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讲座稿
(2013-09-19 21:50:55)作文讲座稿
在生活中快乐作文
在作文中快乐生活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自寿阳县城内小学的语文老师李红梅。首先非常感谢本次大会为我们提供这样美丽的交流平台。我交流的题目是“在生活中快乐作文、在作文中快乐生活”。这也是我近10年来在作文教学中一直尝试的一个课题。PPT出示:
一、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经典作品润生活
刚入学的小学生就像初春的小草,它们因小雨而绿,但初始时并不是惹眼的一片碧绿,而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我便做了它们的小雨。天天利用语文课的前十分钟时间给他们讲故事。孩子用倾听的方式开始了最初的心灵阅读。渐渐地我发现听故事几乎成了每一个孩子共同的享受。然而,也就在他们反复地听故事中便有了阅读的兴趣与愿望。有不少学生争着问老师的故事书从哪里买的,书名是什么?这时,我就说:“谁能把老师讲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同学听,老师就借你们书来读。”于是,课间的教室里、走廊上便不断地回荡着同学们奶声奶气的讲故事声。PPT出示:
根据美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的个性发展论,我们知道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各种能力的获得都有一个最佳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孩子可以轻松地获得各种能力。比方说记忆能力,七到十岁左右的孩子的记忆力大都是无意识记。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很容易背熟诗歌,讲会故事。尤其是配有生动情节或鲜艳图片的学习内容,即使是他们还不太理解里面的一些词句,他们也能很快地重复再现出来。
二年级的时候,我便给同学们推荐一些好书去阅读。并经常举行讲故事比赛。最能激发孩子们阅读兴趣的就是绘本。绘本中要读的不仅仅是文字,而是要从图画中读出故事。当然,很难说绘本有多大的力量,可以立竿见影地实现我们对孩子的所有期望。但绘本中高质量的图与文,对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还有情感发育等等,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孩子认知图形的能力是从五六岁左右慢慢养成的。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一般还不识字,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读图能力,如果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们能有意识地和孩子们一起阅读图画书,给他们读文字,和他们一起看图讲故事。那孩子们从刚开始接触到的就是高水准的图与文,他们将在听故事中品味绘画艺术,将在赏图画中认识文字。欣赏图画书无疑是一种让眼睛享受、让心灵愉悦、让精神提升的美妙体验。菲比·吉尔曼写的经典名作《爷爷一定有办法》深受孩子喜欢。写的是一个充满智慧、爱孙子的老爷爷,他用巧思把孙子心爱的破毯子变成外套、背心、领带、手帕、钮扣。这原本是一个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作者用重复而富节奏的文字来重述,既温馨又朗朗上口。图画则细腻地描绘出充满浓厚人情味的小镇和约瑟的家庭,不管是人们丰富的表情、家具还是物品,都非常的生动、传神。画面下方的老鼠家庭更给人带来格外的阅读乐趣。英国作家罗伦·乔尔德写的经典名作《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2000年获格林纳威奖。关于孩子的挑食,本书主人公查理自有妙法——绝对绝对不吃番茄的妹妹萝拉变啦!《逃家小兔》总是能让年幼的小读者感到一种安详宁静的愉快。读着读着,孩子们会发现,原来这些故事都和我们的生活有关系啊。
好的绘本,就是经典。绘本的图画中隐含着大量的信息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引导孩子产生更多的好奇。当然除了绘本以外还有其它许多适合孩子阅读的经典作品。如:丑小鸭、白雪公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一个个经典故事悄悄地滋润着孩子们纯朴幼小的心灵,他们灿烂的笑脸上仿佛在说:“童年生活多快乐呀”!
