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之谷教学分享系列:植物与孩子 ------壬辰班五年级植物板块(一)教学回顾

标签:
春之谷华德福教育壬辰班 |
分类: 来自壬辰班的报道 |
植物与孩子
------壬辰班五年级植物板块(一)教学回顾
太阳的孩子——植物
种子沉睡在大地中
蕴藏着太阳的火热
每当冬天悄悄过去
温暖的阳光普照大地
把一粒种子吸引出来
幼芽从种子中破壳而出
小种子呼出一口气
伸展出幼小的嫩芽
绿叶在空气和光中
感到生长的舒适和愉悦
绿叶再一次吸气
随后高声呐喊
蓓蕾携带着力量萌发
创造叶子彩色的语言
叶子继续吸气
把阳光吸入身体
悬挂成缕缕细丝
把成群的蜜蜂吸引
吸入的最后动力
让植物变得年轻
果实生长的力量
吸引爱吃甜食的人
前来享受美味
现在它们的果实中
种子终于成熟
种子重新吸入
先前花朵中的所有存在
重回大地怀抱
等待太阳照耀。
(以上内容是我们植物板块的颂词)
一.教学目标、儿童发展及教学大纲
生命科学课程在五年级以“”人与植物“”为主要教学内容。从低级到高级的植物种类与孩子的发展有对应关系,植物是太阳在大地上孩子;植物的生长与动态体现出其美丽的外形、和谐的姿态和绚丽的色彩,植物也是灵魂世界的图画;植物与太阳、大地、空气、土壤、水的故事充满着生命的诗意,提供的万物一体,神的爱充盈这一切并赋予意义。
因此我们将带着诗意的成长图画和崇敬、感恩和美妙的感觉渗透到植物课的教学活动中,以提高学生作为地球人对大自然的敏锐感觉和对植物的崇敬与感恩的意识。
1. 为什么在五年级教植物学?
1)生命体与物质体全然融合:生命体生命科学课程在五年级以学习植物为主要教学内容。这个时期学生的生命体与物质身体完全融合,表现出体态优美、动作优雅和谐,这正是研究植物的好机会,因为植物的生长与动态体现出其美丽的外形、和谐的姿态和绚丽的色彩。植物是灵魂世界的图画,是大地的孩子,因此要将崇敬、感恩和美妙的感觉渗透到植物课的教学活动中,以提高学生作为地球人对自然的敏锐感觉。
2)建立整体观:每种植物都需要与其生长的背景联系起来进行观察,包括其周围的地貌、土壤和气候等条件。引领学生欣赏大地上繁多的植物种类,特别是植物的姿态与昆虫、土壤的关系,观察从种子到开花结果的发展过程。学生在观察与识别植物时,应当以本地的树与花来学习系统地辨别物种,当认识熟悉了植物某一部分(如根与茎、叶与花、种子与果实)之后,比较才是重点,这样比认识所有细节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3) 建立四体平衡关系:根据施泰纳的理论,植物是地球的生命体,承担把宇宙的力量带入地球的工作。因为植物的叶转化光的能量,根能化解土壤,同时转化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能量,这也正是滋养任何动物的能量。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除了大量的实际观察外,保持从整体到部分的原则,认识人与植物、植物、动物与大地的关系。
