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2011年下期)
(2011-09-13 21:05:47)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计划 |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这个学期,我继续担任239、240、241三个班的科学教学任务。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孩子们对于身边常见事物的外部特征及属性的观察有了一定程度的积累,重点训练了学生能按要求有顺序地观察,能在教师引导下借用工具间接地观察物体,对身边的动植物、土壤、水、空气、材料等内容 进行了初步了解。 这一学期,要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重点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实 验过程的描述能力,学习“冷与热”、“变化的天气”、“我们来养蚕”、“磁 铁的奥秘”、“多彩的光”等内容。 因此,我将和孩子们一道,并引领他们经历一个又一个具有科学意义的探 究性学习活动,希望这 58 个孩子在科学学习中都能获得比较好的发展。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 :
科学探究目标:
2、猜想与假设——能对观察的现象进行猜想;能对提出的问题做出假设性 解释,会根据观察的现象对将来的事件做出初步的推论;能用“如果……那 么……”对猜想作出初步的假设。
3、观察和实验——能按观察对象的变化,培养细致、敏锐和长期观察的能 力;会借助工具间接地观察物体;知道对某些被观察对象进行简单处理;尝试制 定简单的调查、实验或观察计划;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控制变量实验;会使用 直尺、量筒、指南针等工具进行定量观察,采集数据,并作简单记录。
4、制作——根据教材要求,在教师指导下或他人帮助下进行简单制作。
5、数据收集与处理——能读懂浅显的文献资料和简单的二维图表;能根据 事物的显性变化特征进行分类;
能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有目的地室内采访和室外 调查,获取有效信息;能在教师指导下用简单的表格统计处理数据,并用简单曲
线图表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我们来养蚕”的活动,形成对生命周期的认识,获得珍爱生命的 丰富情感体验。 2、从“变化的天气”等单元的活动中,体验科学与生活的联系、科学与社 会的联系。
3、在“冷与热”、“磁铁的奥秘”、“多彩的光”等单元学习中,激发起 对物质世界探索的兴趣和好奇心,在求证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4、在阅读科技史的过程中引发更多的情感共鸣。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知道 物体一般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知道热能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不同的材 料传热的本领不同。 2、知道各种不同的天气现象,知道天气可以用一些可以测量的量来描述; 知道风有风向和风力的不同;知道雨的大小是根据雨量来判断的;知道天气预报 的有关知识。
5、知道什么是光源;了解影子产生的条件;知道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 的;知道镜子能反射光、能成像;知道阳光是七色的,了解彩虹的形成。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从儿童的知识背景和认知规律出发, 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重点训练学生的实验能力、实验过程的描述能力,围绕认识事物的变化和性质, 引领学生学习“冷与热”、 “变化的天气”、 “我们来养蚕”、
“磁铁的奥秘”、 “多彩的光”等内容。
1、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依据学生的实际开展教学活动。
3、精心设计探究性的求证活动,引领孩子们经历一个又一个具有科学意义 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主要从引发冲突、自主求证、布设“迷宫”等方面着手,让 孩子们在求证中感受科学的魅力。
4、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长期观察所面临的困难,对学生的评价以激励和 诊断性评价为主,促使学生保持饲养、管理、观察、记录的兴趣。
5、充分发挥教材所凸显的科技史特色资源的优势,如创设情境、进行方法 引领、情感熏陶等。
五、 教学进度安排
第二周 《知冷知热》、《热胀冷缩》、布置养蚕的任务
第三周 《热的传递》、《蚕宝宝出生了》、养蚕第一次集体展示、交流和 评价
第四周 《蚕宝宝在长大》、养蚕第二次集体展示、交流和评价
第五周 《谁的传热本领强》、《测量气温》、
第六周 《观测风》、《雨下得有多大》、
第八周 《神奇的磁力》、《蚕宝宝大变样》、养蚕第四次集体展示、交流 和评价
第九周 养蚕第五次集体展示、交流和评价、
第十周 《昆虫》、第 3 单元学习评价
第十一周 期中考试
第十二周《司南的启示》、《磁铁游乐场》
第十三周《光与影》教学研究(本期重点研究课)
第十五周《与水有关的光现象》、《光线与视觉》
第十六周 第 4、5 单元学习评价
第十七周《我们怎样做实验》、《科学自己做,我也能成功》
第十八周 第 6 单元学习评价、复习
第十九周 复习
201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