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 在 记 忆 里 的 元 宵 节
文/红枫叶
儿时的正月十五元宵节,由于那个年代物资匮乏,我们姐弟又多,虽然妈妈也买回来元宵了,分到每个孩子碗里的,也只有两三个,还没有尝到什么滋味,就吃完了。
虽然元宵没有吃够,家里的节日气氛相当的浓郁。院子里高高的杆子上,挂着爸爸扎的大红灯笼,灯笼里是爸爸用蜡皮熬制的特殊的蜡,燃烧的时间比较长。杆子顶端有升降绳子,用绳子拉动滑轮,可以放下灯笼换蜡烛,点燃蜡烛后再拉动绳子把灯笼升到杆子顶端。高高的红灯,把整个院子照的红彤彤的。
爸爸手很巧,给我扎的举灯非常漂亮!灯的上面还有两只彩纸做的蝴蝶。爸爸用细铁丝在大钉子上缠绕些圈圈,退下来再拉抻均匀,一个自制的长弹簧就成了,那彩纸做成的蝴蝶就放在弹簧顶端,举着灯走路的时候,两只蝴蝶,颤颤巍巍,有如花丛中的蝴蝶,翩翩起舞。参加学校的举灯晚会,同学们都非常羡慕我的举灯,羡慕我的爸爸手巧呢。。
北方的正月十五,虽然已经立春了,依然是冰天雪地。
从生产建设兵团回家探亲的我,正值青葱的年龄,回到家后,忙着和同学聚会,今天看这个同学,明天看那位同学,忙得不亦乐乎,回到家的时候常常是深夜了,很少在家陪陪爸爸妈妈。
回家晚,弟弟妹妹都已经睡觉了,爸爸还等着我,没有入睡呢。爸爸看到我回来,把铁炉子的火生得旺旺的,烧上半锅水,从外面拿回冻元宵,下到滚开的水里,不一会儿,元宵煮好了,爸爸给我盛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元宵,满面慈祥的微笑,端到我面前。那时候,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感觉,吃着元宵身上热呼呼儿的,一身寒气没有了,睡个暖暖的觉。
自那年以后,爸爸在的日子里,我就没有机会在家里过正月十五元宵节了,爸爸过早的离开了。
那年元宵节爸爸等我回家,每晚给我煮元宵的情景,常常浮现在我眼前。那烧的火红的铁炉子,那翻滚在锅里雪白的元宵,那院子里高挂的大红灯笼,还有我那漂亮的举灯,和爸爸慈祥的笑脸,多种情感在心中,既温馨,又会眼角挂着泪花。
爸爸对生活的情趣,和对孩子的爱,感染着我。现在家里人口少,没有我们小的时候热闹,我依然挂彩灯,挂红灯,给少人口的家,增添一份节日气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