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超级月亮”

(2013-06-25 21:49:43)
标签:

天文

超级月亮

月亮

科普

辟谣

分类: 天文
每年总有那么几天,会有N多媒体爆出近期(或本月某天或者就是明天或今晚)将出现超级月亮的天象,月球距离地球比往常近三万公里爱好天文的朋友不可错过神马的。为了渲染这种传闻,他们又特地调出诸多飞机凌月建筑物凌月的照片搞得他们好像真的是天文爱好者似的。
http://s6/mw690/62a6ff6ft7ccc4a675335&690
有不少朋友,每到这时段就会为此圈我询问。我平时虽然厚脸皮地自称天文爱好者但其实对天文的了解有限得很,不过对这个问题还是略有心得,今年索性借此机会写个长帖来谈谈。

这个解释只需要用到数学计算,跟天文的关系不大,应该还是比较简单的——以后若在街上看到有号称贫困中学生辍学求援助的就可以考考他,要是他算不出来就算是真的辍学也不必费钱援助他了。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7399ZH00SIGG.gif

人眼一般是根据物体两端顶点与眼睛连线的张角来判断其大小的。这个就是所谓的视角。那么很显然,根据“近大远小”的原理,感官上判断一个东西有多大就取决于两个因素的组合结果:
1、这个物体本身的大小
2、这个物体离眼睛的距离

比如,我们显然知道月球是很大的,可是当你伸直胳膊并竖起一根手指来和月亮做对比的时候(闭上一只眼将有助于这个对比),你会发现手指竟是能挡住月亮的!(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物体——眼皮的威力就更大了,它一闭上就把所有的东西都遮住。)

做点数学计算可以验证这一点:我的食指宽度是1.6cm,伸直手臂后到达眼睛的距离是70cm,食指两侧到眼睛的夹角之正弦值为1.6/70=0.023,用反正弦函数可以求出这个夹角约为1.31度(虽然每个人的手指宽度和手臂长度都不一样,但其比例差不多)。

月亮的直径3470千米,距离地球的距离是384400千米,用同样的方法求其视角正弦值为3470/384400=0.009,再求反正弦函数得其夹角为0.52度。

看着吧,要两个月亮并排着才差不多有我一根手指的宽度哩!

上面提到的是月球距离地球的平均距离,如果换为这次说的近地点距离356991千米,看起来是近了约3万公里,但实际上张角变化有多大呢?同样用3470/356991再求反正弦,得其夹角变为:0.57度,只比原来大了0.05度!现在请这些媒体营销号的维护人员掏出小学时用的量角器说说,在一个半度的角上增加了10%的效果会有多显著?
http://s6/mw690/62a6ff6ftdffb06a00a65&690

如果只有这么一点微末的肉眼难辨的变化,那么这些照片难道都是P的么?
虽然PS也是途径之一,但不P也是能拍到的,而且不需要等到超级月亮的来临就可以。

原理还是同样的“近大远小”,地球上的物体,距离和月球没法比,稍微走远一些视角就会发生很大变化(玩卡片机拍照的童鞋都知道“对焦基本靠走”的口诀吧)。比如雅典卫城,当你站在它脚下的时候看,月亮压根没法跟它比:
http://s15/mw690/62a6ff6ftdffb069d0bce&690
可是如果你跑到它所在的山脚下再看(示意图):
http://s2/mw690/62a6ff6ftdffb06b01061&690
这时候你手里如果有一个长焦镜头(说白了这货就是一个望远镜),而且对它控制得好的话,就可以拍出这样高端大气国际化的照片来——但是它跟超级月亮没啥关系。
http://s13/mw690/62a6ff6ftdffb068e3b1c&690
(已知神庙宽度31米,视角与月亮相当为0.57度,推算本照片拍摄距离至少在3千米之外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25EN00SIGG.gif

超级月亮还有啥别的亮点呢?它的视角扩大了10%,亮度将会有所增加。具体数据我没去查,不过以人眼这么粗糙的仪器也不会有啥感觉的(或许你可以试试光着膀子躺野地里晒晒,看能否被月亮晒黑#这是硬广植入#)。

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腾出一点时间拉着好基友去外头看看夜色,倒也是一个比较不错的消遣。尤其很多人平时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很难有心情出外看看星空和月光。借此放松一下心情正是时候。

但是别指望看到那些媒体所展示的效果了。平媒或者电视新闻等等,以及现在媒体的微博官方帐号维护人员,经常犯的毛病除了超级月亮外,还有把星轨拉线当流星雨、把太阳黑子当天宫一号凌日、把照片噪点当UFO 、以及动辄把某某天象说成是百年一遇千年难遇啥的……(以后我会找机会也写写的)这些为吸引眼球而不顾真实性的说辞,让本来是科普宣传却产生忽悠广大群众的效果,而使他们一天比一天更不信天文预报、认为科学预报也没个准谱儿。这实在是令人非常遗憾的事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