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教师关系紧张制度 |
分类: 随笔 |
【原创】为什么现在的家校关系比较紧张?
过去有一种说法:“世上不要与两种人打交道,一个是医生,一个是老师”,因为医生和老师做事都比较细作,小算盘也打得比较精,又喜欢计较,所以与医生和老师打交道一般都占不了便宜,这既有特定历史的原因又有行业特点的原因。即便如此,曾经医生和老师仍然是老百姓最最尊敬的人之一。
父亲年幼的时候爷爷奶奶就过世了,几乎我是在脚盆里长大的,每天早上母亲喂饱我将我放在一个大大的脚盆里并在我的腮帮上点上红胭脂,中午歇工回来我腮帮上的红胭脂已经伴随着眼泪流到了脖子,母亲就会抱着我大哭一通,难过归难过为了挣工分每天依然如故。我就这样磕磕碰碰的到了6岁,父母央求学校的校长,于是,父亲扛着一条长板凳把我送进了小学成了学校里最小的学生。
校长住在学校,一开始是在老百姓家派饭,派到哪家哪家一定是像对待贵宾似的礼遇,尽管只有鸡蛋,后来大队安排专人为校长烧饭,油盐酱醋柴火有各生产小队轮流负责,不到点生产队就会差人送来,根本用不着校长烦神,那个年代校长、老师是老百姓心中的“神”。
那时候,老师在学生心中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没有学生敢去老师的办公室探头探脑,哪像现在学生进老师的办公室就像逛菜市场似的那么的随便,老远看见老师走来立马就从另一条路躲过,偶尔与老师碰面也是脸一红叫一声老师逃也似的跑开,在学校被老师“惩戒”更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被“惩戒”了还不敢告诉父母,因为父母一旦知道“惩戒” 得会更重,只是,从没有“惩戒”过分的事情发生,也没发生过性侵学生的龌蹉事,足以证明那时的老师们还是有分寸有觉悟的。
说心里话我很怀念过往的那些青涩的学校生活。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教育、校长、老师在人们的心目中渐渐掉价,几乎掉到了扶不起来的地步,尽管社会上尊师重教的呼声还很高很高,只是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文章”而已,完全没有了那种发自内心的尊重。
于是,老师发出了“现在的学生难管”的叹息声,老百姓喊出了 “教育诟病加身”的声讨声,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剑拔弩张”的局面?我思量着觉得以下几个方面与此有关。
第一、教育管理制度对教育部门、教师的束缚。
一来现在家长维权意识很高,二来教育制度限制了教师的教育权限,教师对学生“惩戒教育”的尺度审判权在家长,曾经8分钱的邮票现在毛把钱的电话就能让一所学校、一个老师焦头烂额,轻则道歉、检讨、赔偿,重则记过、砸掉饭碗。社会、家长、学生的“咄咄逼人”;教育部门、学校、教师的“容忍”、“退让”使得教育部门、教师战战兢兢、步履维艰,一道道红线不仅圈住了老师的手脚,更重要的是禁锢了老师们的思想。
四年级有个学生家长酒一喝多了就给12345打电话,举报老师不给孩子布置作业、不批改孩子的作业等等鸡毛蒜皮的事情,而那位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根本就不管不问,把智力障碍的孩子丢给同样是智力障碍且生活都很难自理的妻子,自己在外面漂着,孩子根本就做不起来作业,但是,只要一打电话教育局立马就会派人来调查、回复,还得获得举报人的满意,学校就得满世界的找他,请他撤诉、签字,次数多了学校既恼火又无奈,没办法只好让他的儿子享受最优惠的待遇,吃饭免费、坐车免费,校服免费,总之一切全免,赔了笑脸再赔钱。
这些年来出现了许多校长、教师性侵学生、教师体罚学生的案件,现在竟然又冒出了中学校长挪用学生伙食费包养情妇的丑闻,让教育一次次的蒙羞,使斯文扫地。桩桩件件无一例外的都激起了公愤,教育不再是清水衙门却成了藏污纳垢的产所,公众对教育、教师有了戒备之心,教育一旦犯事即群起攻之,一定会把过往的种种丑事一股脑儿刨出来,赤条条的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教育就像一个患者,身上的伤疤被“残忍”的撕开,鲜血淋漓,而这些鲜血淋漓的道道伤疤则更激起公众的愤怒,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教育一定体无完肤。
另外,教师吃请、收受学生、家长财物也是公众吐槽的原因。
导致教育和家长关系紧张的因素有很多,有制度,有态度,有说的,有做的,缓解这种紧张关系唯有彻底改革高考制度,一考定终身的高考制度改了,学校的评价机制也会随着发生改变,教师安心教书,学生能学到怎样就学到怎样,人与人的关系也就变得轻松起来。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