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更讲究细节

标签:
教研课细节多边形杂谈 |
分类: 教育教学心得体会 |
数学课堂更讲究细节
http://s2/middle/62a52021ncaa4d5595451&690
9月25日,沈中华老师向老师们奉献了一堂精彩的数学研讨课,无独有偶,语文的第一次教研课也在这天粉墨登场,拉开了新学年新学期学校课堂教学研讨的序幕。
沈老师上课的内容是《认识图形》,这是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同学们早在一年级的时候就认识过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现在主要是帮助学生建构平面图形边的概念,能够判断一些常见的图形是几边形,能够根据要求画出或折出几边形,画与折的要求是这节课的难点。
沈老师首先通过不同形状的饼干图片入手,帮助学生回忆在一年级时候就学过的几种平面图形,学生们很快的就进入状态并能正确的说出图形的名称,然后沈老师通过让学生摸图形纸片的边、在图片上指出边的方式让同学们感知边是直的,图形是封闭的特点,初步建构边的概念,紧接着沈老师帮助学生根据图形边的多少进行分类并通过一组判断题帮助学生巩固几种图形的概念,最后,通过学生用小棒根据要求搭建图形、把已有的多边形分成若干个三角形、用长方形的纸片折成不同形状的多边形等活动进一步巩固多边形的概念,既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又在活动中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整节课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课堂结构有层次,内容设计有特点,学生在直观形象的过程中完成了知识建构,水到渠成。
数学课堂不同于语文课堂,数学课堂更趋向于“工笔花鸟”般的精致,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数学课堂更讲究细节的处理。
站在这个高度我觉得沈老师这节课还有几个细节可以处理得更好。
一、在学生摸和数多边形边的时候,老师应该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数和摸,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遗漏或重复,同时有序是学习的一种品质,培养优良的学习品质也是教育不可忽缺的任务,另外,还要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的边有长有短,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平面图形打下基础。
二、在交流评讲“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五边形、一个六边形至少可以分成多少个三角形的问题时,沈老师通过课件展示了自己分的过程,只是让和自己分得一样的同学举手,并没有考虑到下面与自己的分法不一样的同学,应该把学生不同的分法展示出来,忽视这部分同学的感受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发现学生中的错误和问题,同时,要教给学生分的方法,如何达到最少而又不遗漏必须是两点连线,分割线线与线之间不相交(没有交叉)。
三、在数一数填一填的环节中,沈老师只是让孩子们汇报了填的结果,而没有重视比较图形的个数和学生填的数量总和是否吻合,尽管这个细节很小但是却是培养学生养成检验习惯的契机。
四、图形是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最后还应该回到生活中去,课的最后老师可以让同学们举出身边各种形状的实物,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收集一些平面图形的小实物或图片,对一些难以举例的内容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收集并通过视频展示出来,尤其是各种图形组合出来的精美图案,让同学们感受图形的美,使学生知道这些精美的图案就是一个个平面图形组合出来的,从而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课堂讲究艺术,数学课堂更讲究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