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体系
(2019-11-28 17:15:41)
标签:
规范管理教育小学学校档案 |
以人为本、构建开放式
学校管理体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学校就要打破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构建一种新的管理体系。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起以人为本、民主、科学、和谐的
一、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校园环境
和谐校园环境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学校结构、质量、效益、规模等要素的和谐发展的前提。其内部环境是干群和谐、教师和谐、师生和谐、生生和谐;其外部条件是家校和谐、社区和谐。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与关键,教育以学生为本,办学以教师为本。真正的教育是让人体验美好、体验崇高、体验快乐、体验成功,从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丰富的思想内涵,用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一)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保证。
构建和谐校园,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完善与健全学校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和调节各项关系,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学校建设和发展之中,减少随意行为,使学校的一切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建立和谐务实的领导班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学校领导班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第一要素。领导班子的和谐、务实,高效决定着学校的发展,影响着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家校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的和谐。
(三)加强师德规范,培养团队精神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
学校发展的关键之一在于师资队伍建设,因为教师是学校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和实践者。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管理体系
人是各项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学校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者也是人,因此作为学校教育的管理者应以“尊重、理解、关心、诚信、互助、和谐”为学校管理的立足点;以“培养人、发展人、锻炼人、造就人”为学校管理的落脚点,形成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运作体系。
(一)以学生为本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型人才。
首先,以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良好的、快乐的环境中全面发展。其次,坚持国旗下的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诚信教育、生存教育、审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坚定信念,树立信心,发奋学习。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审美情趣。第四,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二)以教师为本造就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
2、加强教科研能力的培养。
3、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三)以师生为本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学校管理者要建立一种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体系。对教师工作的评价、要由过去单纯的以学生考试成绩、升学率为主要评价内容,增加为素质教育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学生思想品行等多元化评价体系,突出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对学生评价也要全面、科学客观,不仅要关注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从而达到智商与情商的和谐发展。
总之,作为学校的管理者,不仅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管理理论,转变教育观念和教育管理模式,还要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千方百计寻找适合学校发展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并不断进实践、总结、反思、形成有效的人文的新型的管理体系,走出一条顺应时代潮流、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