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面对孩子的情绪失控

(2011-08-18 22:28:23)
标签:

家庭会议

情绪失控

撒泼

冷静

沟通

独处

谈心

讲道理

育儿

分类: 太后的育儿经

http://s10/middle/62a45149gaac8c4ae1569&690&690

昨天我在微博里说了一件事:

“今天晚饭的时候小比因为一件很小的事就发了脾气,逼急的他满脸通红失控地用勺子敲桌子,从没看过他这样!不过,我的冷静处理还是比较凑效:我虽然被他吓了一跳,但努力平静地对他说,请他先冷静,好好吃饭,等吃完饭我们一家三口再开个会讲这件事。果然他很快就没事了,笑着吃完饭后愉快地参加家庭会议。”

我们家第一次举行了正式的家庭会议,因为以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开会解决,可这天,我们不得不把这件严重的案例,一家围坐,用真诚的态度,解开彼此的心结。

我始终觉得,沟通是彼此心灵的桥梁。真诚和耐心,是我们走向彼端借助的有力的拐杖。

昨晚的家庭会议内容如下:

1.      请小比陈述当时自己为何那样情绪激动,是否知道自己这样做有什么不对?

2.       我和把哔分别提出我们自己内心的感受,逐一分析小比当时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的对与错。

3.       大家一起讨论以后这样的情况发生,各自应该怎么做。既提出给小比的建议,也反省我们的行为举止有何可以改进的地方。相互补充。

4.       请小比明确地再说一次对这件事的理解,以及以后碰到类似情况该怎样处理。请他就本次错误真诚地道歉。

5.       鼓励小比,希望他进步。

6.       愉快地结束。拥抱、亲吻。

对这次小比发生的情绪失控事件的处理始末,我对其效果感到很满意。这进一步证明了我坚信的,只要我们父母先把自己的情绪控制好,冷静地,给孩子一点时间缓解,然后彼此再真诚地沟通,大多数的问题是能够得到妥善解决的。

********************************************************************************************************************************

其实很久以前,我看见过新浪的亲子曾提出一个征文活动,关于孩子撒泼时,父母该如何处理。比如孩子“一次次抢夺别的孩子手中的东西”,或因为达不到某个要求就不停哭闹,或在大庭广众下因不顺心即频频上演撒泼打滚。。。类似这样的情况,似乎很多家庭都有如此烦恼。

对于偶尔情绪失控的孩子,我个人认为必须要擅用沟通妙招来解开孩子心中的结。而这个沟通的技巧,我个人有如下心得:

1. 凡事必有因,先用超敏感雷达探索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

作为父母,理应是最了解孩子的内心真正需要的。到底孩子哭闹的原因是什么?如果连这个都不清楚,那就是父母的失败。比如,2岁以前的孩子容易在睡眠不足,身体疲惫的时候引起内心的烦躁;比如,有些孩子在饥饿时,生病时,就会表现异常;有些孩子,性格上比较内向,不喜欢接触陌生人;有些孩子,习惯了感受到家人的全身心关注,当父母接触别的孩子时会严重妒忌。。。等等,有些表象的背后却隐藏着真正的原因。假如父母对这样的事情不敏感,懵懂不知,那就无法体贴地关怀到孩子的内心。只有了解了真正的原因,才可对症下药啊!

 

2. 必须站在孩子的角度,认同孩子的感受,体谅孩子的情绪

假如以上那一切的“客观原因”都不存在,孩子目前的情绪失控完全是基于某件事的发生,那就针对这件事情下手吧。

首先,我们要知道孩子的思想都很单纯,他极其渴望一个玩具,或极其地想吃一个东西,在他小小的内心里,并不是什么错误。任何人的强烈愿望在遭到严厉的拒绝时,都会本能地失望,严重起来,就可能是无法控制的“悲伤”了。就算成人,不同人在面临打击时也都会表现出不同的“悲伤”,一个小孩子,他的表现方法无非就是这些模式,所以,不要急于责怪孩子,要明白,那只是他的最本能的表现。有时候,孩子的表现过激了,不要企图了解这到底“为什么”,孩子是否“变得蛮不讲理”。。。有时候孩子只是偶尔因为没有办法,一时控制不住,不代表他的脾性就是“坏”。除非他惯例性地态度恶劣,这个问题我将另做讨论。

