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行文的一般规范
(2011-11-16 16:34:57)
标签:
论文发表期刊格式教育杂谈 |
分类: 期刊知识 |
首先要搞好总体构思、顶层设计。论文的目的是宣示自己的创新或创见,可以说是创新公示。论文要写的不是完成了任务,甚至也不是解决了实际问题,而一定要写超越了最高水平。论文要回答三个问题:①是不是创新——解决国内外最新发展存在的问题。引言和参考文献表现,并作为摘要的开头。②创新是什么。不仅正文中要专有一节描述,而且要给出一个表现技术实质的好名称,从标题开始,在摘要、引言、正文小标题、结论中反复出现。③是否突破并超越前人。在正文的后半通过理论推演、误差分析、仿真、实验、算例或实际使用,证明解决了现存问题,优于前人,并在结论中归纳、收入摘要末尾。论文要围绕创新点展开,不必涉及整个工作、全产品,无需涉密;要提取规律,脱离研究过程、操作程序等细枝末节。
论文由八个部分构成“八股”,缺一不可。并且每一“股”都有特定的内涵,不能随意增减或张冠李戴。
2、单位和作者:只写作者和实际参与了论文写作的人名,按对论文的贡献排序。共同完成的工作可以、并且应该各写各的论文。论文作者不宜多,要求论文数量的考核一般仅承认第一作者。
3、摘要:是论文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精炼缩写。其作用是使读者不用阅读论文全文即能知晓论文的要点。摘要是一篇独立的短文,“本文”仅指摘要。摘要要有实质内容,要反映论文三个方面的要点:①目的(针对的问题,引言的要点);②创新或创见的内容(正文的要点);③成果(结论的要点)。不应写成论文结构介绍。摘要位置在最前面,却应在最后写,从引言、正文和结论中摘录。
4、关键词:关键词是表达论文所属门类的主题词。列出能通过模糊检索查到这篇文章的3~8个主题词。关键词排列最好按范围,先大后小。关键词忌生僻,最好出自《中文主题词表》。
5、引言:引言是论文的背景,或“问题的提出”。可以作为论文的一节(序号可为0或无序号),也可以是正文前的一段无标题文字。应鲜明简洁,不要图表、公式。内容包括三方面:①范围,研究的是哪一段。②参考点,即引用参考文献说明国外、国内相关研究的发展及前沿。③问题,前人尚存在的问题或空白,这是引言的重点,要作为研究目的收入摘要。④点题,点出为解决上述不足而提出的方法(或其它创新),用一句话点到为止。
6、正文:正文要分节,合理分节并拟定小标题可以突出重点,有助于理解。要尽量多用图表直观地表达,图表要有自明性,使用中文表头、坐标,无需解释就能看懂。正文发挥余地最大、最灵活,一般包含三方面内容:①铺垫,预备知识,简介参照物或引用的新技术、新概念等。以便与非专业人士的知识衔接,使人能看得懂主题和证明。篇幅要少于后两部分,不要喧宾夺主。②主题,阐明创新点,原理、关键技术等,但只写“是什么”,不写“怎么做”。③举证,通过理论推演、误差分析、仿真、算例或实验及其分析、小结,证明主题正确,优于前人。
7、结论:结论要与摘要和引言呼应,表明解决了所提出的问题、优于前人。可包括①肯定成果,要以正文中举证的事实为依据。②应用或应用方向;③局限或不足、今后努力方向。结论应相对独立,要画龙点睛,不应使用“该”代替创新点。结论中不应有图表、公式。不十分肯定时可用“讨论”代替“结论”,但不得使用“结束语”、“小结”之类标题。
8、参考文献:列出作者在研究范围内有价值的的国内外文献。参考文献与引言呼应,反映作者跟踪技术发展的眼界和敏锐性,反映作者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反映作者有资格说自己是创新。数量不可过少,例如中国科协期刊优秀论文评选要求研究性学术论文参考文献不少于20篇。参考文献不限于中文,但教科书不可多,不宜过陈旧。所有参考文献都应被标引。
注意:①想清楚创新点再动笔。②不可随便拉一篇“论文”当范本。③引用观点、公式、图表、数据必须用角标标明出处(参考文献序号),否则就是剽窃,引用只要结果不要推导。④外文及其缩写第一次出现时必须加中文注释,并尽可能不要进入标题或小标题。⑤不得涉及国家秘密。⑥以考生面对老师的谦虚口吻,忌自吹。⑦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⑧使用第三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