2. 教学目标:
1、
本质的东西。例如蘑菇、藻类、海藻、地衣等过渡到苔藓、蕨类和木贼,了解它们的外形与开花类植物的关系。同时了解二十四节气与农作物种植、与植物和动物的关系
2、
3、
4、
3. 板块设计:总计五周,两个板块
第一个板块:9月26日-10月1日
第二个板块:4月10日-4月21日
二.教学过程、方法、内容及效果
http://s11/bmiddle/001O0Qhkzy79HxIWwFIaa&690
五年级的科学课是从图景式思维向想象性思维迈进,为未来的抽象思维发展奠定基础,带有情感特征的描述性故事一人是引领孩子景物植物王国的钥匙。在本学期开学典礼主班老师五分钟演讲中,我便给孩子们讲述了《植物的孩子》。
植物的孩子
------听查尔斯.科瓦奇讲故事
一
我们最初的时候
就像菌类的蘑菇
既沒有花瓣
没有香甜的气味
也没有叶子、果实和根
不会向阳光学习
天天躲在阴影睡觉
保持婴儿的状态
然后我们像海藻长出了叶子
但没有根、花朵和果实
在海水扶持下
能够站立一会儿
海水褪去后又倒在地上
那是学习站立的一岁孩子
后来我们像地衣植物
只长出一点点根须
沒有花和果实
努力在大地上蔓延
那是我们走出的第一步
2岁的孩子就像苔藓
有简单的根和叶子
但不能开花和结果
我们努力用叶子模仿花和果实
那时我们刚刚学走路和说话
3岁的植物孩子是蕨类
将全部注意力放在叶子上
以整齐精美的造型
开始说出“我”字
但并不会开花结果
针叶类的枞树
只结果不开花
我们热爱大地甚于太阳
还没有能力学会开花
针叶树就是4-5年级孩子
二
而郁金香和百合花
是一二年级的孩子
终于学会开花
从一个球茎中长出直边的叶子
匆匆忙忙在春天开花
从太阳那里学会开出各种颜色
从星星那里学习开出六角形
主班老师是太阳和星星
教一年级孩子开花
郁金香开花如此急促
还沒有在大地上安家
就像一个光脚跑步的孩子
太阳花和蒲公英
分別是三四年级的孩子
他们开始将根扎进泥土
并且长出嫩绿的叶子
开出美丽的花朵
又结出许多种子
在大地上繁延
三
玫瑰为花朵的王后
她有着最美丽的花瓣
最香甜的味道
玫瑰的面颊
像五年级同学
一样的鲜艳
玫瑰不只喜爱太阳
她同样喜爱大地
将坚硬的根扎入大地之中
每条根都有分支和分支的分支
就像往土里倒长的一颗树
与空中的树形成镜像平衡
玫瑰是所有开花植物中最完美的
就像五年级是童年的黄金时代
玫瑰的木本茎杆
是大地往上延伸的部分
枝头朝着光生长
末端向大地低头
形成一个孤形
她认真地长自己的叶子
形成网状叶脉和锯齿的饰边
每七片叶子聚集在同一根茎上
形成一大片叶子
然后玫瑰长出五角星的花萼
萼片紧靠一起形成一个壳
好像是蝴蝶的蛹
玫瑰的花瓣从壳中诞生
就像蝴蝶从蛹中出生一样
玫瑰喜欢大地
开着五角星的花瓣
而郁金香百合对大地不关心
开着六角形的花瓣
玫瑰花瓣掉落之后
剩下五片萼片组成的花萼
再次变成五角星的形状
这五片花萼有一个秘密
让我来告诉你这个秘密
第一片和第二片在两边都有须
第三片只有一边有须
第四片和第五片则沒有须
这是为什么呢?
