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评价制度
(2019-12-10 19:11:41)
标签:
规范管理教育小学学校档案制度 |
学生评价制度
评价的目的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激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结合《课标》的基本理念,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 终生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制定了如下评价机制:
一、关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程度 、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注重学生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的提高。
二、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根据不同学生段的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技能的测查,针对不同学科的训练重点,每学期必搞一些实践能力测查活动。
(一)、数学
1、低年段以口算、听算为主,采取笔试和听试两种,用录音机标准语速录下听算试题,然后下到各村小深入班级进行测查。
(二)语文
1、1—2年级以字、词为主,采取听写字,词来落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每班抽一半的人进行口语交际测查,培养学生交流、表达的能力,另一半进行写字测查。
2、3—4年级以朗读课文和听写词语、钢笔字书写为主,综合考查学生 的语文实践能力,一半的同学进行朗读测查,另一半的同学进行听写词语、钢笔字书写测查。
三、采用“等级制+评语”的评价方式,给学生第二次考试的机会。 对学生的考试成绩不给予公开、排名,而是采取“等级+评语”的评价方式,填好小学生素质综合发展评定手册,对考试不及格的,给予学生第二次考试机会,直到及格为止。
四、精心制定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要与《课标》相符,有利于考查学生 的综合能力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业务考核方案关于教师评价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方面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由上可见,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教师评价是发展性评价。评价的目的不是给教师进行排队,或者机械的把教师分成三流人九等,而是促进教师在工作中不断的进行反思、总结、改进,帮助教师及时反思和总结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和薄弱之处,分析产生问题和不足的根源,探讨克服缺陷和不足的方法,进而逐步提高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由终结性评价逐步向实际能力和操作水平的测查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