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暑假农村孩子干什么可做什么 |
分类: 随笔 |
【原创】暑假里的农村孩子到底在干什么?
http://s2/mw690/001O0achgy6KNQRoVpL71&690
下学期学校要接受创建数字化校园的验收,学期结束的那天信息主任布置班主任要求学生在暑假期间加入班级博客,把假期里看到的、做过的有意义的生活、故事用文字、图片记录下来上传到班级博客,与同学们分享。
结业典礼结束后的暑期生活指导以及安全教育班会上我将班级博客的网址、密码以及邀请码写在了黑板上,要求学生抄下来,并进行了操作示范,同时对暑期班级博客上传文章、图片做了特别的要求。
眼看假期过半,目前仅有杨洋、章利欣、庞鑫宇、朱泽四名同学先后加入了班级博客,这四个人也只是在班级博客里照了个面而已,什么也没有上传。
我并不反对小学生使用电脑,我也不奢求学生使用电脑只是为了查资料、阅读、写文章等一些关乎学习的事情,我希望学生使用电脑至少大部分时间应该与学习有关,否则,宁可不用。
农村孩子暑假里到底在干什么呢?他的父母真的就不闻不问吗?带着疑惑我对周围和通过电话对班上学生的暑期生活做了一番了解,发现农村小学生暑假生活大抵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无规划,浑浑噩噩,要不就是电视频道换个不停,电脑、手机要么玩游戏,要么在QQ里寻乐趣,你加我我加你天南海北胡吹一通,在空间里转载一些与年龄并不相符的文章,“没心没肺”的打发时间。
第二种情况,学生对暑假作业内心有自己的小九九,需要书写的作业要么放假后几天就完成要么就是开学前几天突击完成,至于那些软性的作业则根本不放在心上,可有可无的,有很多理由可以搪塞,比如,班级博客里上传文字、图片,可以用家里没电脑,父母不允许用等理由敷衍,他们很清楚老师并不能把他怎么的。
第三种情况,部分孩子会在暑假里走亲戚或者去父母打工的地方度假,不用做作业伙食还好并能尽情的玩是他们到亲戚家的出发点,去父母打工的地方也不用做作业,好不容易来一回,家长一般也不会对作业有什么要求。
过去,农村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小学,学生住的也相对集中,一个班同一个村的孩子就有好几个,放暑假前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家庭住址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选择学习成绩好比较懂事的孩子做学习小组长,小组里的孩子会在规定的时间里去小组长家里做作业,因为老师住在附近,与学生的家长很熟,期间老师会经常去各村的学生家串门,尤其是在晚上吃过晚饭后,与家长拉拉家常,同时询问询问学生假期的学习情况,也算是一种检查和督促。
后来,镇校合并,学生人数明显减少,一个村子同一个班级可能只有个把人,学习小组肯定是没有了,家长为了孩子的安全,特别是防溺水不允许孩子到处乱串,窝在家里成了孩子度假的主要方式。起初,有的教师会在家里开办辅导班帮孩子补习功课,即便是收费也很低廉,参加补习成了部分学生暑假生活的一部分,后来,教师家教或辅导学生成了“高压红线”,教师逐渐的不敢触碰也不能触碰,尽管家长有这个需求,这也是学生假期里只能窝在家里的原因。
学校、老师一再教育学生平时要多阅读课外书籍开拓自己的视野,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只是,农村学校对学生阅读、写作知识的传授仍然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体系,学生不会阅读更不会写作,尤其是农村家长对孩子的阅读还没有形成共识,即便是给孩子买本书也是课课通、大试卷等一些教辅资料,最多也不过作文选。
暑假假期很长,加上平时的双休日和法定假日的假期差不多有一百多天,至少占一年的三分之一以上,假期里学生做什么值得关注且必须关注,这是社会、学校、老师、家长的责任,可是,教育部门只是一味的紧盯着学校集体补课和教师家教,而忽视孩子特别是农村的孩子假期里到底做什么有什么可做,这是不科学的,这也是促进社会民办培训机构补习班风风火火的重要原因。再说,只堵不疏,补课之疾难以根治,
本来这个假期部分学生有机会参加由社区组织、关工委牵头、学校参与监管的社区暑期活动,后来出于安全考虑这个活动被除消了,尽管各方面都已安排到位。
关注农村孩子,关注留守儿童已成社会共识,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农村孩子暑期到底在干什么?有什么可做?这是不可忽缺的内容,否则,一切都是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