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被十三所学校开除的学生的“忏悔”隐射了什么?

(2011-09-17 08:18:07)
标签:

开除

励志

控诉

悲哀

学校教育

杂谈

一个被十三所学校开除的学生的“忏悔”隐射了什么?

                         文:九州狐

 http://s4/middle/62a52021nad180cad0e83&690   http://s14/middle/62a52021nad180d97543d&690



题记:外出归来适逢江苏电视二台《新闻夜宴》节目讨论学校道德教育的话题,缘由“一个被十三所学校开除的学生的忏悔”的视频。

 

胡斌,一个曾经被十三所学校开除的学生,涉黑,被劳教,刑满释放以后改过自新做义工,受到世人的尊重,到学校演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与感悟,这大概是胡斌的人生轨迹,也是视频反映的一个大致的内容。

 

456个相关视频足见受追捧的程度,本来让胡斌这种极具“特殊性”的群体代表来谈谈自己的心路历程,无论是对受众还是对社会都是一个绝好的教育机会,那就是无论你走得多远都有获得“新生”的可能,若被人尊重必先尊重人,放大一点说就是“人救人一时,自救自一世”。把他作为青年励志的代表这或许就是主办方的初衷。

 

可是,从视频的内容来看如此说是胡斌在忏悔倒不如说他是在控诉,声泪俱下的控诉他之所以有那些特殊的经历都是源于学校道德教育的缺失,“学校教我学历,教我学知识,教我学技能,为什么不教我学道德?”这是胡斌视频中说的话,寥寥几言却震耳发聩,直击心灵,台下雷动的掌声则说明此番话引起了受众的共鸣,受众之所以喜欢,一来胡斌现身说法,他的转变可以触摸,真实可信;二来,更加激发了公众对现行教育的不满情绪;再者,不乏公众调侃起哄的成分存在。只是我听后却浑身起了鸡皮疙瘩,无以言状的痛苦溢于言表,回归社会,应该怀揣感恩之心,可是。。。。。这是我写这篇博文的原因。

 

为什么人一旦失足首先挨板子的就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里固然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是,它毕竟不是教育的全部,放大一点说,学校教育并不是人生中必不可少的教育环节,过去很多人根本就没有学校教育的经历,甚至连名字也不会写,但是,并没有阻隔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代代相传。这种武断的把自身错误一股脑儿的转嫁给学校教育的做法和思想都是不公平的,这是社会不理智的表现。

 

被十三所学校开除,情节有多恶劣,不知胡斌有没有深思过?胡斌的父母有没有深思过?现在有所改变了,或者说发生了裂变,这都是自己的功劳,父母的功劳,社会的功劳?学校教育则成了你鞭挞的对象,这是什么逻辑啊?

 

第一,我不相信这十三所学校对胡斌没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教育过,在当时的情境下胡斌你能听得进去吗?第二,我相信这十三所学校像胡斌这样的学生绝对是个别,我也相信他们的学生中绝大多数学生不敢说是个个道德高尚,起码能与社会同步;第三,接纳一个顽劣不化的学生势必要投入学校很大的精力,或许这个顽劣的学生会在学校给学校、同学造成更大的伤害,从这一点上来说对其他同学公平吗?同时学校的精力有限,不到万不得已学校也不会出此下策。换一句话说,一个学校不好呗!十三所学校都是道德教育缺失吗?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只不过现在人们看中的不是这个原因。

 

刑满释放以后,母亲让胡斌穿工作服、吃粗茶淡饭、骑破车到养老院做义工,使他彻底的散失优越的感觉,最后因为尊重别人而得到了他人的尊重,这是水到渠成的一个轨迹,更多的人感到欣慰和由衷的高兴,可能没有人比胡斌和他的父母有那种扬眉吐气、重新做人的那种快感。我想说的是,这种回归社会后的炫耀且咄咄逼人直逼学校教育的架势有必要吗?再说,学生时代的时候,胡斌的母亲早干什么去了?扪心自问他过去这种顽劣不化的个性受家庭的影响有多少?现在把个人的转变归功于自己,而把过错归结与学校,受众还不惜余力的吹捧,我觉得每一个受众不妨掂量掂量。

 

我们从古至今都在说因材施教,但是,在人口众多且教育资源分配还很不均的中国,能够真正的做到因材施教是不现实的,比如,像胡斌这样的学生,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呢?一来精力不允许,二来空间不允许。如果非要说学校教育有错的话,那只能说胡斌有了质的改变,但不是学校的功劳,这与公众对学校教育的期望不吻合,而公众的骨子里一贯认为改变一个人应该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另外,学校教育反正在人们的心目中已经千疮百孔了,不在乎再踹上一脚。

 

有个别教授还游说说当下之所以道德缺失完全是因为学校教育存在的原因,只要废除了学校教育道德水准就一定能够得到提高。我不知道这个教授是书读多了导致了脑残还是发烧说胡话?首先,自己本身就是学校教育的产物,是不是预示着他自己的道德很低下,而且这种低下是学校教育的原因,真不知道,他的导师听后会不会突发脑溢血?

 

不可否认,当下学校教育确实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尤其在当今人生观、价值观受到严重冲击的今天,审视教育现状很有必要,但是,对于学校教育社会应该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予以监督,诸如此类一棍子打死的做法只会伤害教育人的教育情感,至少弊大于益。

 

与此说来,我个人认为一个被十三所学校开除的学生的“忏悔”则隐射了公众多是戴有色眼睛在看学校教育而且充满了恨意。

 

呜呼哀哉,这是社会的悲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