朱永新教授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我之所以选择儿童喜爱的读物并把它带进自己的作文课堂,是因为阅读开启了儿童的心智,经典丰富着儿童的心灵。但是,英国著名学者帕尔莫博士也指出:衡量学生是否学会语文,不是看理解了多少语言知识和规则,也不能仅看积累了多少词语和句子,而是应该看他是否能够熟练地运用这种语言为评价的主要标志。
所以说,第一学段的写作教学,我就以读绘本故事、童话故事为基础,写好几句连贯的话为目标,和生活紧紧联系为宗旨来进行的。实践证明,这样的做法是有效的。十年过去了,如今,我又带上了低段的学生。做法依旧,受益匪浅。请看:这是同学们在积极参加讲故事比赛。出示讲故事视频及照片。
今天,爷爷过生日。我们全家回南燕竹给爷爷过生日。我们回家后,就到五峰山和鹿泉山玩,在鹿泉山和一只代表属相的雕塑鸡合影了,还扶着爷爷奶奶上了楼梯,看到了老寿星的雕塑,然后又把爷爷奶奶扶下来。我还在楼上敲大钟呢!
我在扶爷爷奶奶的时候,妈妈还给我拍了照片呢。以后,不管在什么时候,我都要敬老爱老。
2012年10月23日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也是老年人的节日。
今天上午老师给我们讲和重阳节有关的古诗、故事等知识。中午,我给奶奶打电话,“奶奶,重阳节快乐,百年长寿,”奶奶说:“谢谢,你学习好吗?”我说:“好呀。”奶奶说:“那我就放心了。”“奶奶再见。”我说。奶奶也说:“再见。”
智 斗 大 灰 狼
城内学校
有一个小小的村庄,里面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小动物们个个自由自在,活泼可爱。
有一天,小村庄里来了一只大灰狼,这里被大灰狼弄得乱七八糟。小动物们可吓坏了,小刺猬灵机一动,马上拿来一大桶蜂蜜,倒在大灰狼身上。不一会儿,大灰狼就听到了“嗡嗡嗡”的声音,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就听到小白兔大喊:“笨蛋大灰狼!来这里!”大灰狼刚接近一点,一群蜜蜂向他飞来,大灰狼看见了撒腿就跑,结果还是被蛰得满脸疙瘩。大灰狼狼狈的逃跑了,从此再也不敢回来了。
小动物们用智慧战胜了大灰狼,他们感到很高兴。
数 来 宝
城内学校
2012.08.08
从以上事例不难看出,读写不分家,阅读是为写作打基础的。阅读中学到的词语句子要在写话中得到运用。
如果说,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半壁江山的话,那么培养低段学生喜欢写话便是小学阶段写作教学的又一个半壁江山了。面对作文这一难题,我总是抓住一切机会让同学们感受作文就是生活,生活需要书写方能留下记忆。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可见,习惯对人的一生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让阅读和写作成为学生们的一种习惯是我坚定不移的信念。请看:这是上学期我给同学们抓拍的一些照片。PPT出示。我给他们命名——十月蓓蕾。十月蓓蕾的背后都藏着一个小小的故事。我向你道歉、还你一个本子、还你水杯、我俩和好吧、你误解我了、我错怪你了、今天真快乐(拔河)……这些内容孩子们都已经在本子上记下来了。也许,低年级的时候,他们还不知道什么是童年的回忆;但是,到高年级的时候,当他们再翻开自己低年级时写的日记作文读一读,频他们会觉得,原来童年是如此快乐、有趣、美好甚至不可思议。六年级的安怡宁在《童年的记忆》中写道:“我小时候有这么横吗?为什么硬是哭着要让同桌赔我那个已经不太好的水杯呢?那次他并不是故意给我打碎,是值日时不小心碰到地上的。老师还让他给我写道歉信呢。可是,自从同桌赔给我水杯后,老师便让我放起来别用它。要妈妈再给我买一个。那时我感到很好奇,一个劲问老师这是为什么。老师说:“因为你是班长,你要带头做好这件事。今后在咱们班上凡是接受他人赔偿的东西都得珍藏起来。”从此,我们还定了一条赔偿事物藏起来的班规呢。现在我终于知道老师为什么让我一直保存着那个水杯啦。此刻,我觉得很想笑,这水杯居然记录着我和同桌的一段故事呢。妈妈说,当时她非常赞同老师的做法,于是又给我买了一个新水杯。”从这段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变得更加懂事,情感会更加丰富起来。而这期间,作为老师必须先做个有心的人,做一个情感丰富的、热爱生活的人。只有这样,你才能引导学生养成好的习惯,并且成为一个有心人,有情感、爱生活的人。
