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送遭遇明偷暗抢折射了什么?

标签:
韩红刚萝卜白送遭遇明偷暗抢杂谈 |
白送遭遇明偷暗抢折射了什么?
http://s7/middle/62a52021nb3096d44f816&690
“萝卜哥”你在想什么?
近日,河南滑县农民韩红刚的80亩萝卜滞销。由于销路不好,他决定免费赠送给市民食用。媒体刊登消息后,引来数万人拔萝卜,萝卜被拔光了。但他种的红薯也被偷了3、4万斤,地边上种的两亩菠菜,也被拔得剩下三分之一,损失惨重。(中国广播网)
郎咸平最后一公里决定菜价的理论似乎还在耳畔回响,那边大白菜的“血泪史”还没有谢幕,这边萝卜白送遭遇明偷暗抢的人间“悲剧”已经粉墨登场,都说菜贱伤农,只是菜贱伤的是菜农们的心,可是这件事情说得严重点伤了中华民族的根。
可能我真的说得严重了,但是不说得严重一点不足以解恨,韩红刚恨吗?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恨吗?如果人们真的把恨字经常挂在嘴边的时候,这个社会真的就成了问题社会了。
那么,白送遭遇明偷暗抢折射了什么呢?
第一、当地政府应该扪心自问做了些什么?应该为“爱心萝卜”负什么责任?
(1)、政府的“菜篮子”工程年年讲,这完全是政府搭台农民唱戏关乎民生的一件大事,韩红刚从河南滑县到郑州市北郊的黄河滩区种植蔬菜仅萝卜就80亩,就足以说明是一个规模比较大的种菜大户,政府或有关部门当时在与他签订租地合约的时候有没有扶持他的承诺?应不应该对这样的种菜大户扶持?
(2)、我不知道韩红刚有没有因萝卜滞销找过相关政府或部门,但是既然媒体都报道了且有数万人拔萝卜当地政府不应该不知道吧!当地政府又做了些什么?是冷眼观望,还是在看他的笑话?反正租金一份也不会少。
第二、80亩萝卜滞销不是因为没有需求,数万人来拔萝卜并明偷暗抢红薯和菠菜则说明了人们需要这些蔬菜,只是不愿花钱罢了,几十万斤的蔬菜得有多少人参与了这起“疯狂”举动,赶集有没有如此场景壮观?只是这种场面更让人想起“苍蝇”密集般的恶心,好在哄抢没有引起骚乱和械斗,否则韩红刚爱心不成反受牵连。
卖就不要,送就要,这让我想起了过去街边、车站旁边的那些卖药骗局,从白送到送也要卖也要,最后不得不买一步步的落入骗子的设计好的圈套,很多人因贪图不劳而获而被骗,只是那种情况面对的是骗子,是被骗,是一种可怜;而“萝卜”事件直面的是一个善良菜农的“爱心善举”,是害人,是一种极端的可恶!
第三、不要白不要和顺带不为偷的观念在作祟,有人把它说成是有人不自觉顺手牵羊所致,我觉得对这些人无良的行为用不自觉来形容不恰当,不自觉是指无意识的、自然而然的情感活动,这些人都是无意识的人吗?他们给韩红刚带来的雪上加霜的遭遇是不自觉的行为吗?肯定不是,不自觉一定不能掩盖他们那种丑陋的心态和行为。
韩红刚红了,有人为他义卖红薯,有人就觉得他是在通过白送萝卜炒作,难怪孔庆东教授说中国人为什么做好事的人越来越少了,就是因为一旦有人做了好事就会被怀疑有什么动机?为什么要无根无据的怀疑他人的动机呢?这或许就是中国人的劣根性的表现。
韩红刚说:“一是免费送萝卜的事,我没有组织好,没想到会来这么多人。二是我的方法不对,应该在路口设个牌子,告诉大家萝卜叶子放哪里,不能挑着去拔。三是没有限制,有辆车一下子拉走一万多斤。还有人没有拉到萝卜,白费了他们的汽油。我心里很难受,觉得对不起没有拉住萝卜的人。”这是一种什么胸怀?与韩红刚相比那个一下子拉走一万多斤的人,那些明偷暗抢的人,那些坐在主席台上大讲扶民富民政策的人不觉得脸红吗?
白送遭遇明偷暗抢,“爱心萝卜”狂欢活动真的像韩红刚所说的那样“吃亏是福”吗?我想每个人心里自有一把尺子,只不过人们不再愿意去揭开伤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