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数到底有多难?

(2010-11-30 23:13:35)
标签:

奥赛

西安

奥数

宋体

小升初

   


奥数,奥林匹克数学(取名仿自奥运会,奥林匹克运动会),也即国际上大多数国家参与的数学竞赛。其实,我们日常所学的奥数是一种误称,充其量也就是竞赛数学,或有人称之为趣味数学。你能说你们学校搞个运动会也称之为奥运会?即然现在大家都误称其为奥数,也就奥数吧。


     
那么,奥数到底有多难


     
运动会有校运会、有城运会、有全运全、有亚运会、有奥运会,不同级别的运动会对运动员的要求及选拔标准是不同的。数学竞赛一样,不同级别的数学竞赛难度差别、评选标准是相当大的。不要说国际奥赛,不要说国家赛,也不说省赛,那怕是一个雁塔区要搞个小学数学竞赛,试想一下能站在领奖台上的有几人?但是,一个小升初要招多少人,不说八大名校,就五大名校来说,加起来也要招八千人左右,所以,在西安作为小升初的奥数,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较难的大面积的普及性的选拔试而已,连一个普通的数学竞赛都算不上。就衡量标准来说,五大名校入学考试,对于百分之八九十的孩子的智商都是可以达到的。也就是说,在西安的名校小升初中,试题是有些难度,但达不到社会上流传的谈虎色变之地步。作为竞赛的奥数和作为小升初的奥数,是不同的,不同在难度上、不同在内容上、不同在选拔标准上。


     
但是,为什么社会上把奥数流传的如此之可怕?学校课本有一个统一的尺度,但是,奥数无深浅,以一个校运会的标准就可以玩着进入名校了,却遇到了一个用全运会标准来训练你的粗暴教练,还没起步可能就爬地上了,你还想进名校吗?以一个慢跑的方式就可以进入名校了,却要用刘翔的训练计划,你能走到名校门前吗?以一个自我跑步就能达到锻炼目的的方式就可进入名校了,却遇到了一位对运动不懂或仅是知之皮毛的外行来误导你,你还能进名校吗?但是,谁又能告诉您:您的孩子在对奥数的追求中适合那一个台阶的难度?又有谁能依据孩子的能力而给孩子安排出适合孩子思维发展的训练计划?


   作个假设:假如说考名校就是上十楼,一台一台的领着孩子向上走,不太费劲就上去了。但是,总有人觉得这样太简单,太慢,非要三台三台的上,甚至还要进五台退三台的折腾着上(很多家长就是这种认识,不是考虑孩子的接受力,总担心难度跟不上)。以一本西安奥数培训中常用的奥数教材为例:《小学奥数读本》,江苏教育出版社,做为西安小升初的指导教材的话,该教材最大的不足是:小升初常考的行程问题、工程问题、浓度问题、不定方程等,该教材未做专门论述,同时,该教材知识体系安排没遵循孩子认知知识的循序渐进规律,跳跃性很大,如果对于欲参加省市级以上竞赛或欲进入五大名校重点班年级前三五十名、思维跳跃性大的孩子来说,这本教材也许尚可,但对于西安的小升初这种大面积的选拔考试来使用的话,不好。一来缺失了小升初的占分比很大的题型,二来不是由易到难的编排,知识安排跳跃性太大。三来例题和练习不配套,例题会了,练习还是不会做。在此类教材的指导下,孩子能学好奥数、能利用他在小升初中表现出好成绩吗?特别是,奥数是比课本数学要难要广要深许多的课程,对奥数老师的要求也应该比普通数学老师的要求要更严格,但现实是,教育局不许在校老师校外带课,而对校外奥数班老师无法进行有效管理,导致奥数培训中的师资处于一种无人监控不清不白只要会赚钱就可教奥数的混乱状态。因为小升初的名校导向而使太多的孩子被迫追随奥数,与之不匹配的奥数老师的数量需求,加剧了奥数可怕的程度。


     
奥数无深浅,如果要参加国际奥赛,挖遍全西安也找不出几个这样的人,我更是差的很远。但是,要达到西安小升初五大名校的入学水平,遍地的人都是,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可以达到,只是因为家长给孩子不适合的宣扬、不适合的教材选择、不适合的教法、不适合的进入时机,让孩子见奥数而畏惧,导致有些孩子不但奥数学不好,而且见数学而怕了。当然,还有部分孩子因为不适合奥数而盲目追随或学习习惯的原因导致无法跨越这一门槛,其实还有少量的孩子,并不是不适合学奥数,而是本身就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校教室里就处于游离状态。


       
特别是,社会上的事情无法把握,但许多家长在孩子还没接触奥数就不自觉无意识的给孩子灌输了奥数特别难的概念,小马还在河边,就被告知河水太深,小马还能过河吗?心理的暗示作为,对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那么,学奥数有好处吗?


