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是一种信仰 --- 电影《花木兰》观感

(2009-12-05 07:25:16)
标签:

花木兰

分类: 读书耕田一闲人

如果要预测一下2010年各大颁奖礼上哪位女演员会拿奖拿到手软,我给的答案一定是 --- 赵薇。同时也庆幸没有因为先前看到的负面影评而错过这部电影,买票进影院算是一位普通观众对一部电影的最大支持吧。进影院前还担心会看到诸如《赤壁》这类“大+烂片”中巨多雷人的镜头和对白,会像看《麦田》那样觉得浪费青春,会因为陈坤这个“爱哭鬼”而游移出影片的情节......还好,这些担心都属多余。

整个观影过程中,全场观众除在有人向大将军汇报花木兰的赫赫战功时外加了一句“花将军威武,人缘也极其好”时笑场外,其余时间都完全沉浸在跌宕起伏的影片情节中:或被房祖名扮演的小虎频频逗乐,或被战争的残酷震撼,更多的时候,是跟着花木兰一起经历从替父投军到成长为为国舍命舍情的巾帼英雄的人生历练。此时,影片的剧情是否太过“琼瑶”,维塔斯的出现是否过于突兀,胡军的表演是否过于脸谱化,导演的功力是否足以驾驭这部历史大戏都不那么重要。毕竟,国产片还需要时间和土壤成长,迪斯尼动画版的《花木兰》也似乎难以如此深刻地拨动我们的心弦。正如一位观众所言:对于普通观众,一部电影如果让我们不游离出来,能够感动我们,就算是成功的。

是的,马楚成版的《花木兰》无疑在票房和口碑上都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最大的功臣当属已从十年前的“小燕子”脱胎换骨的赵薇。当一次又一次被她细腻而富有张力的表演牵动情绪或喜或悲,泪湿纸巾,散场后仍心绪激荡,久久难以平静时,就不难理解赵薇本人观看这部电影也会“痛哭”,当赵薇放言“20年内没人敢演花木兰”时就不会觉得她过于张狂。

赵薇的成功,缘于花木兰的内心成长给人带来的持久震撼。敢于扮丑,是一个女演员克服爱美心理障碍走向成熟的关键。在这部影片中,观众不需要看到时时刻刻“美如画”的花木兰,而是神情复杂、眼睛充血、嘴唇干裂、灰头土脸,手起刀落时有呲牙咧嘴的狠劲的花木兰。这才符合人们对战争的想象,这样的花木兰才够格成为“战场上的屠夫”。武戏过关的赵薇在文戏上大放异彩,演活了忠孝、侠义、柔肠的花木兰,完美地诠释了一个字 --- 爱。

对父亲的爱:因为有爱,让花木兰与年老多病的父亲展开了“喝酒喝药”的斗智游戏;因为有爱,让花木兰披上战甲,替父从军;因为有爱,让花木兰深情回望后策马扬鞭于戈壁大漠;因为有爱,让花木兰舍弃爵位封赏回乡侍奉老父;

对文泰的爱:因为有爱,让厌恶战争本已脱身的花木兰回枪杀敌并留在了军营;因为有爱,让花木兰不顾军令飞奔救援,却中了敌军调虎离山的圈套;因为有爱,在痛失文泰时一蹶不振,纵酒晨昏;因为有爱,让花木兰慧剑斩羁绊得以脱胎换骨,成长为敌军闻风丧胆的战神;因为有爱,花木兰深入敌军巧计除大恶,搭救文泰,终止战争;

对国家的爱:花木兰的爱国情怀看似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形势比人强”,是在经历了内心对战争的恐惧、对杀戮的厌倦,在敌军“掠我钱财、侵我国土、杀我战友”的国仇家恨中滋生出来的。被围困多日的木兰准备杀了自己的爱骑给士兵们分食,然后与敌军决一死战时,花木兰沙哑地嘶吼:“今天,我们将血染沙场。将军可以叛我,士兵可以弃我,但我花木兰绝不背叛国家!”。此时,任何人都会为之动容,所有的质疑都会烟消云散。

对生命的爱:因为对生命的尊重,花木兰在砍下敌将头颅前犹豫了;因为对战友的爱,花木兰敢当先锋,对士兵爱护有加;因为对同胞的爱,花木兰默默洗净烈士战牌上的鲜血,将它们风铃似的挂起;因为要保全更多士兵的生命,花木兰眼见自己的兄弟小虎被敌军砍杀而无力搭救;因为要避免生灵涂炭,花木兰独闯敌营,斩除战争的始作俑者;

对和平的爱:花木兰从军多年,没有男儿征战沙场时的嗜血狂杀,有的只是对战争的嫌恶和逃避,和别无选择时的以暴制暴;没有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野心,有的只是功成身退和自我牺牲;

或许,战争从来不是女人玩得起的游戏。花木兰误打误撞进来了,成就了一段千古传奇,也给古今中外的天下男儿一人分发了一面镜子和一张手绢。面对21世纪仍在棋子般玩弄人命于手掌间的嗜战政客,我们不得不痛心地承认:文明与倒退往往只在人的一念之间。

所幸,我们还有爱的滋养。爱是一种信仰,它让人有了选择的勇气:选择面对、坚持、争取、放手和成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