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遗体捐赠亲人却无处祭奠想到的

(2011-10-23 15:28:11)
标签:

遗体捐赠

祭奠

诚信

道德

公平

杂谈

从遗体捐赠亲人却无处祭奠想到的

                文:九州狐

 

“遗体捐赠遭遇祭奠尴尬, 亲人何处寄哀思。花瓣离开花朵,暗香遗留。当我们在墓前献上一束花,悼念逝去的亲人时,有没有想到那些没有留下墓碑、骨灰的遗体捐献者,他们的家属该去哪里祭奠呢?近日,荆州区的刘女士向记者反映,她的父亲去世后捐献了遗体,现在她面临着无处祭奠父亲的尴尬。

看到这条新闻我不由得呆住了。

遗体捐献,是指自然人生前自愿表示在死亡后,由其执行人将遗体的全部或者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以及生前未表示是否捐献意愿的自然人死亡后,由其家属将遗体的全部或部分捐献给医学科学事业的行为。

对个人来说,遗体捐献是种高尚人格的体现,是一种对自身对社会乃至对自然的一种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一方面,人死了还想着为社会为人类做贡献这本身就是一种很高尚的社会道德;另一方面,某些相信人死后可以通过器官的使用而使自己的生命光辉也照亮别人的生命,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鉴于传统思想的束缚,中国人一贯恪守人之发肤受之父母的古训,尽管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风俗,但是,对于逝者的尸体亲人都比较慎重,仅一个殡葬改革我们的国家就花费了数十年的心血,捐赠逝者的遗体更是凤毛麟角,对于这种人道主义的行为国家更是大力提倡和弘扬,虽然现在这种事情还并不为大多数人所认可,但是,比起过去改观了许多。

我们在正面宣传遗体捐赠的意义的同时却没能考虑到善后的事情,不能妥善的做好遗体捐赠以后亲人的祭奠问题,亲人们情以何堪?无疑红十字组织再显信誉危机,任何正面的宣传有的时候都抵不过一条负面的新闻事件,因为负面的新闻事件不像正面宣传那样抽象,它涉及到的是具体的人和事,结果更具像,感受更真切。

与老人跌倒没人去扶、宁可撞死不愿救助伤者、18个路人漠视小悦悦躺在血泊中的事件一样,人们大多的解释都是与负面的新闻有关,他们不是不知道当今社会群体道德滑坡,世风日下等等不良的社会现象在中国毕竟还是少数,中国不乏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和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只是他们眼里看到的只是那些为人不齿的现象,看到的是“血淋淋”悲壮,所以,每一个人都像刺猬一样卷缩着努力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绝大多数人不愿去冒险,明哲保身成了共有的特质。

不难想象彭宇的亲朋好友,许云鹤的亲朋好友不会再有人助人为乐,小悦悦的亲人在自己遭遇类似于小悦悦的事件的时候很难伸出援手救助他人,不要说他们冷漠而是他们情非得已。当社会没有还给他们一个公道的时候,也不应该奢求他们还社会一个公道,这就是公平原则,只是这个原则悲惨了许多。

一百个正面宣传不敌一个负面新闻,甚至更为严重,于是诚信和道德重塑摆在了公众的案前,因此,如何实现诚信和道德重塑迫在眉睫,而不是一味的去指责别人,关键的是叩问自己:“我如何去做?”只有人人做好自己,社会才会频现人性的光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