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师哪儿去了?

(2012-10-10 20:37:09)
标签:

教育

故事

杂谈

分类: 教育小故事

  老师哪儿去了?

 

     文:九州狐

 

http://s16/middle/62a52021ncbb3b957022f&690

三年级第一单元学习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课本的练习中安排了一道题目,内容是“3位老师带着62位同学去郊游。每顶帐篷最多只能住6人,至少要搭多少顶帐篷?”这道题目有两个目的,第一是运用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第二是根据生活实际如何处理余数的问题,有的时候余数要舍去,有的时候商要进一,这要结合生活实际,这是一个难点。

 

学生独立完成这道题目的时候有不少学生列式为62÷6,他们只考虑62位同学而把三位老师丢了,在评讲的时候我问学生:“你们喜欢老师吗?”

 

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喜欢”。“你们说谎”,我装出一副不相信的口吻答道。

 

“真的!”个别孩子似乎有点急了,语气明显的急促了许多,“如果真如你们所言老师太高兴了,可是你们的表现不是这样的啊?”我特别把表现两个字语调加重了些。

 

学生们一下子懵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还是用事实说话吧!”我边说边把学生列的算式62÷6通过视频呈现了出来,用略带调侃的语调说:“还说喜欢老师呢!你们给自己安排了帐篷却把老师弃在一边,3位老师只好露天过夜喽!”

 

“哈、哈、哈”同学们会心的笑出了声,我瞧见几个同学的脸上露出了丝丝羞怯的笑容。

 

尽管是临时设计的内容,但是,我相信通过这样的安排对于绝大多数的同学来说应该印象很深了,为了检验效果在家庭作业里我安排了这样一道题目,“石老师和张老师带领82个学生去春游,平均每辆车坐多少人?( 题目下方配有两辆客车图片)。”第二天批改的时候发现仍然有六、七个学生列式为82÷2,很显然昨天我对于他们的“刺激”还不够,或者说他们根本就没往心里去。

 

第一节课是数学课,上课铃响后我没有很快走进班级,只是站在隔壁班级的走廊边,静静地看着教室的门口,大约三、四分钟的样子,班长杨洋从教室里出来径直的朝办公室走去,我知道她去找我了,不一会儿,无功而返,她回来的时候正好与我迎面,不等她张嘴,我即朝她摆摆手示意她回教室,可能是同学们没有看到杨洋把我喊来,教室里稍许有了“响动”,在这个时候,我走进了教室,教室顿时里没了声音。

 

我笑着问:“杨洋,你去干什么啦!”

 

“找你。”杨洋答道,

 

“找我?”我佯装不知,

 

“没老师上课。”杨洋答道,从表情上看她有些疑惑,心想分明是你的课还装蒜。

 

“老师哪去了?”我接着追问道,

 

这次杨洋没有回答只是用手指了指我,底下不少同学也和她一样拿手指指着我。

 

“我?我和吴老师昨天带你们去春游,你们把我和吴老师丢下坐车走了,分明是不要我了嘛!还找我干什么呢?”我一边说一边用手指指着自己的鼻子。

 

学生们面面相觑,个个瞪大个眼睛望着我。

 

我见火候差不多了,于是,在黑班上写上了算式82÷2,问:“你们82个同学坐车走了,丢下老师应该吗?”

 

“不应该!”同学们回答的声音很响亮,似乎他们一下子明白了什么,尴尬的气氛也缓和了许多。

 

“你们也不要问是哪个或那些同学‘丢下’了老师,老师只希望同学们以后做题目的时候能够细心一些,可以吗?”

 

“可以”、“行”、“一定”,答案虽然不一样,但是,节奏和意思是完全一样的,我觉得那节课同学们听得最认真,我的课上得也最认真。

 

后来,单元检测中有一道题目,“小林把100张邮票平均分给了自己和4个朋友,每个人分到了多少张?”同学们都做正确了,在评讲的时候,我有意的问道:“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分给了5个人,不是4个人,不能把小林丢掉。”同学们几乎是异口同声。

 

“不然老师又要问老师哪儿去了!”平时不爱发言的庞赖发一句话引得课堂上笑声一片。

 

通过这件事,使我认识到在课堂上破解知识重点、难点的时候,给予学生一些适当的“刺激”更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