当我们总是可以把自己代入角色,我们会更容易理解他人。一样的,如果你是一个“苹果控”已经准备好了钱兴奋地跑去买最新的IPAD2,店主却告诉你对不起,苹果公司指定决不能卖给你!哇,估计你也会哭死啊!呵呵。

 

3.    绝对要先自我控制情绪,也同时给孩子一点冷静的时间。

作为大人,如果在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自己也跟着发飙,大声呵斥,行为霸道,必然,效果只会适得其反。所以,我们无论如何,在面对孩子任何的情绪激动时,要努力保持冷静。这点尤为重要。

同时,孩子从哭闹中冷静下来,也需要时间。这时候,我们应该先以安抚为主,先跟孩子说,请他不要那么激动,过一会儿不哭闹了才跟他“商量”这件事。我们说“商量”,意味着这是有余地的,不是绝对的不肯退让。这个字眼可以让孩子看到一丝希望,也多了一份暂时冷静的理由。

 

4. 缓慢、低声地单独跟孩子“谈心”。

一旦孩子的心情得以缓解,这是我们展开沟通的重要一步。作为孩子的父母,我建议我们平时就该多和孩子说话,彼此多谈心,多开玩笑,一起建立亲密无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同时伴随着爱和信任,可以让孩子对我们敞开心扉,同时容我们走进他们的世界,彼此终生靠近。

当孩子有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的眼睛必须真诚地看着孩子的眼睛,这双灵魂之窗能够呈现那幼小的心灵传递来的无穷能量的信息。我们用缓慢,温和的语调,小声地跟他们对话,这可营造一种“只有你我”的气氛。我们不妨把孩子抱到一个安静的角落,跟他说说刚才的那件事。独处在这个时候非常重要,在小比还是几个月的小baby时,他任何时候哭闹,我必会把抱到一个很安静只有他和我的地方,轻轻地跟他“谈心”。面对一个才几个月的小baby,我们说话他们能懂么?神奇的是,我从来都惊讶于小比对我说话的领悟力,我相信这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就算不能完全听懂妈妈说什么,但妈妈温柔的语调,温暖的表情,总能给孩子带来安全感,舒心感。我们脸部的表情,说话的语气,有力和温暖的双手,这些身体语言,都能帮助心灵的沟通。

让我们先陈述孩子的要求,让他明白我们是知道他们的想法的。然后,我们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为什么我们不能满足他:“那些食物吃多了不健康,妈妈只想宝宝健康成长”“那种玩具我们家里已经有很多了,而且它比较贵,妈妈不想买”“那个玩具是不错,我也很想买,但真的太贵,等我们赚了钱再买”“那个游戏太危险,爸妈担心你的安全”等等。我还常告诉我的孩子,如果我让他做那些不对的事情,我就害了他,我就是个坏妈妈,但我多么想永远做个世上最好的妈妈啊!这么一说,孩子好象一下子开窍了。

我想说,我们跟孩子“谈心”而不是“说教”、“命令”。这是本质的不同。我们不但要走进他们的世界,表述我们理解他们的想法,我们同样要让他们走进我们的世界,也理解我们的想法。别小看孩子,他们其实也很愿意了解我们到底怎么想,为何要那样做。想要孩子做个讲道理的人,那么我们就要时刻把自己的“道理”慢慢地解释给他们听。

有一句话我总是在跟孩子说不的时候强调的:“妈妈真的很爱你,如果这是好的东西,这是对的事情,我会很努力地想给你,支持你!但这是不好的东西,不对的事情,那我真的不想那样做。”——我必须让孩子理解我的爱永远都坚定地存在,这不关乎爱不爱,而是应不应该。

 

