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育中的遗憾与遗憾的教育

(2012-07-16 14:35:39)
标签:

教育

遗憾

杂谈

  教育中的遗憾与遗憾的教育 

             文:九州狐

 

 

http://s6/middle/62a52021nc4eca6698875&690

经常会听到教育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这句话,我赞同这个观点是因为我觉得教育的遗憾是指教育永无止境,这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本质特性决定的,是因为教育不同的受众决定的。人类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技术的不断深入,新颖的教育理念不断的创新等等一些客观的因素都是决定教育无止境的因素。教育改革何去何从,我们不断地在摸索中不断地拓展它的内涵,事实证明过去一些认为很好的教育教学经验在今天看来恰恰是错误的或是不科学的,不断地被更科学的经验所代替。说不定哪一天后人会对今天我们津津乐道的所谓先进教育理念批得一文不值。因此,教育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再者我们在实施教育行为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同一种方法在不同时间对同一个人,或同一种方法在同一时间对不同的人都可能产生不同效果,我们不可能都能预料得到教育过程中的方方面面的情况,或在很短的时间里找到合适的方法一一解决。且行且思,教育必定经历遗憾——完善——再遗憾——再完善的过程,因此,教育过程中存在诸多遗憾,正因为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遗憾,教育改革才得以前行。

 

教育始终贯穿人类的延续和发展,在这条荆棘的道路上永远不乏遗憾的事情发生,但是,遗憾的教育应该是我们应该面对的也是迫在眉睫着手解决的问题。

 

第一,“减负”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

 

在素质教育如日中天的当下,一说到素质教育势必会让人联想到给学生减负的问题,一想到减负就一定会想到学校、老师是罪魁祸首,其实,这个观点是非常片面的,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给学生死做题、多做题的学校和老师,但是,这种情况必定是少数并逐渐减少,另外,教育部门规定学校、老师不得向学生推荐任何试卷、练习册等一些教辅资料,但是,所有学生鼓鼓囊囊的书包又是谁造成的呢?怕增加学生学业负担所以不推荐学生课本以外的学习资料,那么,书店里那些名目繁多的试卷、辅导用书等资料来自哪里?正版的、盗版的应有尽有,一句话不给出版不都解决了嘛!所以,我认为减负不仅仅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眼睛只盯着教育部门减负永远面临着治标不治本的尴尬。

 

第二,令行不止,教育必须重视的问题。

 

1)、考试不排名,不准公布高考、中考状元的禁令由来已久,事实上却是另外一回事,各种高考、中考的信息漫天飞舞,电视台、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哪年不在借各种“状元”炒作一番,状元们的成长路程、学习技巧等内容频频裸露在公众的视野里,想不知道都不成。这些信息是如何泄露出去的?学校不可对外宣传,媒体可以,这是为何?

 

2)、择校费早被列入禁止的范围,现实中择校现象则是愈演愈烈,择校费越来愈疯狂。

 

第三,内外有别、地区有别,厚此薄彼是教育的诟病之一。

 

随着教育市场化的不断渗入,更多的民间资本为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越来越多的民办学校应运而生,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无论是在管理上还是资源配置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别,虽说,教育部门对民办学校有政策的监管权和业务的指导权,但是,在一些教育法规的处理上却明显的显得无能为力,比如,收费、补课、减负、教师不规范的教育教学行为等等,公众更是错误的把这些在公立学校错误的教育行为看成是民办学校的特权。

 

同样的是公立学校在不同的地区,在教育行为的规范执行上也不尽相同,比如,假期补课,在有些地方就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在有些地方就是不可触碰的高压线;公办学校不可以举办补习班,公办学校的老师不可以在校外辅导班兼职也不可以进行有偿家教,而校外民间的各种培训机构却如日中天,风风火火,那些民间培训机构颁发的各种证书则成为名校招生的“名片”,这是一个不正常的教育现象。

 

第五,“滥竽充数”的民间教育机构频频让教育背黑锅。

 

只是为了锻炼孩子,父母送他进了这扇铁门。仅仅过了两天,他们却与儿子阴阳相隔。两天的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这究竟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这是【传奇故事】中主播金飞讲述的一个故事,题目是《入学48小时后的“意外”》。

 

湖南长沙倍腾青少年启发教育学校现在已经被取缔,如果不是学生陈石的死亡,外界可能还不能很快的知道这个学校不是通过启发教育学生而是通过体罚教育学生的真相,且不说半年22000元的高额学费,就是没有任何教材,不具备资质的校长和不具备资质的老师即构成了一所学校便匪夷所思,金飞最后总结说家长不能完全听信广告宣传,应该事先做好调查,只要事先到这所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了,话说得很有道理,但是,我觉得还没有说到核心,那就是这等根本不具备办学资质的个体是如何混入教育队伍的?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又是如何监管的?一个根本没有办学资质的不能成为学校的学校却让教育背上了黑锅岂不荒唐!就是这样的一所学校曾经还获得过双优诚信民间组织的称号,这是根据什么评选出来的?另外,这所学校的虚假广告是如何出炉的,有关部门有没有把关?所以,我觉得他们应该担负失察和监管不力的责任。

 

第六,公立学校比例失衡。

 

广西柳州公立幼儿园和幼儿园总数的比是14:171,家长们为孩子能入学一所公立学校被迫彻夜排队48小时,公立学校办学规范,收费便宜是家长们趋之若鹜的重要原因,这一切源于公立学校的严重不足,我们能资助其他国家建希望学校,为什么不能多建一些公立学校包括农民工子弟学校呢?尽管可能不能完全满足需求,但是,至少可以缓解这种尴尬局面。

……

教育不是因为需要遗憾而遗憾,我们能够允许教育过程中有遗憾发生,但是,我们不能漠视遗憾的教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