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花花世界(五十八)奇葩植物——萝藦

(2015-02-15 10:15:56)
标签:

神奇的植物

杂谈

题外话——昨天是情人节,咱不年轻了也不跟风,老伴虽然没有给俺送玫瑰,俺也不稀罕他的花,省得他心疼钱,但俺心中的玫瑰永远盛开。俺真诚地对他说,你没有给俺送花俺一样爱你,幸好他也回了一句——老婆大人我也爱你,而没说“都老咔嚓的了,别整那些虚的没用的”...  俺一高兴,也不是为了这个浪漫快乐的情人节,用现有的食材做了一锅麻辣香锅,俺用儿子教给俺的技术用手机拍了一张传到这里与朋友们分享——

http://s4/mw690/001O0w7azy6PYODfJar73&690

以前做麻辣香锅时,俺把大虾挑去虾线直接油炸,俺家那个爱挑剔的吃起来很不爽,这次俺把大虾都剥了皮了,俺两口子带一只大肥猫一起吃,最后这一锅菜只剩下一小碗,当然啦,俺想吃的大虾都让猫给要走了...呵呵~

 

说完开心话就是正题了,请欣赏一种奇葩植物——您可能认识或不认识的【萝藦】:

http://s9/mw690/001O0w7azy6PZCVRg5W98&690

萝藦(Luó Mó)

也称芄兰诗经斫合子本草纲目拾遗白环藤、羊婆奶婆婆针落线包羊角(河北)、天浆壳、蔓藤草、奶合藤、土古藤、浆罐头、奶浆藤(华北)、萝藦(唐本草)、斫合子白环藤斑风藤(湖南)、老鸹瓢(辽宁)、哈喇瓢、鹤光瓢(东北)、洋瓢瓢(江苏)、天将果、千层须、飞来鹤、藤、鹤瓢棵、野蕻菜、赖瓜瓢、老人瓢(华东)、俏瓜瓜、巧呱呱(巧姑姑)(河北保定)。哇呜,瞧这一大堆别名。http://s4/mw690/001O0w7azy6PZyzBkKT33&690
萝藦的植物分类为——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捩花目、萝藦科、马利筋亚科、马利筋族、萝藦属、萝藦种


http://s2/mw690/001O0w7azy6PZyyIoRb81&690
萝藦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和甘肃、陕西、贵州、河南和湖北等省区。日本朝鲜俄罗斯亦有分布。


http://s14/mw690/001O0w7azy6PZyzD0n30d&690

 萝藦是多年生草藤本,有乳汁,单叶对生,长卵形萝藦在鲁北是一种很寻常的多年生草本缠绕植物。不过,很多人管它叫奶浆草,而不知道它的官名——姓萝名藦。

萝藦,这名字既绕口又生僻,让人感觉怪怪的。叫奶浆草多直观,折断它的叶儿梗儿,便有乳白色奶汁般的汁液流出来。

这让我想起小时候为了给两只小白兔增加“美味”曾到釜阳河边寻找一种叫“奶奶草”的植物,很多类似的植物把那时的我搞得很茫然,遇到形似的我就用折断叶片看有木有乳白色的汁液冒出来,有就是,冒绿水的就不是,我和弟弟养的小白兔一次都没中毒...(那个年代的蔬菜只能给人吃,养不起兔子和鸡鸭,更别提猫粮狗狼乌龟粮金鱼粮啦!那时俺家的小猫还跟俺一起吃玉米面窝头呢!想起来好心酸哦!)

萝藦生在土坡边,林地旁,它喜欢缠绕在灌木丛和篱笆上,还特别喜欢酸枣树,萝藦攀缘酸枣枝条生长,似乎便有了安全感。因为酸枣树密生的棘针,就成了它防身的武器。若有小孩子寻萝藦果,一般不会去酸枣树上找,一定都被棘刺扎怵了。可见植物生长适应环境的能力极强,自有一套共生的妙招。

我小时候不敢靠近酸枣树,也不敢爬槐树,那些“洋喇子”咬人可狠了,疼痛难忍还得强忍,否则会被老妈责骂的!呵呵~

 

http://s2/mw690/001O0w7azy6PZyA4nzHa1&690

萝藦常生长于林边荒地、山脚、河边、路旁灌木丛中。

萝藦全草可入药:果可治劳伤虚弱腰腿疼痛、缺奶、白带咳嗽等;根可治跌打、蛇咬、疔疮、瘰疬、阳萎;茎叶可治小儿疳积疔肿;种毛可止血;叶茎里的乳汁可除瘊子还有很多实用的偏方、附方,网上都有,我就不啰嗦了

 


http://s9/mw690/001O0w7azy6PZyxmrwc18&690

萝藦的花很奇特


http://s10/mw690/001O0w7azy6PZyxy3K9b9&690
有粉花有白花都不难看。


http://s10/mw690/001O0w7azy6PZCVW1Zf99&690
萝藦全身都是宝。茎、叶含妊烯灯甙,在其水解产物中有加拿大麻糖、洋地黄毒糖以及肉珊瑚甙元、萝藦甙元、苯甲酰热马酮、夜来香素、去羟基肉珊瑚甙元等。其乳白汁液蛋白酶


http://s10/mw690/001O0w7azy6PZyxAKk909&690萝藦的果实黄绿色,果梗处浑圆,果身椭圆,头部尖尖,呈流线型,极似一个拉长了的棉桃,外皮可见疣状斑点,如星散落,形状可爱好玩。用它的果实可以玩拾子游戏,可以在地头下五子棋。不过,掐它的果实的时候,注意别让它的白汁染在衣服上,不然会很难洗掉。(槐树的叶子也很厉害,小时候爬过槐树和杨树染绿了裤子洗不掉挨过骂,最后还是亲自动手重新染成蓝色的才能穿出门,从上小学开始俺就学到很多“本领”那可不是吹的!)