十年来,我一直都在尝试并践行着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生活,观察生活,书写生活的作文教改之路。尤其是针对中高年级的学生。PPT出示:
二、
如果把学生比作小草,那么夏天的小草就是中高年级学生,老师就是晴日、就是微风,晴朗的天气和暖暖的微风催生了麦子,也催生了小草。碧绿的树荫,青幽的绿草远胜春天百花烂漫的时节。
1、四季变幻捕生活:PPT
阳春三月,随着和煦的春风潜入教室,一股温润的气息也悄然而至,坐在教室里的孩子又怎能按捺住一颗骚动的心?于是,我带孩子走出校园,沐浴在春光中,让他们的春心任意荡漾。方山——国家森林公园,丹凤公园、福澜广场、市民广场、滨河公园都是寿阳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这里孩子们不仅可以看到美丽的自然景色,还可以尽情地玩耍,有的放风筝,有的滑旱冰,有的滑滑板,有的打羽毛球,还有的唱歌跳舞等等。他们看在眼里,乐在心头。当学生在对春天的有了充分感受的时候,再来让他们习作,就会游刃有余了。中年级的学生——“和风景抱个满怀”为主题的一篇篇写景文在老师的引导下就诞生了。而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就要求“让笔下‘风景独好’了”。
其实,生活中快乐习作和传统节日之间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比如重阳节那天,我组织学生召开了“重阳敬老” 的主题班会。会上我组织学生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送上一份贺礼:可以是短信、可以是贺卡、可以是祝福的话、可以是一个拥抱……课堂上,我紧紧围绕节日的话题展开了潜移默化的说话写话训练。我这样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节日吗?对,重阳节,重阳节又叫老人节。谁来说说关于你和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之间的事?在学生交流之后,我就说爷爷奶奶对我们多好,今天是他们的节日,我们该给他们一份礼物呀。我们先来送祝福语吧。那你们知道哪些祝福语适合送给老年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万事如意、心想事成、福星高照、财源滚滚等等。孩子们说了一堆。假如爷爷奶奶不在你身边,你会怎样祝福他们。其中有的学生想直接在电话里问候:于是,我便当即扮演奶奶,让孩子给奶奶打电话,先练习一下自己准备怎么说。PPT(打电话照片)然后把准备说的话写下来。PPT:清明节带领孩子到当地的尹灵芝烈士陵园扫墓,隆重举行扫墓仪式,缅怀革命先烈,教师节组织高年级学生为老师写诗歌、低年级为老师亲手制作贺卡的活动,国庆节前制作迎国庆手抄小报或儿童画报,积极配合孩子们过好元旦联欢会等等。这一切都会为孩子们的生活积累了真实的写作素材。达到作文与生活在互动中双赢。
3、课前演讲说生活PPT
从三年级开始,每天早上和中午课前五分钟,我都要组织学生进行即兴演讲,讲话内容是上下学路上的见闻,为了促进每个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我们规定讲话的人员不确定,由老师随机抽查,讲得好的同学在写作档案的“课前演讲栏”内记上5分,这样的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观察与演讲的积极性。比如:有的同学讲到:小卖铺里的争吵、路上堵车、偷骑自行车、书包里的秘密、被追的小狗等等。
4、校园处处有生活PPT
同样,艺术节、六一儿童节、迎元旦的拔河比赛、书法比赛、绘画比赛、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等等,在赛前、赛中、赛后、我们做了些什么怎么做,大家的心情、神情有什么变化,要把留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写下来并加上自己的真实感受。
5、突发事件抓生活
我特别注意针对班上突发事件进行作文教学。