五年级学生将化一年时间
来探索这个秘密
玫瑰并不是完美无缺的
玫瑰家族里还有苹果
梨、樱桃、李子、水密桃和杏
他们却拥有五瓣花朵
玫瑰将所有力量给了花朵
而苹果却将力量留给果实
所以苹果比玫瑰
拥有更多的大地的力量
苹果树是六年级的学生
苹果树要有多汁的果实
在花朵中拥有许多花密
所以苹果树比玫瑰
引来更多的蜜蜂
蜜蜂与苹果树合作的事业
是果实与种子的事业
就像六年级的孩子
可以向人类和世界奉献自己
http://s8/small/001O0Qhkzy79Hydgm5F07&690
http://s13/small/001O0Qhkzy79Hyejaqgcc&690
http://s4/small/001O0Qhkzy79HyY4vpF53&690
http://s3/small/001O0Qhkzy79Hz4hi9A32&690
http://s6/small/001O0Qhkzy79Hz7p6Tj05&690
像介绍孩子成长一样,我们从最低级的介绍到高级的植物:蘑菇、藻类、地衣、苔藓、木贼、蕨类、针叶树。我们先将他们的故事,用科瓦奇的叙述方式,带着体验、感受、色彩和图景描述每种植物的特点,生长过程,他们与人的关系,与其他植物的关系,如何繁殖等,然后带着孩子们到凤凰公社的树林里和北京植物园去观察这些植物,他们在环境中的样子,并采集一些样本带到教室里养起来,一边观察,以便可以做绘画的样品。然后让孩子们工作于主课本, 先画画, 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每种植物的特点。也可以自己创作一首诗歌,与绘画配合在一起。
http://s3/small/001O0Qhkzy79HzhCfzIa2&690
我们最初的时候
就是那菌类的蘑菇
既沒有花瓣
没有香甜的气味
也没有叶子、果实和根
不会向阳光学习
天天躲在阴影睡觉
保持婴儿的状态
这是科瓦奇的故事
带给他们的图景
蘑菇的菌盖背对着光
在它的菌褶之间
有一种微小的粉粒
它既不是种子也不是花粉
它叫“孢子”
一种白色菌丝从孢子生长
从菌丝上还会长出其它菌丝
新的磨菇便从菌丝中长出来
就像蘑菇在做梦
一群孩子的惊叫声
将凤凰岭的蘑菇从梦中惊醒
他们走来观察和写生
在他们的画面里
在阴暗潮湿的地方
蘑菇与朽木为伍
从来不会微笑
像阴雨里的叹息
可是第二天他们的美术老师
却展示了一幅完全不同
色彩绚丽的蘑菇画面
孩子们瞪大了的眼睛:
在一个垂死的枯木的森林里,
成千上万的蘑菇忙碌地工作着
它们没有因为阳光不眷顾
而惊慌失措
也没有夏曰的终结
而放弃希望
他们用行动实现了所有转化
不仅可以洁白,而且做到绚烂
他们将柔弱转变成顽强
他们从阴暗迈向了温暖
他们将腐朽化为神奇
他们给死亡了带来新生
科瓦奇先生
谁说蘑菇不会开花
谁说蘑菇是长不大的婴儿
一串串快乐的
撒着银铃般的蘑菇
重新在孩子们的笔下长出
在一条彩色的河流里
千万个快乐的蘑菇精灵
在飞奔微笑、舞蹈歌唱
http://s15/bmiddle/001O0Qhkzy79Hzv2I6G0e&690
http://s1/bmiddle/001O0Qhkzy79HzxN1ra00&690
学习站立的一岁的孩子----海藻
我们在经历了三翻六坐九爬之后
开始学习站立
就像海藻长出叶子
有棕色、黄色和红色
但没有根、茎、花朵和果实
在海水的扶持下
能够站立一会儿
海水退去后又倒在地上
那是我们学习站立的一岁的时候
如果你潜水到海藻生长的海底
你会看到童话般的植物
像树木、花朵和果实
但并不是真的
海藻只有用叶子去模仿
真正的高等植物
就像是幼儿细化过家家
模仿姐姐、哥哥或父母所做的事情
奇怪的小孩------地衣
后来我们像地衣植物
长在石头上
只是绿灰色鳞片的叶子
或者从树枝垂挂下来
像是胡子
是由微小的茎和树枝组成
没有化合果实
努力在大地上蔓延
那是我们走出的第一步
地衣没有真正的根
通过叶子吸收水分
是由藻类和菌类的合作体
藻类借此形成依存关系
地衣从小叶子上
散发出粉尘繁殖
粉尘靠着风雨带到其他石头
或树片中开始生长
地衣是微小的
但很坚韧的植物
