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近些年来,校园里甚至是幼儿园戴眼镜的小朋友越来越多,年纪也越来越小。一项防治儿童近视调查显示,在中国约有4亿人正备受近视的困扰,占世界近视人数的33%,中国已成为“第一近视大国”。如何控制日益增长的近视率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远视力不能达到1.0,而近视力正常者即为近视。人眼的屈光系统其实就是初中物理的“凸透镜成像”原理。对于正常人眼,外界物体的影像通过眼屈光系统折射可以刚好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像。当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率变大时,物象落在视网膜前,此时可以看清近的东西却看不清远的东西,即“近视”(图1)。形成近视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研究发现,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的,遗传概率高达100%。环境方面,大量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导致近视的主要诱因,同时近距离作业时的用眼不当,如光线过于昏暗、距离过近、时间过长、用眼姿势不端正等,也可促使近视发展。
http://p3.pstatp.com/large/ca500000d018e683063
图 1 左:正常眼物象成像与视网膜上,右:近视眼物象成像于视网膜前
“真性”和“假性”近视又有什么区别?所谓“假性”近视是指近距离用眼时间过长,引起调节紧张或调节痉挛,看远时不能放松调节引起的视力下降,尚没有器质性病变。多见于刚出现近视的青少年,充分麻痹睫状肌后近视可消失。休息一段时间或减少近距离用眼可好转,不需戴镜矫正,但再看近时又可复发。“假性”近视如不引起重视,可发展为“真性”近视,即在使用睫状肌麻痹药后,近视状态和屈光度仍不变。这类近视主要是由于器质性因素,眼轴延长造成的,与调节已无明显关系,需要佩戴近视镜矫正视力。真假近视需要通过规范的医学验光加以鉴别。
从光折射的原理出发,近视眼患者,需要在眼前多加一个凹透镜,让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即戴眼镜。说起戴镜,不少家长会有这样的忧虑,“近视眼镜会不会越戴越近视?”其实如果验光准确,这种情况是不会发生的。由于青少年的眼睛睫状肌调节力很强,验光时需“慢散”,即滴用阿托品等睫状肌麻痹剂3-5天,充分麻痹睫状肌、散大瞳孔,如果睫状肌不能得到充分放松,验光度数就不准确。随着年龄增长,睫状肌的调节能力会逐渐减弱,但是45岁以前依然建议散瞳验光,以减少调节因素对屈光度的干扰,得到准确的验光结果。
近视的治疗也有很多,佩戴框架眼镜是最多见最方便的选择,对于年纪小或近距离用眼较多的患者,建议每年验光,佩戴合适的眼镜,如果不戴镜矫正视力,眼睛将长期处于调节痉挛和高度疲劳的状态下,不仅会加重近视的进展,还会由于通过“眯眼”等动用面部肌肉调节而长皱纹。如选用隐形眼镜,建议佩戴“日抛型”从而最大限度降低感染的可能,出现眼红、眼痛、畏光、分泌物多等症状,需及时停戴隐形眼镜并至医院就诊。发育阶段的青少年也可选用“OK镜”控制近视进展。“OK镜”是一种硬质的角膜塑形镜,每晚睡前戴镜,晨起取出,可以获得一天的好视力(图2)。但由于接触角膜,且镜片反复佩戴,也需特别注意镜片卫生,并定期检查,防止出现角膜病变。18岁后近视度数趋于稳定,可选择屈光手术达到摘镜的目的,目前这类手术已相当成熟,创伤小,术后第二天即可获得良好的视力,不影响生活和工作(图3)。需要注意的是屈光手术可以帮您摘掉眼镜,但近视引起的眼球前后径延长等病理改变并不能逆转。因此近视重在预防,减少近距离用眼时间,适当休息,注意用眼卫生,养成良好习惯。
http://p3.pstatp.com/large/ca3000383104a5fbf9e
图 2 角膜塑型镜原理:夜间佩戴起到使角膜变“平”的作用
http://p1.pstatp.com/large/cfe0003b8d8fe6039aa
图 3 全飞秒激光手术,是目前最先进的屈光手术技术
金秋九月即将到来,不如放下您的手机和iPad,关掉电脑和电视,暂时走出“压力山大”的快节奏生活,和家人朋友在秋日里散散步,放松双眼,远离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