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素质教育之我见

(2019-09-23 20:42:05)
标签:

办学思想

教育

小学

学校档案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之我见

实施素质教育应从“两全”向“两主”深化。所谓“两全”即“面向全体,面向发展”;所谓“两主”指要在“两全”的基础上,“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实施学生主动发展”。以前,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评价体系,从根本上转变人才观念,为每个孩子扬起上进的风帆。办学校、办教育是为了培养人才。我国过去在计划经济的影响下,教育作为计划经济体制的一部分,是完全围绕社会运转的。因为在这种计划经济体制下运作的教育体制,往往很难把学生看作知识的主人,很容易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接受器;只注重教育学生在社会上“做”人的角色,忽略了教育学生做自己生命的主人。但究竟什么是人才,在认识上、理解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偏差。很多教师和家长认为只有学习优秀、成绩突出、能升上大学的才是人才。在这种人才观的支配下,家长或老师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一旦孩子达不到家长或老师的主观愿望,便视为没出息,或弃之不管,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再把上学看成是乐事趣事。有的人还把积累知识完全等同于开发智力,甚至堂而皇之与培养创造力挂钩,其结果只能是开发出书呆子式的智力。评价一个人是否是人才,要看他是不是一个创造力很强的人,必须是独立性很强、个性鲜明的人,必须是一个有百折不挠之毅力的人。

 再次,素质教育应该培养的是一个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我们总认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好坏,就是看创新教育搞得优与劣。其实,创新教育要纠正两个片面认识,一是认为创新教育就是培养拔尖、高科技人才,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其实,教育具有人道、民主、平等的原则,如果仅此目的,就会重新回到“精英教育”的路上去。二是认为创新教育就是搞小科技、小发明、小创造。其实,这只是创新教育的一部分;创新教育是渗透在学校全部活动的全部过程中,尤其是学科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育,必须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成为“自我构建”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贯穿教学始终的主要活动;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创新是“教”不会的,所以课堂教学只是提供、营造一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使他们能够获得创新的条件和环境。

美国沃伦法官曾说过: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找自己的幸福.教育不是为社会机器塑造一个合适的螺丝钉。素质教育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把眼光瞄准未来的同时,立足现实,从我做起,转变观念,改革教法,改善师生关系,努力创设一个培养创造能力的环境和氛围,真正将素质教育实施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