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达人秀:究竟秀什么?
中国达人秀在一片赞扬声中推出了第五场。场上值得一看的秀倒是有几个,可是看着看着,总觉得这个被全国电视人们喜爱的节目好象已经变了味。
其一,达人秀变成了“广告秀”。
早在第四场播出后,就有媒体和舆论指出节目中的广告连篇累牍、不厌其烦地在观众眼前堆积,一个小时的节目起码有一半时间给广告占据。实在太对不起广大观众的宠爱了。可是制作人却毫无“悔改”之意,仍是变本加厉。
其二,达人秀变成了“立波秀”。
周立波是三评委之一,在点评节目时来点噱头,弄出些“立波式”的评语,活跃活跃气氛也就算了。可是从节目开始、到中间、到结束,这个油头粉面的家伙竟一而再、再而三地单独出来搞什么“立波秀”。拿点节目的花絮来摆噱头吊胃口,再不济,拿点小魔术玩艺儿来解析解析。那腔调在幼儿园里哄哄小孩,或是出现在少儿节目中也就罢了,可是现在对着全国这么多的观众摆弄这些,人家是来看各式“达人”的,不是来听你“立波秀”的啊!这不是“强奸民意”嚒?
还可气的是,当观众终于耐心地熬过了冗长的广告,看着那屏幕上的广告预告时间变为“0”,盼望着节目开始时,随后出现的竟是“立波秀”,几分钟的“油头滑面”结束后,紧接着竟又来了“广告秀”。你说可气不可气?那这“立波秀”究竟算是节目时间呢,还是算是广告时间?还是“达人秀”与“立波秀”买一搭一?
其三,达人秀变成了“感情秀”。
在前面几期中,“孔雀哥哥”、“断臂青年”等达人的技艺及人生故事确是感人至深,这些人的技艺及精神感染了观众。可是并不是每一个达人节目都要有这样的故事。太多的悲苦人生故事反倒让人觉得这“达人秀”陷入了“感情秀”的泥淖。三位评委也不是在评论才艺,而成了“感动中国的人和事”的评委了。如此这般的发展下去,只要有所谓的感动故事,哪怕技艺再差,要不让他晋级也难啦!
其四,达人秀变成了“财富秀”
几期看下来,在屏幕上介绍演员的姓名、年龄、职业时。有的还注明是或曾是“千万富翁”,近期更有“亿万富翁”身份的介绍。或“流浪者”,或千万亿万“富翁”,或“破产千万富翁”,这些与“达人秀”有多大的关系?非要如此来标明,来吸引眼球吗?不知道编导究竟想渲染什么。想编导成“财富人生”类节目?有此必要吗?
看了几期的“达人秀”节目,有些想法,随便谈谈。愿“中国达人秀”节目好自为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