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整齐划一个性发挥焦虑扼杀杂谈 |
http://s2/mw690/62a52021ncc23964e0431&690
近期,网络上一篇名叫《开学一个月摧垮坚持6年教育观》的文章引起无数家长的共鸣和议论,文章中提到学校、老师对孩子整齐划一的要求,这种整齐划一的要求似乎与家长需要的孩子个性自由发展的要求相悖,家长没有商量的绝对服从使得家长担心孩子会不会丢失了个性,变成整齐划一的人?因为无法预知六年后孩子会变成什么样子,于是,内心充满了焦虑。
我相信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整齐划一的人,而是能够让不同的人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让不同的个性都得到彰显,但是,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对孩子们整齐划一的要求并不矛盾,对孩子进行整齐划一的要求与培养整齐划一的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家长们的内心之所以恐惧是因为他们误读了老师对学生整齐划一的要求。
现实生活中整齐划一的要求比比皆是,第一次下田插秧的时候,老辈人就会告诉你两腿之间夹三棵秧苗,左右各剩下两棵秧苗,身架子尽量下蹲,屁股几乎贴近水面,左边这颗秧苗要紧靠着插秧线,插秧的时候两个脚慢慢的往后挪,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插秧的速度而且插下的秧苗横竖行株直,秧苗比较容易成活,长大后通风,对水稻的生长有一定的作用,如果,以自己的个性随便插,两个脚随便的移动,秧苗就常常插在自己的脚印里无法定住根,稍许有点风就会浮在水面上不能存活,速度不会快不说,秧苗也会东倒西歪,既不美观,插秧的人也会人忙脚乱的,搞得浑身上下到处都是泥巴,几乎每一个学习插秧的人都接受过类似的指导。
我们在上小学的时候每天下午都会有15分钟的写字课,其中就有用小楷写小字的要求,刚开始时搞得每个人手上、身上乌七八糟的,就是这样的要求使得那个年代的人几乎每个人都写得一手好字,如今,学生再也不需要写小楷了,写字课废除了,孩子们的字也越写越差了。
国庆阅兵时各个方队迈着矫健、整体的步伐走过天安门广场,国旗班的战士每天都得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升起国旗,威武雄壮、器宇轩昂,如果没有整齐划一的要求与坚持不懈的训练能达到那种效果吗?训练中这种近乎残酷的整齐划一的要求与个体个性发展并不存在矛盾。
体育运动员在训练的初始阶段一定也是按照教练的要求进行的,很多基本的动作要求也一定是整齐划一的,在整齐划一的基本功达成以后,教练才会根据个体的特点或者特长有的放矢地进行创造性的设计,运动员才会形成自己的特色。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也是如此,老师在教学除法列竖式的时候要求学生要用尺子划横线;写字时要求横平竖直;课堂上抱臂坐正;上下楼梯时轻声慢步右行;集体活动时穿校服等等整齐划一的要求并不是想要扼杀孩子的个性,而是从小培养孩子美的感觉、对待美的态度;课堂上专心聆听的态度;安全有序的行走方式以及集体主义观念,这也是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最大区别,如果,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缺乏一种规则或者一种可以参照的标准,我们的教育方式将是杂乱无章的、无序的。
家长认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让孩子慢慢明白“你有你的好,我有我的好”,这个观点没有错,但是,这个观点应该用在我们如何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每一个孩子都是发展的人,都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都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因此,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全面的看待发展中的孩子,在我们整齐划一的要求下我们应该允许孩子的接受有快有慢,允许孩子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困难,有错误,允许孩子的个性差异并不是要全盘否定学校乃至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合理化的整齐划一的要求,只有唯成绩论才是对人的束缚。
学校对老师的管理中也存在整齐划一的的要求,课怎么备?评语怎么写?勾叉怎么打?打在哪个位置等等都有非常细致的要求,这是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这种精细化的要求并不妨碍教师个性的发挥,在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上尽可以发挥自己的个性化要求。现在推广的一些教学模式不就是对老师整齐划一的要求吗?但是,教学模式并不妨碍教师的创新与改良。
当然了,教育教学中的一些整齐划一的要求也要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有所变通,改良一层不变、千人一面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但是,全盘否定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一些整齐划一的要求是不科学也是不客观的,老师对学生合理的整齐划一的要求培养的是学生学习的一些基本素质与习惯,这些基本素质或习惯养成了个性的潜质才能更大程度的得到发挥,所以,家长们无须焦虑,学校教育中的某些整齐划一的要求不是洪水猛兽,更不会扼杀孩子的个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