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
(2021-04-09 07:54:51)
标签:
高效课堂教育小学学校档案教学设计 |
《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不再卖泥塘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运用读议结合、合作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自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泥塘发生的变
2.朗读课文,了解青蛙要卖泥塘的原因。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出示图片,学生看看图片上有什么?这只动物在干些什么?(青蛙卖泥塘)
2.老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出示会认字,青蛙过河看谁厉害。注意读准“卖、吆、挺、灌、缺”。
3.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把生字的字音读准。
(1)现在请大家把这些生字词带入课文,看看能否把词语读得更通顺些。(学生自由读)
读完的同学在每一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齐读。
三、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1.朗读课文,思考:青蛙为什么要卖自己的泥塘呢?
(他觉得这儿不怎么样,想搬到城里住。)
2.青蛙是怎样卖自己的泥塘的?
(青蛙在泥塘边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卖泥塘”三个字。)
过渡:青蛙卖掉泥塘了吗?
四、学习课文第3~8自然段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小动物们为什么不买青蛙的泥塘呢?
2.指导读老牛说的话。
指名读老牛说的话,老师指导。(注意读老牛说的话时,语气要低沉,并读好转折)
3.为什么老牛会这么说?老牛是怎样想的?
4.青蛙听了老牛的话会怎么想,又会怎样做呢?
他会想:要是在泥塘周围种些草,泥塘就能卖出去了做法:采集草籽,播撒在泥塘周围的地上。经过改造后的泥塘有什么变化?
(到了春天,泥塘周围长出了绿茵茵的小草。)
6.这一次青蛙又吆喝了。指名读青蛙第二次吆喝的话。比较两次吆喝:这一次青蛙更有自信了,声音更大了
7.指名读野鸭说的话,想想野鸭不买泥塘的原因。(指名说)
8.学生分组讨论:听了野鸭的话,青蛙是怎样做的呢?(指名回答)
五、学习课文第9~12自然段
读课文第9~12自然段,要求:读通顺、连贯。读完后,你懂得了什么?有哪些地方还不懂?
1.青蛙种了草,引了水,泥塘卖出去了吗?(指名说)
泥塘为什么没有卖出去?指名读第10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有哪些小动物从这里经过?他们说了些什么?小鸟说,这里缺点儿树蝴蝶说,这里缺点儿花小兔说,这里还缺条路
小猴说,这里应该盖所房子
拓展:小鸟为什么说这里缺树?蝴蝶为什么说这里缺花?小兔为什么说缺路?小猴子为什么说缺房子?(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2.小动物们提了这么多的建议,青蛙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3.全班齐读第10自然段,指名说说青蛙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青蛙做了这么多,他的泥塘到底卖出去了没有?
4.这一天,青蛙又站在牌子下面吆喝起来了,自己试着读一读青蛙这次是怎么吆喝的0.青蛙说这里多好啊!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儿多好,把这些句子画下来,自己再读
5.(出示改造后的泥塘图片)看到现在的泥塘,你觉得怎么样?如果你是青蛙你会想些什么?
分组讨论,指名说。
6.思考:最后青蛙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看看课文中的两幅插图,青蛙的表情都有什么变化?
分组交流,全班交流。
六、教师总结
青蛙用他勤劳的双手创造了一个美丽、舒适的环境,同学们也可以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起来改造我们身边的环境,让我们马上行动吧!
七、扩展练习
青蛙你的泥塘变美丽了,青蛙邀请小伙伴来做客,会发生些什么事情呢?同学们展开想象来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