有一次,三节课刚上了五分钟,我带着一身疲倦气喘吁吁地从楼底回到了办公室。一眼就看到代英语课的杜老师生气了,老师唬着脸皱着眉头跟我讲:“你快去吧,这课没法调了,没法上了。”
我莫名其妙,“怎么回事?说清楚点好吗?”“看他们一个个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样子,我就没心情啦!”杜老师很伤心。“我明白了,是孩子们急于想上电脑课,说好明天上嘛!”这时,课代表已经来请杜老师啦,可杜老师一时提不起心情。我作为班主任老师只好和课代表一起来到教室。孩子们正在齐刷刷地朗读英语,他们一定知道老师生气了,正在用自已的实际行动向老师表示道歉,见老师来了,孩子们变得安静了,我平静地站在讲台上,孩子们把头埋得很低,似乎在等待我的责备。可出乎意料的是:我说:“孩子们,老师很理解你们的心情,现在,就让我们用笔把心中的想法记下来吧。一定要实话实说。”不知不觉中,一个“实话实说”为主题的写作情境创设了。从学生一篇篇作文中看出,他们是很懂事的一群孩子,老师抓住这样的机会也一举两得,既教育了孩子又给他们创造了写生活作文的机会。
一天早上,我像往常一样来到学校,楼道里传出了孩子们的诵读声,我心中不禁暗喜。可不知怎么,当我刚走进教室那一刻便不禁脱口而出:“同学们,赶快拿出练字本,老师要检查。”同学们面面相觑的表情告诉我,他们一定有偷懒漏写现象。一一检查时间来不及,因为第一节课是数学。我从每组抽出一到两本来检查,如果完成得好,可以给自己和自己所在的小组各记一颗星。检查结果真的让我出乎意料,通常认为能按时练好字的这次被查住了,通常认为偷懒的今天却一改常态。我觉得同学们的心情一定很复杂,于是第二堂课我就此事让大家写一篇记叙文。也就有了有了《一次意外的收获》那本作文专刊。这次最让我欣慰的是同学们自拟的题目很新颖。PPT出示:有《一箭双雕》《一颗星的命运》《幸灾乐祸的结果》《一次教训》《大跌眼镜》《穿越火线》《火眼金睛》《星落谁家》等。视频。下面这段视频是武凯琳同学在一年级刚入学不久的时候在课间描述她当时看到的情景。而这个情景正是我上语文课的时候出现的一个突发事件。那天共有五位同学描述了他们看到的,我一一给他们录像了。
我的做法是,只要有班上学生人人皆知的突发事件,就赶紧抓住机会引导写作,让学生把第一时间的灵感、情感都是实在在表达出来。但每次要做到训练有侧重。比如,有时是要求突出人物的神态和心理描写,有时则突出人物的语言描写等等。
6、提供空间探生活PPT
为了鼓励同学们敢于把家里发生的事、和同学、朋友之间或老师之间发生的事及时写出来,我们班专门设立 “我为你分忧,我和你共乐”的稿件征集箱。(图片)每天下午放学前由班上的语文课代表开箱整理并交给老师,然后老师根据写回来的稿件分类塞选,或当面批改、或写上老师感言,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帮助学生的不仅是写出了一篇作文,更多是帮助他们解开心结,转忧为喜。此刻,我感觉自己就如晴日似暖风催生了麦子,也催生了小草。无论是麦子还是小草,他们都变得那么阳光,那么充满朝气。因为他们每一次都是在快乐生活中作文的。
三、
1、作后交流是生活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有个单元的作文是“记自己成长中的烦恼”。其中,有一个同学就特别提到数学带给自己的烦恼,在作文的结尾她发出了这样的“呼救”——谁能帮帮我,我该怎么办?于是,我这样写道:有一个人能帮你,那就是有自信心的自己,更何况,数学老师在课后还经常说你在数学方面有进步呢!从这以后,我不仅能察觉到这位同学在写作上有了更大的自信,还听说她在数学课上表现很积极。这孩子便是在作文中快乐生活啦。试想,如果自己当时评改作文的时候,就从选材构思方面评价甚至是简单的一个等级和日期。也许她会从此茫然下去,永远找不到自信,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有位同学写了《难忘的教训》后,我发表了一段“读者有感”:
批阅作文时,我用殷殷真情紧扣生活去评价一篇篇习作,呼唤着一颗颗心灵。学生和老师在用笔沟通的过程中不仅明白了道理,增进了情感,体验到在作文中的快乐。
(思考片刻后)答:我回去再改改,谢谢你的意见。
2、“习作后记”论生活
也许,老师们会问,哪里来这么多时间完成这么多习作呢?说实话,我的学生天天在写,一有机会就写。因为他们有兴趣,因为他们已经养成写的习惯,他们觉得写作不难。这也许就是和我研究的课题有着直接的关系吧。PPT再出示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