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3/middle/62a29ac1h9def05e84b42&690
发改委已决定从3月28日起降低部分抗生素和循环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价格,共涉及162个品种,近1300个剂型规格,平均降幅为21%。我把几十页的降价目录翻看了一遍,抗生素首当其冲,其次是心脑血管药物。此次降价国外药企产品降幅不小。
单独定价降价目录中,华北制药、丽珠集团,白云山、哈药等上市公司产品占比较大,誉衡药业的头孢米诺(美士灵)也在降价范围之内。诺华的贝那普利降低最高零售价,虽未提及信立泰,但对信立泰贝那普利价格还是有压制作用的。
统一定价降价范围中,头孢占相当大的比重。即使傻瓜也知道,这对信立泰绝非什么利好!
药品降价对医药企业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1、毫无疑问,降价范围内的医药企业利润空间被挤压。
2、在温和通胀的大环境下,医药企业的原料成本高企。一方面原料成本高企,一方面调低最高零售价,医药企业两方面受挤压。
3、新版GMP认证,虽过渡期五年,但企业通过认证需要大量投入,这些全部进入成本。
基于此,以往对一些相关上市公司的乐观预期应重新审视。
过去的七年,药价降了27次,其实,降价的过程也是医药企业优胜劣汰的过程,那些不断研发实力强大,营销能力突出,费用控制理想的医药企业不但未受影响,反而在过去的几年里实现了高速发展。所以,在药品降价周期中投资医药公司的时候,应坚决剔除那些研发实力弱,产品单一、市场容量小,无优势品种,无定价能力的医药企业。每一次降价对于这类企业都是噩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