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来自民间的力量

(2011-08-25 15:07:33)
标签:

杂谈

 

http://s13/middle/62a59d84hab4f22a006fc&690

文:汪亦琴

 

《国际高尔夫》:“一项运动要上升为全民普及要走的路很长,很艰难,面对泱泱华夏大地,追寻高尔夫生存的土壤却是如履薄冰,更不用说去普及它了。但是,总有那么些真正懂得高尔夫,真正热爱高尔夫的人士敢于去挑战这项艰巨的任务。”

 

最初的梦想

 

赛事的举办和普及这项体育运动有着莫大关系,高尔夫也是如此。追溯国内民间最早的高尔夫运营商,诚致国际休闲服务(深圳)有限公司可以称得上是开山鼻祖之一了。2006年,现任诚致国际总裁的温畅文参加了由某银行举办的银行VIP客户邀请赛,活动结束后,作为一个真正热爱高尔夫运动的球迷,温畅文深切感受到,无视高尔夫文化和礼仪的所谓高尔夫赛事其实是在糟蹋高尔夫这项绅士运动,由此,他开始着手组建专业的高尔夫业余赛事运营团队。

     

温畅文参加的银行VIP客户邀请赛其实也正是国内最早举办的民间高尔夫业余赛事机构,作为高端人士最集中的地方,银行将高尔夫比赛作为回馈客户、留住客户的方式无可厚非,甚至因为不需要客户花一分钱而受到追捧,但随着人们对高尔夫文化内涵的了解,银行举办的这些高尔夫赛事活动也逐渐显露出其不足之处——形式化,模式单一,缺乏规划。随之,如诚致国际这般专门从事高尔夫赛事运营的机构开始崭露头角,“国际高尔夫挑战赛”系列赛事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生根发芽。

 

 一路跋涉 踌躇独行

 

“国际高尔夫挑战赛”从2007年开始举办至今,在北上广深承接了大型高尔夫比赛500余场,目的就是要搭建一个以求会友的平台,让大家真正了解高尔夫运动的精髓,尊重高尔夫、并热爱高尔夫。诚致国际作为赛事的运营商,作用更多的是一个引导者,在当时,赛事的举办完全没有模式可循,每一步都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除了每年举办大量的高尔夫赛事外,最为温畅文自豪的要数在赛事运作两年后,诚致国际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推出的建行白金信用卡,这是全国第一张针对高尔夫人群的信用卡。回忆成立之初的种种困难,温畅文感慨万分:“业余赛事也讲求规模,公信力,但是我们还处于初级阶段,只能算是民间赛事,我们的目标是要把它做成全国性知名业余赛事。当然,要做成大型的赛事也要得到官方和球会的支持,所以路需要一步步走,还要走的稳健。” 不难看出,他对这个走遍大江南北的系列赛事有很深的感情,而他也对赛事寄予很大的期望。

 

很多人都对国际高尔夫挑战赛的赛事模式很好奇,对此,温畅文也大方的给以解答,据他介绍,诚致国际的赛事模式是把不同水平的球友透过系统,营造最公平的比赛环境,通过他们的赛事平台和巧妙的分组安排,让各地各行业的人群能够互相交流,结交更多的新朋友,简而言之就是将“以球会友”做到极致。显然,这种模式已经得到了很多球友的认可,不少诚致国际的会员表示,“国际高尔夫挑战赛”从开始接受报名的一个小时内,名额就会报满,稍晚一些电话都打不进去。为此一些会员还曾经因为报不上名,打电话进行投诉。面对这些抱怨之声,温畅文表示理解,他说:“能够得到会员的支持,我们非常感恩,同时也为报不上名的会员感到遗憾,但我们为了给大家一个好的服务有品质的服务,就必须控制人数。我们的平台已经搭建好,会员的体系也已经完成。未来我们希望能够得到各方支持,举办更多的赛事,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高尔夫这项运动中”。

 

成功之道:坚持+创新

 

一场赛事要得到行业内外的认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单靠自身的力量就能茁壮成长,没有足够的坚持,没有信念的支撑,没有处理好各方的利益关系又何以摘得胜利的果实?特别是高尔夫赛事的运作相比于其他体育赛事要处理的关系和细节更加复杂。温畅文又是如何处理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呢?据他所言,因为高尔夫参与的群体、部门单位有很多,因此在运作上,赛事团队注重每一个细节,前期做好充分准备,并且每一场比赛都准备有一套危机处理的备案,以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每次比赛他们都安排有不同的、带有很大趣味性的环节,对客户而言,不仅享受到高质量的服务,还能得到很多赞助商提供的附加价值。

 

在温畅文看来,一场成功的高尔夫赛事运作,除了要有一个专业的高尔夫赛事团队为依托,还需处理好和球会、赞助商等好各方利益主体的关系。球会和赞助商都是事关一场赛事生存及未来发展的关键性主体。对球会而言,且不说运营商带来的经济效益,还要带给球会优质的客源,球会才可借此宣传他们的形象和服务;对赞助商而言,赛事团队要巧妙结合现场的主题,通过产品的展示把赞助商的信息准确的发布给客户,并通过媒体达到宣传品牌的效果。只有和他们的关系处理得当,赛事才能长久的走下去。

 

希望在未来

 

谈到现阶段遇到的困难,温畅文也毫不隐晦的表示,目前诚致国际自己主办的很多比赛并没有带来多少盈利。他说:“我们的赛事赞助商都不是大型的,加上比赛报名的费用本身就压的很低,为了做好一场高质量的比赛,我们往往还需自己垫钱。”其实稍微熟悉国内民间业余赛事的人都会了解到这样一个现状,很多球友参加比赛并不愿意多花钱,而参赛的球友也没有给予赞助商和主办方一定的尊重,造成后期赞助商对赞助比赛缺少信心,导致赛事的运营方陷入两难的境地。

 

如何提升比赛的气氛,如何提升参赛球员的整体素质,如何吸引更多的大型高端赞助商,也是温畅文从赛事成立之初就一直思考的问题,对于未来的发展,在他的脑中早已构思了一套颇具竞争力和创新意识的画卷,他说:“未来我们希望能够明确每一场比赛的主题让球友明确知道赛事举办的目的和意义所在,进而加强各方的互动性,争取得到更多球员和赞助商的认可。另外,我们也决定策划更多的活动,在不违反规则的前提下,植入更多的趣味性的游戏,让大家充分享受高尔夫的乐趣。此外,我们希望将来让业余比赛向职业比赛更加匹配,计划引进一大批的职业球员和业余球员同场比赛,让业余球员感受职业球手的比赛状态和素质。平均一组一个职业球手。”多样的赛事流程,不断变化的赛事模式,都能营造出浓重而热烈的参赛氛围,而媒体的关注度也会因为职业球员的加入而提升,相信对赞助商而言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显然,只有敢于迈出步伐,勇敢的去探索,路才会越走越宽,诚致国际作为一个先行者,在民间高尔夫业余赛事的运作上给出了自己的答卷,我们也期待有更多优质的高尔夫赛事在中国生根发芽。

 

文章来源:国际高尔夫网(www.ivgolf.com),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