绿色的软垫------苔藓
苔藓跟地衣一样是微小的植物
地衣的叶子没有特定的形状
像是随手的涂鸦
苔藓的叶子像是精心制作而成
他们结伴生长形成一片小树林
苔藓像是垫在大地上的毯子
像海绵一样吸收和保持水分
苔藓的叶子依然很小
但小叶子能够靠自己的力量
站立起来
苔藓没有真正的根
没有真正的化合果实
但却在茎顶部的小叶转黄
像一朵小花,它在模仿
小圆荚膜中的罂粟种子
但不是真正的花和种子
苔藓和地衣一样
是植物界学步和说话的小孩
http://s9/bmiddle/001O0Qhkzy79HzJPPVCd8&690
http://s4/bmiddle/001O0Qhkzy79HzKmmpt93&690
有漂亮曲线的植物------蕨类
三岁的植物孩子是蕨类
将全部注意力放在叶子上
以整齐精美的造型
开始说出“我”字
但并不会开花结果
期初像是小蜗牛的壳
颜色是褐色的
然后再生长时展开
变成有漂亮曲线的高大叶子
中间有强大的叶脉
小叶子向侧边叶脉生长
愈来愈小
蕨类如何繁殖呢
每一片叶子背面有褐色粉末
这些粉末会长成
小小的绿色鳞状物
再从中长成蕨叶
蕨叶有个亲戚叫木贼
木贼的长茎坚硬而易碎
像是细致的玻璃
蕨类是没有茎的叶子
木贼是没有叶子的茎
http://s14/bmiddle/001O0Qhkzy79HzPlABL1d&690
有魔法的香气------针叶树
枞树跟木贼很像
有笔直的树干
越靠近顶端越细
树枝长在不同的楼层
但他比木贼高大
叶子不像阔叶展开
像针叶树
松树、枞树、木贼
都属于针叶树
这些针叶树不会开花
是四岁的孩子
他们在树枝上
长出许多小数
鳞片环绕小树成长
发展成一颗球果
这些松果和枞树的鳞片
打开后,每一个鳞片下
都有两颗展着翅膀的种子
等着被风吹走
当松果还小的时候
是红色的,像根红蜡烛
立在树枝上
就像是花朵一样
针叶树没有真正的
花和果实,不会像
蕨类、苔藓或菌类
散播细小的粉粒
针叶树拥有
真正的种子
针树力有一种
粘性物质叫松香
针叶树将香气带入松香里
松香是有魔法的花
当你燃烧枞树叶
藏在松香里的魔法花朵
就在火焰的香气中
释放出来
http://s5/bmiddle/001O0Qhkzy79HzW4RZq14&690
像阳光学习的孩子----开花植物
开花植物就是上学的孩子
内在之光帮助他读书、写字和算术
就像开花的植物对阳光敞开
学习发出红色、黄色和蓝色
开花植物的学校没有围墙
他们的老师就是太阳
植物从太阳哪里学习开花
从星星那里学习开出不同形状
六角星、五角星、四角星
高挂的星星是天上的花朵
是神的花朵
大地的花朵是一面微小的镜子
映出天上的花朵的光芒
它以自己的颜色和形状
反映出大自然的无限智慧
在凤凰公社,孩子们在树林里发现了许多蘑菇,他们大多寄生在枯朽的木头上,还有些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他们的形状和颜色因环境而不一样,孩子们居然发现他们都是成群地出现,仔细翻转他们的背后,他们发现了孢子,这些孢子掉落的地方就有新的小蘑菇生长出来。他们也确实发现,蘑菇几乎没有根,轻轻往上一提,蘑菇就从附着物上脱离出来。在同样的环境里,孩子们还发现了苔藓类和地衣类植物,他们大多附着在石头上,地衣类植物与苔藓内的最大差别是,地衣的叶茎较长,像是胡须垂着。孩子们没有发现蕨类植物,可视后来他们去温泉跟着太阳山谷扫山时发现了标准的蕨类植物。他们后来在北京植物园的热带雨林馆的一个角落,发现了苔藓、地衣和蕨类植物的混合生长区。北京植物园路两旁的针叶类树给他们留下深刻映像,确实像科瓦奇故事中所说的,“”越靠近顶端越细,树枝长在不同的楼层”. 他们也捡到了松果,找到鳞片下的种子。在植物园热带馆,孩子们看到许多阔叶的植物,和开花的植物,他们开始理解植物的叶与空气和阳光的关系, 而植物的花与阳光和星星的关系。
