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测试制度
(2020-12-09 11:22:25)
标签:
教育科研教育小学学校档案制度 |
体育测试制度
一、测试对象:
小学1-6年级。
二、测试依据:
依据义务教育阶段体育学科课程标准、教师用书、学生教科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三、测试方式: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学科测试由学校每学期进行一次。
1、制定体育学科基础知识测试试题,由教导处安排每学期进行一次测试。
2、体育项目现场测试,测试完毕交教导处组织任课老师评阅打分,并登记成绩,汇总存档。
3、基础知识考试依据《课程标准》和现行教师、学生用书组织命题,由教导处全面负责理论考试的试卷和封装工作。
4、基础知识考试随期末考试,统一组织阅卷、登分,并将测试结果电子版上报教研室。
四、测试结果:
1、将每学期测试结果向各班通报。
2、对测试成绩优秀的班级进行表彰。
3、将测试结果作为对教师年度综合考核的内容之一。
五、测试工作人员:
1、技能测试人员:学校抽调体育教师进行测试;
2、理论考试人员:教导处安排监考教师。
六、其他要求:
教导处要提前做好考务准备工作,准备考试名单,体育测试所需的场地和器材;布置体育考试考场,准备好考试装订用品,组织考生按时到指定考场进行测试等。
附:
体育测试内容:
第一学段(1~2年级)
(1)知道所学运动项目或体育游戏的名称,能模仿简单的活动动作。
(2)能辨别左右、前后、上下的方位,指出坐、立、行时身体姿势的正确与不正确;知道身体主要部位的名称。
(3)初步学会几种常见的球类游戏,学习一些体操类、武术类、游戏类项目的基本动作。
第二学段(3~4年级)
(1)了解一些奥林匹克运动的知识,了解多种动作名称的含义,完成多种基本活动动作。
(2)初步掌握几项球类活动的基本动作和一些体操、游泳、武术、简单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基本动作。
(3)能完成多种柔韧性、灵敏性和平衡能力练习。
(4)在体育活动中乐于交流合作,遵守运动规则,并初步自我规范体育行为。
第三学段(5~6年级)
(1)学生能说出自己所知道的运动项目名称、技术名称及其基本健身价值。掌握有一定难度的基本活动方法。
(2)基本掌握一些田径、球类,体操,武术、游泳等项目的技术动作组合。
(3)初步了解人体运动系统的基本构成,掌握简单的自我保护
方法,青春期的生长发育特点及保健知识。
(4)提高速度、力量、灵敏性和心肺耐力,培养合作意识,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意识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