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位妈妈找我谈起孩子撒谎的问题。该家长表示很是忧虑,说孩子撒谎已经是家常便饭,一家人根本不知道孩子说的哪句话是真的,哪句话是假的。她说最近发现了孩子偷偷地从家里拿钱的行为,买了一大堆七零八落的小玩具,得有一百多元了,但是对于这件事情孩子就是不承认。这位妈妈相当的气愤,对孩子软硬兼施,但是毫无效果。孩子照样我行我素,无动于衷。该妈妈对于孩子近乎无赖的行为感到崩溃。
其实我觉得对于一个十来岁的孩子,家长可以适度的给些零花钱,让孩子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如果不经允许经常从家里偷偷的拿钱就应该引起重视了。我问这位妈妈,你们既然早就发现,为什么不立即加以控制,而导制孩子的行为一次一次的发生。这位妈妈说刚开始觉的少,就没引起重视,后来发现钱少的多了,才感到事情的严重性。并且使用多种方法都不能让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且这位妈妈还说孩子现在跟她的交流也越来越少了,就连那少的可怜的语言,也都不知道是真是假,几乎是什么也不愿意跟她说。
我建议这位妈妈先把家里的钱控制一下,不要让孩子随便就能拿到,然后定期给孩子一点零花钱,让他自由支配。然后周末有时间一家人带孩子去他喜欢买东西的地方,引导他哪些东西是值得买的,哪些是不值得买的。一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对于这些事情完全能够辩明是非的。不要再对前面发生的事情纠缠不放,让孩子放下心里包袱,轻松的面对父母。我说了很多,但对于这位妈妈来说,一点作用也没起到,她说根本不像你说的这么简单,孩子几乎是要什么买什么,经常带他出去,每次都是让他满意而归。说到这,其实我明白了问题的根源出在哪了,要什么买什么,这不就是问题的所在吗?对孩子不加控制和引导吗?我说一个负责任的爸爸妈妈是不会对孩子有求必应的,你们都不帮助孩子辨别对错与是非,孩子犯了错,你还有什么理由生气呢?
这位妈妈说,前几天发现孩子的口袋里装着两元钱,问孩子哪来的?孩子说是同学给的让他稍东西。这位妈妈说我一听就知道他是在说谎,可是他一口咬定,就是不承认是从家里偷偷拿出来的。我说你怎么知道孩子在说谎,她说我太了解他了,看他的表情,他的语气,我就能断定。我说你这样不对,在你批评孩子之前你至少需要去弄清楚。这位妈妈说后来她去找孩子的同学问了,根本不是他说的那样。我说你打算怎么办?她说一定要让孩子把事情的真相说出来不可。我说你在刑事逼供?如果孩子就是铁了心的打死也不跟你说呢?她说会继续想办法。
我说这件事情其实很简单,就是你从来没有相信过孩子,理解过孩子。这位妈妈有点不高兴了,问我为什么这样说。我说在孩子跟你说一件事情的时候你都是以不相信的态度来对待,孩子怎么还有心情来跟你说,跟你交流?可他根本不跟我说事情是怎么回事?我说孩子明明跟你说了啊?可是他明明说的都是谎话。我说哪怕你知道是假的,你也要相信,当孩子跟你说这两元钱是同学让他帮忙买东西的时候,你为什么不相信呢?为什么不夸他是个爱帮助同学的好孩子呢?为什么不问问孩子,妈妈是不是可以帮上他的忙呢?如果你这样去相信孩子,去理解孩子,孩子还有什么不愿意跟你谈的呢?即使是谎言,为什么不委婉一点慢慢引导孩子让他明白到底是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当你让孩子真正相信你以后,他才会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你。
这位妈妈到最后可能已经明白了我的意思,很是感动。我也不知道我说的能不能对她有所帮助,但是我确信,相信孩子,理解孩子,这是我们做父母的首先应该做到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