我带着他们将整个热带管的植物刚看完一遍之后, 我让他们没人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植物进行整体的观察, 包括根、茎、叶、花和果实,以及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空气、温度、阳光、水分或适度、土壤等),然后画出一幅画。回去之后再写一篇观察日记。孩子们被这些神奇的植物所深深吸引了,他们带着对这些植物的理解和新的好奇,回到第二周的课堂,我们开始探讨植物的根、茎、叶、花及果实以及他们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植物的生长条件做准备。
http://s13/bmiddle/001O0Qhkzy79HA2omtKac&690
http://s2/bmiddle/001O0Qhkzy79HA3btLj81&690
树与大地的关系
地面上的植物在土壤中扎根
长在树上的叶子和花
依靠着树的根生长
有些根甚至变成木头
大地的力量
让根变得与木头一样硬
而不是太阳
大地之力是往上的
就好像大地
堆起一座山丘一样
树叶同样被推高
树木就是这样往上延伸的大地
当树变老并且开始腐烂
木头就会瓦解成
柔软的土壤
菌类、地衣还有苔藓
都知道树的木头是一种土壤
你会在树上发现
菌类、地衣和苔藓
还有昆虫、甲虫和蠕虫
它们也快乐地住在木头里
把它当做一种土壤
木头上的绿色植物
需要不同的土壤
跟地上生长的植物一样
这就是世界上有很多种木头
也有很多种土壤
3.亲自动手种植植物并持续观察
在这个板块开始的时候,我就要求学生在家中找到一个花盆,里面放进土壤,然后用一种吃过的水果的核,种在土里,浇上水,放在有阳光的窗台上,然后每天观察, 看中子是如何发芽、长茎、叶子是如何舒展等过程, 要求每周画一幅画,写一篇观察日记。
从植物园参观回来之后, 我们在班上又统一购置了花盆、土壤和种子,然后在课堂上带领同学们种植,我给他们讲我在美国春之谷在米迦勒节参加秋种的故事, 老人们被推倒地头,乐队和合唱队在另一边站好,当音乐响起,播种开始,每一粒种子在祝福的歌声中在空中画弧,然后落入土壤的缝隙中,在哪里静静听着音乐静入睡眠。音乐对种子非常重要。我 给每个学生发了三颗不同花卉的种子,让他们画成三角形,分别种下去,浇上水,我要求孩子们做歌标签,上面写下自己的姓名、种子的名字,种植日期,然后贴在在花盆上。当着一切完成之后,王浩然,方诺、张珂鑫和翔天将他们的花盆放在一张桌子上, 他们开始唱歌,一首接着一首,知道下课, 他们孩子唱,一边唱一边跳。
通过这些过程,孩子们可以持续观察种子的发芽与生长,讨论叶子的形状和姿态,了解根、茎、叶和花的概念,知道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并将观察的结果用绘画、语言文字等方式记录下来。在板块学习结束后,我们仍然有很多的机会与植物打交道,我们每个同学都亲手栽培花卉,照料、观察它从生根到开花的整个过程,也会讨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条件,温度的变化如何影响它的生长,日照和温度对花期的影响等等一系列问题。有的同学每天都会观察自己养殖的花卉,发现不寻常的情况就会饶有兴趣地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同学的观察笔记:
http://s10/bmiddle/001O0Qhkzy79HAeBASZ59&690
4. 采集及制作标本
我们有两次采集标本经历,一次是在温泉的太阳山谷的扫山活动中,孩子们发现了大量的蕨类植物,小而且他们在蕨类植物的背面发现我们在课堂上描述的的繁殖颗粒。我要求每个人准备一本本子,每个人至少采集20中不同植物的标本, 分页加载事先准备好的书里。
http://s14/bmiddle/001O0Qhkzy79HB35L771d&690
http://s1/bmiddle/001O0Qhkzy79HB3Y0qQ70&690
http://s15/bmiddle/001O0Qhkzy79HBbxT4y3e&690
第二次是在凤凰公社,孩子们发现了大量的蘑菇、地衣和针叶类的标本,这次我要求:
1.
