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梁容银,你爸爸喊你回家种田
(2009-10-22 10:52:46)
标签:
国际高尔夫专栏杂谈 |
分类: 专栏-言行天下 |
蔚蓝:高尔夫球友,文风犀利个性,俏皮风趣。
2009年8月,梁容银,这个绝大多数中国人从未听过的名字,在美国打败老虎·伍兹捧起第91届PGA锦标赛冠军奖杯,成为整个亚洲夺得世界高球大满贯赛事第一人。梁容银的故事把韩国青年好好励志了一把。
打高尔夫的人都知道,要打进世界排名前140位那是很牛的人。中国只有两三个人。我转告一下梁容银的故事你就知道,那家伙,那是相当的牛!
梁容银的家是地道的济州农民,老实巴交的爹,甘心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种田日子。而梁容银不想种田,他喜欢健身。没钱又不想种田的梁容银居然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在济州岛的一个高尔夫练习场,以捡球为业讨生活。那年他19岁。
仿佛冥冥中有仙人指引。梁容银一接触到高尔夫,就对那些小白球痴迷不已,挥几杆便一发不可收拾。梁容银以韩国人那种不服输的精神,练就出坚韧的性格和顽强的意志,勤学苦练,5年考取教练资格,11年转职业球手,37岁终于登顶。
梁容银不再需要种田谋生了。打完锦标赛的梁容银今年得到的奖金超过370万美元,折合韩元高达200亿。梁容银是孤独的,与高尔夫为伍的日子里,他心里只有小白球。一个动作,上万次的训练,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成了他的过人之处。济州岛是太平洋上的风口子,这正好训练了梁容银对风速的准确判断力,在与老虎的对抗中两次都是风速判断帮了他的忙。梁容银又是平凡的,获奖之后,他仍然说自己是草民百姓。
而梁容银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坚持、坚韧和坚强地去做好一件事。从不退缩。
20多岁的梁容银正沉醉于练球的时候,他老爸不断托信来高尔夫练习场,中心意思就一个,要他回家种田算了。我估计当时梁容银确实赚不到几个钱,更不要说寄钱回家了。想象一下那时那境,我可以准确地说,在济州岛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梁容银能吃饱饭已经算不错了。而他的家人,日渐体弱的老父亲,肯定觉得梁容银练那个什么小鸟球不靠谱,估计他生气时会把小鸟球省掉前面那个小字,一天到晚念叨不如回家种田,吃个饱饭来得实际得多。
梁容银是幸福的,他工作的内容正好是他喜欢的事。正如一个男人爱上的那个女人,刚好也爱他。当梁容银听到别人告诉他那句话:梁容银,你爸爸喊你回家种田。他头也不抬,更加认真地去打好脚边的那个球。他在发誓,我就不回家种田,我要打球,我要打球赚钱,赚很多钱。
高尔夫是艺术,高尔夫是心态,高尔夫是跟自己过不去的运动。高尔夫如人生一样,一场球,一个洞,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必须认真对待每一次击球。打好了,会很有成就,打不好,会非常失落。高尔夫是遗憾的运动。在决定击球之前,你可以练习无数次,击球失误后,则必须接受惩罚,承担后果。高尔夫是有钱人的运动,但打得好的大多是穷人的孩子。
梁容银现在肯定不用回家种田了,梁容银的爸爸也不会喊他回家种田了。他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挖草,因为他的专注,因为他的意志,因为他的勤苦。这是一种精神,有了这种精神的人,做什么事都能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