       就如有人每天在坚持慢跑一下,这种简单的机械运动有什么好处?坚持下去,时间久了就能锻炼身体、增强体制。学奥数有什么用,只要是适合孩子的程度,坚持思考,就能锻炼思维,使思维灵活敏捷。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奥数一样,只要是适合孩子的程度,都是有益处的。当然,适合的难度是很关键的,如果跑步已是身体的负担了,跑步对身体还有好处吗?当然,不通过跑步也可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您可以选择打球、太极等。所以,您也可以不通过奥数而通过其他方式的思考来达到思维的敏捷。


    奥数学进去了,能起到知识储备、开石视野、锻练思维的作用,甚至它能影响到一个人的处事方式。你身边谁是学理工的,谁是学文科的,处事方式不一样吧?学奥数的一样。


   但是,奥数没学进去,它可能就会打击孩子,使孩子思维屏蔽,厌恶学习。所以奥数是一把双刃剑,它能使强者更强,弱者更弱。


         如果用十二秒八八要求我,那是要我的命,如果是二十秒八八或三十秒八八要求我,那对我就是愉快的玩乐中的锻练,是利于我的身体的。所以,学奥数,适合孩子的难度、适合的计划、适合的训练方法、是非常关键的。


      对奥数没进行研究就对其盲目下结论,是一种错误;认为奥数无用,也是一种谬论。关键是,要有合适的程度、要有合适的训练方式、要有合适的训练计划、要有合适的教练指导,还要有合适的学生认真的领会。


     
大家对奥数所表现出来的难,其实并不在于奥数本身上,而是因为奥数之外的许多东东,让奥数表现出了一种令许多人厌恶的难度了。


    学奥数要注意些什么?


     1、要学奥数,首先要把学校的课本数学学好。课本是地基,奥数是大楼,地基还没打好就试图去封顶,是可怕的。不能只是盯着金字塔顶端的辉煌,更多的关注应该是其厚实的地基。


     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不一定是天生就有的,更不是强迫来的,是培养来的。特别是对于低年段初接触奥数者,要以培养兴趣为主,而不一定要以会做多少奥数题为主。只要孩子对数学有高涨的兴趣及积极的思考力,就是最大的收获。


     3
、注意处理好考名校和学奥数之间的关系。考名校要考奥数,但学奥数的根本目的不应该是考名校。考名校,只是学奥数的一个附带品而已。若能处理好这个关系,也许会避免急功近利、焦躁烦恼、以拔苗助长的方式去违背孩子的心理认知规律,也许能少走些弯路。


     4
、给孩子讲题,绝不是给孩子答案,如果讲奥数者只能提供答案,学奥数者只是知道了答案,学奥数没有任何意义。讲奥数者应该尽可能的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想办法启发孩子自己把答案说出来。学奥数并不是为了作题,并不只是为了考名校。培养孩子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是学奥数的关键目的。


     5
、小升初的小奥和竞赛小奥可能会有所不同,尽管学奥数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小升初,但也不能背离小升初。最好研究所在地方的小升初命题规律,以此为蓝本为孩子规划奥数学习内容,能力考试一箭双雕。


     6
、正因为难,更需要辅助。仅凭孩子一人坐在教室里能把奥数学好的,有,少之又少,百里挑三四而已。大部分把奥数学的好的孩子,都是需要家长辅助的。避难就易,这是人性使然,更何况孩子。所以,要让孩子把奥数学好,家长就需要负出更大的努力,监督作业是否及时完成,督促及时复习,检查作业中的错误是否纠正,不懂的题是否能搞明白。要从第一节奥数课开始家长都能及时关注孩子的学习动态,当问题一大堆的时候可能孩子心理已成负担,就不好解决了。

 

 

7、李政道先生的一句话:遇到难题,我自己琢磨不出的就去找书看,增加知识后再琢磨。做习题、研究问题时,我从不请人教我怎样解题,总是通过自己的刻苦学习和思考,自己解问求答。  


      
所以,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