2.
3.
4.
经过两三周这样的工作, 每个孩子书页里的植物就干了,并且保持着鲜艳的色彩。然后经过塑封机过膜, 他们的标本就制作成功。我要求他们将像相应的植物标本站在主课本上画过的植物旁边。剩余的植物标本做成本另一本书,供我们下学期研究观察使用。
http://s1/bmiddle/001O0Qhkzy79HBin6SI60&690
http://s8/bmiddle/001O0Qhkzy79HBiKiwv77&690
http://s6/bmiddle/001O0Qhkzy79HBj4jFX25&690
5.
四季中观察一个树
在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利用各种机会观察与识别本地的常见植物种类,以及它们的名称,同时引导学生注重了解植物与大地的关系、植物与人的关系,感受植物与人的相互依存关系以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激之情。
秋天临近末尾时,植物板块几近结束。还有一件事未做,那就是,让孩子们选择一棵树在秋冬春夏四季里进行观察。当我将这个想法告诉艺术老师陈燕时,她表示非常有兴趣将她的艺术课与我的观察课结合。根据我们对五年级植物学的理解,我们选择第一天由我带孩子观察树,第二天她带孩子用记忆绘画。于是我走进教室,告诉孩子们:“我们今天要做一件过去从未做过的事。”孩子们瞪大眼睛,然后猜想种种,我均摇头。然后我告诉他们,你们在凤凰农场选择一棵你最喜欢的树,你将用一年的时间观察它,我们也将在秋、冬、春、夏季节有专门的四次课堂时间去观察,然后用绘画的方式将对这棵树观察描绘下来。
然后,我告诉他们要分四个步骤进行观察。
1.选择一棵树,从远处观察,看它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从各个方向观察一下,树的整体形状如何?
2.再走近些,注意树干与树枝分杈过程,它们以什么方式和角度与主干分开的;树干与树枝的粗细长短比例;从侧面看,枝条如何掩盖着一根粗大的枝条?
3.观察一根嫩枝,树枝上的嫩芽如何沿着枝条排列?嫩芽从枝里伸出的方向?相邻嫩芽间距离如何?它们是否有韵律地向外伸展,时而收缩?
4.看看树的叶子形状,以及树叶边缘不规则的裂纹,与树的整体是否相似。
5.然后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是那棵树,你的干如何从土里钻出,枝叶如何从树干有韵律地伸展开。周围的树如何与我打招呼,秋冬的天空的颜色如何笼罩着我?
http://s1/bmiddle/001O0Qhkzy79HBrmOcg60&690
http://s6/bmiddle/001O0Qhkzy79HBrPckld5&690
这时,王丫丫举手,问是否可以秘密地选一棵树,不被老师发现?我一时语塞,又沒有理由拒绝,便说可以。但说完就后悔了。这就意味着,他们完全可以跑出老师的视野,随心所欲地做自己的事。因为我所想象的那全班同学三三两两按照老师要求静静观察一棵树,不时接受老师指导的场景就不存在了。本来与陈燕老师设计的分组观察几株树的计划被一个突如其来的要求给破坏了。
果然如此,孩子们出了教室就变得无踪无影。我有一种被捉弄的感觉,被孩子们的计谋给套住了。他们不动声色地又获得一节课自由玩耍的机会。有几个孩子还留在教室门口,但似乎并沒有像我要求的那样去做,而是漫不经心地在转悠。其他孩子早就钻进他们的秘密基地里去了,谁知道他们在干什么?我有冲动去林子里看,但如果这样做实际上是自己爽约。
过了十分钟,就有女孩子到遵生堂门前的秋千和跷跷板玩耍,我问她们是否选择了观察的树,她们说正在观察。我不好再问,因为跷跷板旁边是有好几株树。
终于刘东东问我第三个步骤是什么时,我才有机会给他们作指导,我折下一个嫩枝,告诉他叶子怎样从不同方向长出,而且距离不一样,好几个孩子围了过来。他们似乎对叶子的长法开始注意到了。
去秘密基地的孩子也回来了。他们只花了二十五分钟(计划是四十分钟)。我对他们是否完成任务没有一点把握。但由于那个承诺,也只能这样,我很有挫败感地摇铃铛回教室。
