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马向宁的博客
马向宁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6,830
  • 关注人气:2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2021-05-10 09:25:12)
标签:

高效课堂

教育

小学

学校档案

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和字母表达式,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知道它的一些应用。

2.经历从现实背景中抽象出乘法分配律的过程,通过计算、观察、举例、验证、概括、说理等活动,积累数学探究活动经验。

3.体会乘法分配律的现实背景,了解乘法分配律的作用、意义及价值,初步感受转化、归纳等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并运用乘法分配律。

教学难点

从现实背景中抽象概括出乘法分配律。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不知道同学们注意过没有,我们说的话中存在着一种有趣的分配现象。比如说:“我爱爸爸和妈妈。”可以把它分成两句来说:“我爱爸爸,我也爱妈妈。”照这样“我爱吃苹果和西瓜”可以怎样说?(我爱吃苹果,我也爱吃西瓜。)当然,也可以反过来,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来表述。“我爱看漫画书,我也爱看故事书。”可以这样说“我爱看漫画书和故事书。”今天中午我吃了米饭、青菜和鱼可以怎样说?是不是挺有趣的?其实在我们的数学中,也存在着这种有趣的分配现象,想不想一起去研究?

通过前几节课的探索,我们已经发现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这一节课,咱们再继续探索,看看又会发现什么新的规律。(板书:探索与发现(三))

二、探索交流,发现规律。

1、初步感知。

1)(出示长方形草坪图)课件演示。

师:我们宝鸡的人民公园最近正在改建,大家看,这是一块草坪,工人叔叔准备在草坪的四周围上栅栏。看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师:求栅栏长多少米?就是求长方形的什么呢?请同学们算一算。(生计算,师巡视)

3)师:谁来说说自己的算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A

师:像这样算的同学请举手。谁来说说,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

4)师:有没有不一样的想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B)师:这样算的同学请举手。这种算法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呢?

A                         B

61+39)×2                 61×2+39×2

=100×2                     =122+78

=200(米)                  =200(块)

5)师:这两个算式,解决了同一问题。计算的结果也相等。那么,这两个算式之间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师:这两个算式真有趣,明明是不同的算式,却能得到相等的结果。它们之间一定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与区别。观察,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同桌之间说一说。(生讨论,师巡视)

7)师:说说你们的想法。

8)师根据学生发言引导学生发现:相同点:都使用了乘法和加法        

参与运算的数是相同的;意义相同(都算了长方形的2条长与2条宽之和。)  

不同点:运算顺序不同左边先算和,再算积;右边先算积,再算和

2、再次感知。

你们帮老师解决了一个实际问题,老师奖励给大家一些笑脸,(出示笑脸图,每行有五个黄色笑脸图,三个红色笑脸图,共四行。)

知道这上面一共有多少个笑脸吗?你能用几种方法解答?

学生再次各自列式计算,并很快说出两种不同的思考方法和算式,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接着上题板书如下:(53)×4=5×43×4

3、概括定律。

我们现在已经得到了两个等式:

6139)×2=61×239×2

(53)×4=5×43×4

从上面的算式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师:这叫做乘法分配律。能用字母来表示乘法分配律吗?

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ab)×c=a×cb×c

师:对于乘法分配律,用字母来表示,感觉怎样——(稍等)简洁、明了。这就是数学的美。

三、应用规律,解决问题。

1、师:看来你们已经发现了规律,下面根据你们发现的规律,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

小黑板出示:(25+36)×4,谁是它的好朋友?

6×(20+30

a+50)×6

4×25+4×36

7×16+7×184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中填上合适的数。

12+50)×3=×3+×3

15×(40+ 23) = 15×+15×

78×20+22×20=+)×20

×+×=(+)×

66×28+ 66×32 + 66×40=++)×66

3、选择。请用手势表示正确答案的编号。

 25×(4×8)相等的算式是( )。

25×425×8 25×4×25×8 25×4×8

通过辨析,学生更加清楚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及与乘法结合律的区别。

4、选择其中一组题目来计算

甲组乙组

100×13+2×13  102 ×13

63+37)×39 63×39+37×39

 9×(46+54  9×46+9× 54

师:先观察,确定一下你做哪一组。(先选好要做的内容,并说明理由。最后总结出:利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然后学生独立做题,完成后交流答案。)

四、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小结:今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了乘法分配律,真的很棒。乘法分配律是一条很重要的运算定律。应用乘法分配律既能使一些计算简便,也能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应用非常广泛。同学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牢记住它,希望它永远成为你的好朋友,伴你生活、成长。

五、作业

板书设计

乘法分配律

栅栏有多长?

A                         B

61+39)×2                 61×2+39×2

=100×2                     =122+78

=200(米)                  =200(块)

61+39)×2   =     61×2+39×2

ab)×c=a×cb×c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