 民间有些别称,就是依据萝藦的果实形状而起的。《救荒本草》中称它为:“婆婆针线扎儿”;《袖珍方》中称它为:“婆婆针线袋儿”;《纲目》中称它为:“婆婆针线包儿”。或许,古代先民就是依据萝藦的果实形状,来仿制针线包的吧?我没见过这种植物和果实壳子,我想, 如果果壳完整也可以直接当针线包。


http://s16/mw690/001O0w7azy6PZyxSpMrff&690
萝藦的种子具白色绢质种毛 ,茎皮纤维坚韧,还可制作人造棉。


http://s14/mw690/001O0w7azy6PZyyHCW1ed&690萝藦果实老熟后,会从中间纵裂开,褐色扁平卵状种子,附着在狭翅上,借助风力,它们的白绒便象蒲公英种子那样飞往四面八方,所到之处静候时机成熟,便会有新的萝藦幼苗萌生。种子飞走后,果壳呈瓢状,所以有些地方称萝藦为:哈利瓢、老鸹瓢、墙瓢、雀瓢。先民将葫芦的硬壳一分为二,称之为瓢,用来舀水、喝水,吃饭、饮酒,是为家私和劳作的工具。萝藦壳呈瓢状,正因为古人用以挖米喂鸟雀才称之为雀瓢的吧?以上这最后一句话是网上的话,是网络作者本人的“个的八喝猜想”.

我的观点是——萝藦的种子壳像鸟雀又能当水瓢、米面瓢,因此才有“雀瓢”之称,古人怎样喂鸟雀咱没见过也没听说过,用脚丫想想,用手抓一把撒出去还用得着专用米瓢还起个名字叫“雀瓢”么?有点矫情哈!

 

http://s14/mw690/001O0w7azy6PZCjpS4B5d&690萝藦的果壳,中药称作“天浆壳”,很早就被记入中医典籍中。其中《本草汇言》,对萝藦的药用价值评价颇高:“萝藦,补虚务,益精气之药也。此药温平培补,统治一切劳损力役之人,筋骨血脉久为劳力疲惫者,服此立安。然补血、生血,功过归、地;壮精培元,力堪枸杞;化毒解疔,与金银花、半枝莲、紫花地丁共效验,亦相等也”。

中草药方剂,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数千年人类与自然和疾病抗衡,历经一代又一代人验证精选出来的。它可以对人体疾病和亚健康状态,进行治疗和调养,达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医疗作用。在西药抗生素滥用,病毒产生耐药性的今日,中草药日益受到国际上的重视与青睐。萝藦有补气、壮精、补血、清热、消肿等功效,可与枸杞和金银花媲美。(若没找到这些资料我还以为这张网络图片只是给人欣赏萝藦的果壳之美呢)


 

http://s7/mw690/001O0w7azy6PZyxUuzQf6&690萝藦是非常古老的植物,《诗经》中便有记录。陆玑云:“芄兰,一名萝藦,幽州谓之雀瓢”。由此可知,诗经中的芄兰便是萝藦。萝藦的荚状果实,与古代人用骨制作的解绳结的角锥相似,而骨角锥也是那个时候成人的配饰。所以,有一位女子见萝藦触景生情,即景起兴,述说出一首冲击读者心扉的爱情诗来:

 

芄兰之支,童子佩觿。

虽则佩觿,能不我知。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芄兰之叶,童子佩韘

虽则佩韘,能不我甲。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

 

此诗大意是:萝藦枝叶繁茂,少年佩戴上了如萝藦果一样的角锥,配饰角锥就长大成人,你怎么反而不懂我的心思了,瞧你潇洒得意,垂带飘飘而行的样子。萝藦枝叶繁茂,少年佩戴上了射箭拉弓的扳指,戴上玉扳指就长大成人,你怎么反而不懂得与我亲热了,瞧你潇洒得意,垂带飘飘忘形的样子。

 

这一咏三叹的古诗句,女儿家皱眉苦思,独生闷气,埋怨少年遗忘旧情的形象,跃然纸上。责之愈切,爱之愈深,缠绵悱恻的诗句,折射出诗人的相思与哀怨,令人意会感慨。多亏了这样一份相思,让萝藦由此根植在《诗经》之中。


 http://s16/mw690/001O0w7azy6PZDso9C73f&690

花墙上的萝藦果壳
 
http://s12/mw690/001O0w7azy6PZOjKS8j1b&690

萝藦的种子

[最后两张萝藦图片的星空畅想]___一粒带着白丝的萝藦种子落在花墙边生根发芽,它的藤爬上了花墙,欲与天公试比高。春天,它长满了绿叶和粉粉白白的花朵,夏天结出瓢状的绿果依附在花墙上,秋天的疾风扫光了它的叶,落入尘土化为泥。成熟的果实裂开两瓣,丝状如白绒的种子随风而去寻找新家,冬天,萝藦只留下枯藤上的果壳与花墙形成一道优美的风景线......

 

感谢网络图片和相关资料!感谢各位朋友分享萝藦的神奇之美!祝新春快乐吉祥!

http://s15/mw690/001O0w7azy6PZILqrFPed&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