我看到孩子们心满意足地跟我回去,我开始检查自己的情绪,为什么孩子不能用自己的方式观察树木呢?对五年级的孩子来说,难道只有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做出正确的植物观察?也许这种沒有组织引导的观察,更能进入他们内心。先不作判断,他们的观察效果只有在明天的绘画课上才能检验出来。
第二天艺术课前,我与陈燕谈了这节观察课的情况,我要求学生观察的方式,似乎更适合用彩铅绘画。但她准备的是水彩画。最后,我还是建议她不要考虑观察课发生了什么,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绘画。
陈燕老师的叙述(2016年11月2日 周二 下午第二节课美术课)
这节课与主课结合的水彩课,我需要详细描述一下过程,因为许多发生,都是流淌在这其中的细节里。有很多奇妙的东西发生在当时的许多瞬间,并在每个人的内在停留。
我的引入,是这样开始的:——“像在地下交错的树根一样,把我们的手臂,紧紧地贴在一起。然后像树根深藏在大地下一样,把贴在一起的手臂,牢牢地贴在桌子上。再把我们的耳朵,贴在手臂上。耳朵和手臂之间只有一点点很小很小的连接,小得就像一棵种子。”(这时,这些五年级的孩子们都趴在桌子上,很安静。然后我念了一首诗:
“如果有来生,
要做一棵树
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
“种子在大地下沉睡了很久很久,它听到风的声音;雨来了,它觉得周围渐渐湿润;还有温暖的阳光,让它觉得越来越暖和,于是,它伸了个懒腰,探出地面”。
我真的带他们一起伸了个懒腰,是种子还是自己伸的懒腰?不去想了,反正我们开始拿起画笔,画画时我描述的顺序是这样的:
“在一片寂静的土地上,大地沉睡了很久。(用赭石画泥土,从地表开始画起)
“突然有一天,不知道什么原因,一颗小种子来到了土地中。(我发现画笔在泥土中的一点赭石,酷像一只眼睛,而且酷像正在看我的那个孩子的眼睛!于是我补充:)这颗小种子,仿佛让大地睁开了一只眼睛,好奇地看着将会发生什么。
“笔上带很多的水,蘸很少的绿颜色,在土地上面,出现了一些什么,很像种子的一个愿望。(用极淡的绿色画树冠,这是他们主课观察一棵树的顺序,先远观树冠)
“然后,阳光让天空温暖,把画笔洗得非常干净,画黄色背景(因为万物都应运而生)。
“渐渐地,这温暖的光来到了土地上,然后一直渗透到泥土下面,并一直延伸开来。这时用黄色加一些绿色画了一些树根,因为是黄色加很少的绿色,所以颜色仍然很淡。
“种子感觉到越来越温暖,于是它伸了个懒腰,探出了地面。(从种子开始向上,画露出地面的嫩芽)
“这颗小苗越长越大越来越高,于是也越来越结实”。(绿色的小苗越画越粗厚,不用洗笔,蘸赭石自下而上画树干)。
这时我让他们所有人看我的演示:树干是从种子的位置,冲破地面、汇集成树干、分杈、再分杈……所有的方向都是自下而上,然后分散开来。这时我提醒他们,让他们画一棵自己记忆中的树(在这个环节,主班老师后来说,他当时担心死了,差点要忍不住插一些提示。因为在前面的步骤里,几乎和他主课观察一棵树没有任何关系。但是这个时刻,他说很好我没有让他们画“昨天观察的那棵树”。实际上他发现孩子们画出来的,其实就是他们前一天观察的树。当然圈限他们是我一直在避免的。关于如何不让五年级的孩子被限制在客观观察中,又要用绘画的色彩感和艺术性表达出观察到的对树的印象,之前我思考了很久,也问了亚历山大,关于观察后的艺术性表现与艺术地呈现内在图景这两者的倾向。他没有给我特别具体操作上的回答,但在他的思绪流淌中,我自己明白了该做什么——无论是观察树还是画自己心中的树,树的生命力,是我们真正要企及和走进的内核。只有在这点上,是重合的。至于姿态,那是树生命力的一部分呈现,当然可以交给观察)
有个孩子这时跟我说:“我看到的树分了三个杈,是像螺旋型分布的……”我说就按你的印象去画吧。
http://s10/bmiddle/001O0Qhkzy79HBEioLT89&690
树叶要从哪里开始画?这是这节课
我提的唯一一个问题。他们犹豫了,确实没注意过哦。第一片树叶从哪里开始长出来的?(接下来的线索就是为什么了)不过我根本没打算他们答出来。带着这个问题,他们会去留意树给出的信息,不是更好吗?