5.以帮助者的身份,一起寻找解决的方案。

这招叫做,用真诚的心,打动受伤的心。

一个人一旦被理解,一旦被认同,一旦有人跟他站在同一边,一起寻找出路,他就会感到自己舒心了一半。就算没有最完美的方案,他至少也觉得那件遗憾的,伤心的事,可以暂且不那么计较了。

比如他很想吃某个垃圾食物,那能否给他一个其他的健康食品吃作为代替?如果他很爱某个玩具但你现在又不想买,那能否给他一个承诺,比如在生日的时候买,或告诉他,下次带他去哪里玩作为代替?又或者,暂时满足他这一次,但请他承诺,这是唯一的一次,满足了后可不允许下一次再有类似的请求,否则就不再满足了。(很多时候,大人也会执拗起来,其实有些小事并非如此的决不能妥协,我们大人也可以适当地退让一下。一切都应该视情况而灵活处理,大人们可别老在乎自己的面子问题喔!)

其实有些解决方案,虽然听起来不太完美,但至少,孩子感觉到你重视他的需求,也在帮他想办法。作为一个只因为当时没有得到满足而情绪失控的孩子,在你频频地表示了关怀,频频地为他设想解决方法的此刻,应该没有理由再失控了。他将露出笑脸等待你的“方案”!

 

********************************************************************************* 

有位朋友问我,“我的孩子8个月了,发现她脾气有些大,而且貌似一定要满足她的要求,否则就装出哭腔,比如她要拿扇子,但是扇子周边一圈很薄,容易刮伤她的手,所以我不给她,她就开始闹脾气,不理她她果然就哭了,又不忍心看她哭,拿别的给她她也不干,记性还好得很,非得拿到扇子不可。我有些担心她以后变成任性脾气坏的大小姐”,问我是否有妙招。

哈,我这位朋友对我如此信任,我很惭愧。其实我觉得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也许对我的孩子适用的妙招放在另一个孩子身上就完全另一回事了。我觉得我从来没有什么特别的妙招,我总是很生硬地直面问题。不过,从小比的例子看来,我直面问题的好处在于:我没有用什么花巧的招数使他脱胎换骨,但我得到了一个很贴心,很讲道理,很愿意倾听也愿意倾诉的孩子。

在此说说,若我是我朋友的话,我会这样做:

1.    有危险性的东西绝对不给孩子玩,也不做任何妥协。这是基本原则。

为了不让她看见,我会把这扇子收起来。我猜她是对开开合合的扇子有兴趣,那我就努力买一把安全的,给孩子用的小扇子给她。

 

2.    有些事情如果孩子爱纠结其中,我不会不忍心让她哭的。但我会用上述耐心的态度告诉她原因。就算孩子才8个月,也已经能听懂一些很简单的指示和认识人的表情了。也就是他们可以跟我们互动交流了。所以我会竭尽己能地告诉她危险,所以不能玩。说这些话时,我会抱着他,很亲密地,很轻声地说,并且表情丰富,让她接收我的爱,以及接收我否定的信号。同时尽量转移她的注意力,其实换个环境是比较好的方法,比如从房间走到厅里,从屋里走到屋外。。。再给她些好玩的东西,孩子很快忘记刚才的事儿了。

 

3.    如果孩子真的爱耍脾气,我更要压制她。坏脾气会影响人的快乐指数,所以我很在乎孩子的个性。我希望孩子是活泼的,乐观的,热爱生活的,所以我会尽量把她往这方面引导。

压制她的脾气的过程,需要她暂时有一点牺牲——也就是当她越要耍这个脾气的时候,我的脸就会随之严肃,并表明我非常不喜欢她这样。让她哭,但我依旧不迁就。哭一会儿后,请她学会冷静,告诉她不哭了就有奖励,给好吃的或好玩的,这很有促进作用。然后孩子会慢慢学会冷静,学会不耍脾气,因为那样没啥好处,还要看我生气的样子。

 

4.    每当孩子在某件事情上有小进步,我一定会表现出大为赞赏,衷心赞美。

孩子都喜欢听表扬的话,每一次进步都是他们得到表扬的机会。所以不断的鼓励和肯定也有助于孩子克服自己的缺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