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办公室随堂办公利弊危害性侵 |
分类: 随笔 |
【原创】不应该为“教师全程随班办公”模式点赞
http://s13/mw690/001O0achgy6Nqekg96Qcc&690
近日,河北省邯郸市广泰中学实行“教师全程随班办公”模式,打破传统的师生学习和办公的空间藩篱。通过“一拖二”的办公室与教室的特殊改造,学校每个教室后部设有班主任办公室,班主任通过办公室窗户能够零距离随时观察每位学生,在办公室随时掌握班级动态,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兴趣、听课状态、自学习惯等,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或规律,及时有针对性地介入解决问题。( 11月1日中国网)
曾记得好多年前媒体报道过某些学校为了方便对学生进行管理在每个教室安上监控器的新闻,此举受到了广泛质疑,如今在教室后部设立班主任办公室且留有窗户与此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尽管学校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甚至能够列举出很多优点,但是,完全抛开弊端而只讲有利的层面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出发点好、有利未必都是可行的,就像为学生好并不是体罚学生的理由的道理是一样的。
第一眼看到这条新闻时候我猛然想起电影《黑三角》中凌元扮演的女特务于黄氏从门缝后面偷窥的阴险目光,这个恐怖的镜头成了我儿时内心的一道阴影,很多夜晚我闭上眼睛总觉得门缝里有一双眼睛在盯着我,这种情况一直到我上初中以后才慢慢的好转,再后来会偶尔想起,只是,没有先前那种好害怕的感觉了。
这些年各地频频出现了很多“奇葩”的教育举措,比如“三色作业本”;比如“红绿马甲”;再比如“让学生趴在地上考试”等等,清一色的打着激励、公平等体现有利一面的旗号,而把对学生可能造成的伤害搁置一边,之所以会有类似于“教师全程随班办公”模式等“奇葩”事情发生从某种程度上表明教师在激励、管理学生方面已经黔驴技穷,或者说遭遇了瓶颈,是毫无办法情况下的“穷途末路”,话虽然难听点但是个大实话。
“班主任全程随班办公”的模式是改革没错,是创新也没有错,有它的可取之处更没有错,只是,这种做法还存在一些显在的、隐性的问题甚至危害,而这些问题、危害我们却不能避而不谈更不能视而不见。
显在的问题第一是违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原则。
首先是对任课教师的不信任,学校乃至班主任应该充分的信任班级任课教师能够管理好课堂,能够正常的维持班级课堂的秩序,在班级后面设立班主任办公室即标志着所有在班级开展的室内课班主任都会听到、看到,无形中给任课教师带来压力,没有人会不在意在不是公开课的情况下有外人在场而且是时时都可能在场,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任课教师的自由“发挥”,而班主任上课就不存在这种情况,有违公平。
其次是对学生的不信任,在很多学校尝试设立和建设诚信考场的当下在教室里设立一个“监视”窗口,无疑是一种倒退,一定会有学生时不时的“留意”班主任在不在,对于某些学生来说反而分了神,在更多学生的内心会觉得这是班主任在“监视”自己,而不是什么为了更好地教育管理学生。班主任在就好些,班主任不在就会有情况,会使某些学生形成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双重性格。
显在的问题第二是增加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摩擦。
每一个任课教师的上课风格不同,教育学生的策略、方法、手段也存在很大差异,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发生矛盾是可能的,当任课教师与学生发生矛盾时班主任看到了、听到了如何处理?是听之任之课后再处理还是立马就出面调停?火候拿捏到什么程度?及时出面未必得到任课教师的认可,万一因为自己的不及时出面产生了严重的后果,班主任为此担责岂不冤枉!同样如果任课教师在课堂上有违规现象,班主任是任其发展下去还是制止?这对班主任是个考验,也是造成班主任与任课教师之间不和谐的因素。
隐性的问题是或许给一些师德败坏分子提供了便利。
很多校园性侵案发生的场所大多在教师的办公室、宿舍,为了预防校园性侵案的发生教育部出台了教师不得单独约见女生的规定,教师、班主任的办公室大多以年级或者学科组构,一般会有几个人在一起,即便是同学科也很少出现集体上课的情况,所以,正常上课的时间里在办公室发生性侵学生的几率几乎为零,而班主任的办公室设立在教室的后面,一个人的空间缺少了同伴之间的相互监督,如果班主任是一个师德败坏分子,这样的设置无疑给他犯罪提供了便利,课间、午休时间、放学后都会成为他作案的时间,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这种“班主任全程随班办公”的模式一定会迅速成为全社会热议的焦点,到那个时候还会有人为这样的举措点赞吗?或许还要追究学校领导的责任。
显在的、隐性的问题还有很多,仅从这几点即可说明“班主任全程随班办公”的模式不是一个好模式,不值得点赞,更不值得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