有个孩子说,是从最嫩的树枝上?那就开始吧。教室里本来是一片光秃秃的枝干,这时突然长出了一片绿色,特别神奇。
我自己觉得最好的部分在树根的诠释(自从这幅画光进入土地后,树根一直在那里了,但我始终没有提树根这个词)
“树越长越大了。连那颗小种子,都没有想到过自己现在会是这个样子。难以想象一颗那么小的种子,会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和勇气。当然,除了它自己的努力,还有阳光和泥土的支持。让我们把泥土的颜色画在光周围,把光牢牢地抓住,给树更多的力量和支持。
“到这个季节,天越来越冷了,最爱树的叶子,会最先离开大树。而且神奇的是,因为树叶要回归泥土,所以落下来的树叶,都会慢慢变成泥土的颜色,和泥土融在一起……”
http://s6/bmiddle/001O0Qhkzy79HBPX5tz35&690
好了,我觉得孩子们比我画的好,这是这节课的结论。
鲁道夫.施泰纳:(1919年斯图加特)说道:
“从九岁到十一岁的学年中间时期呈现出了在直觉和判断力之间的精细平衡。如果我们依赖于一定的直觉理解的话,我们总是能够假定认为儿童会聪明地回应,如果我们不是太明显的话,特别是在自然史和植物学上。我们必须避免形成外部的类比,特别是对植物世界,因为这真正违背了自然的感觉。自然的感觉本身是倾向于寻求植物当中的心理品质;而不是人在这棵树或者那棵树当中发现的外在物质形态,而是灵魂联系,比如我们试图在植物系统当中去发现的。”
“我们变得越来越能够利用我们的以太体意识到我们的呼吸过程,正如我们吸进新鲜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一样,在我们觉察力中也有类似过程。看着一团火,当你看着它的时候,比吸入肺部更微妙的事情发生了,闭上你的眼睛,对于逐渐改变的火焰,形成了一幅共鸣画。歌德说---它在回荡。在这一吸入光的印象并注意到它的回响过程中,存在着与纯粹的生理学的过程不同的过程,人的以太体力加入了进去,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非常特别的事情:此刻在我们体内发生了心灵过程,人类吸入呼出三千年前的空气。此刻我们应当像三千前了解于呼吸过程的方式一样,我们在感觉过程中了解我们的心灵。”
6. 评估
1)每个学生亲自在班上和家庭中各种植一种植物,作为最终成绩一部分;
2)学生的参与过程:倾听、户外观察,分享的过程以及主课本的过程记录;
3)每周的观察周记和图画;观察笔记的真实、连续和完整性;
4)主课本正确、完整、连续、清晰及美观;
5)通过书面或口头板块报告的形式与家长沟通;
6)课堂上及户外游学的参与度和专注度;
7)孩子们创作的艺术作品的品质和特点,反映了植物可在他们心魂中的回响。
http://s10/bmiddle/001O0Qhkzy79HBRLO65b9&690
http://s11/bmiddle/001O0Qhkzy79HBSc9N8aa&690
http://s16/bmiddle/001O0Qhkzy79HBSCc6Xaf&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